蛤?在日本不只是蛙兒子那麼簡單
最近一季app store排行榜更新,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局面——日本app store免費app排第一的是中國網易雲的「荒野求生」,而中國的排行榜第一則是日本hit point的「旅かえる」(旅行蛙)。
看來中日關係又進一步友好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在日華人玩荒野求生帶它上榜,畢竟人口基數就在那。
不過無論如何,日本的旅行蛙確實在中國火了一把。繼上次「戀與製作人」的熱度之後,這一次在朋友圈刷屏的是這隻小青蛙。四個男人再怎麼高富帥,始終敵不過一個蛙兒子。
如果說,和四個男人談戀愛,是為了填補人們日益空虛寂寞的精神世界的話,那麼養個蛙兒子的原因則會複雜得多。
我們的蛙兒子在某些方面和李澤言倒是有幾分相像——他們都是傲嬌攻啊。女生們等來了李澤言的電話,竟然可以高興地發朋友圈告訴爸媽自己找到男朋友了。同樣的一批人收到了蛙兒子發來的明信片之後,也一樣發朋友圈說自己兒子有出息了還不忘他媽。
畢竟和紙片人的互動,不像三次元的社交生活。電子遊戲里的互動,只要達到某個條件,程序就會給玩家做出反饋,我們無需考慮人的情感的多變性,二次元都是假的,它只會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但是真實社交則不同,前一秒還嘻嘻哈哈的兩個人下一秒就反目成仇,妹紙花心思去討好帥哥,結果帥哥卻和校花在一起了;母親對兒子任勞任怨,結果兒子卻一副不理不睬的樣子。
於是遊戲的優勢就出來了,討好李澤言和養蛙兒子都不會讓人覺得在浪費時間,當遊戲反饋給玩家一點糖果的時候,玩家的心理就平衡了。
有時候,一個遊戲不僅僅是電子程序那麼簡單,它可以是一面鏡子。
玩家往往會代入很多主觀感情。我們照顧娃兒子的起居生活,為他憂柴憂米,有人甚至會花一小時看他慢條條地吃飯。又會擔心他太自閉,催促他出門走走多認識朋友,卻又怕他人生地不熟遇到壞人——我們不是創造他的人,卻比創造他的人投入了更多的感情。這是人類母性的光輝,我們沒有兒女,卻通過一個遊戲讓我們對父母感同身受。
其實,每次玩家以父母的姿態去和蛙兒子互動時,看著他面無表情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對我們不理不睬的態度,往往我們會在腦海里映射出自己——我們拿著手機的樣子和蛙兒子看書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
或許我們應該學學蛙兒子,以後出門之後給自己父母發個簡訊吧。
推薦閱讀:
※注意!3月起,部分銀行信用卡逾期違約金升至6%
※美茵河畔----法蘭克福
※楊冪有1000支口紅?看完江疏影的化妝台感覺呼吸困難……
※羌塘最慘烈的一次穿越,115人進入僅7人生還
※利用」熱門詞+熊掌號」讓原創文章快速收錄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