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建築,約翰·波特曼還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2017年12月29日,建築師約翰·波特曼在亞特蘭大的家中逝世,享年93歲。

迥異於2016年扎哈離世帶給建築界的各種震驚與全民哀悼,波特曼大爺的離世顯得格外平靜,而這似乎也符合他在建築界中的一貫影響力。

有知名建築師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這樣緬懷道:「西薩·佩里和約翰·波特曼,雖然這兩位在城市高層建築領域一直佳作不斷,但對很多年輕建築師來說,他們的名字已然非常陌生。而在高層建築尤其是高層酒店的設計領域,這位名叫約翰·波特曼的建築師簡直是猶如神一般的存在,他開創的「波特曼中庭」做法,已經影響了全球酒店幾十年。出自他手的上海商城、明天廣場、金光外灘中心無一不是魔都一景。」

亞特蘭大萬豪酒店的中庭是約翰·波特曼最具戲劇性的一個

有人認為他是在「類型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建築師,也有人認為他是為自己設計的地產開發商,更有人將他與庫哈斯捆綁在一起後各種高低端混合黑,然而,「建築師」卻只是約翰·波特曼頭上那數不清的光環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

「中庭之父」也好,「天際線建築師」也罷,波特曼大爺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於此。


10萬方設計的美與丑

波特曼與我們普通建築師有什麼關係?故事要從一段自身經歷說起。

4年前,我曾就職於一家知名設計院,入職不久我就有幸遇到了一個面積10萬方的城市綜合體項目。項目包括一棟百米塔樓和兩棟公寓樓以及上萬方的綜合性商業。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我們團隊完成的方案從功能、形體、空間、立面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可實施性和落地性。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方案提報後,我們卻發現甲方臉上的懷疑卻越來越多,每次彙報的反饋就是——再改一輪吧

然而改了又改,周而復始,卻始終不知問題出在何處,團隊的工作似乎陷入了僵局。無奈,所里領導大膽任命一位新來不久的設計負責人重新接手該項目。

經過兩周的打磨,新出的方案卻讓人有點跌眼鏡,其在各方面都無法與前面的幾輪方案相比,總平面的排布更是讓人看不懂,詬病之聲不絕於耳。然而更讓人跌眼鏡的是,兩輪彙報之後,甲方卻全盤接受了這個提案,方案的推進開始步入正軌,並成功進入施工圖階段。

一直到我離職,關於這個項目依然流傳著各種傳說和內幕,但是甲方到底為何會接受這樣一個方案,我想了很久都沒有明白。


「做波特曼那樣的建築師」

兩年前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有幸拜訪了建築界的泰斗級人物鮑家聲老師。關於設計方面的話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應該做一個像波特曼那樣的建築師。」

波特曼是誰?大多數建築系學生對約翰·波特曼的了解,可能局限於亞特蘭大桃樹廣場酒店的中庭,當然還有建築學考研筆記上的熱門話題——共享空間,而當時的我也就是這些「大多數」中間的一個。為了跟上鮑老師的思路,我開始在手機上迅速查閱有關約翰·波特曼的信息。

建築師約翰·波特曼在他的標誌性項目——亞特蘭大桃樹中心的建築中

約翰 ·波特曼1942年生於亞特蘭大一個富庶的家庭,是家中六個子女中唯一的兒子。他從小就頗具生意頭腦,而且精於數學,同時繼承了母親在藝術方面的天分(牛逼的人生從來都不缺乏牛逼的基因)。初中時一次作圖課程讓他第一次接觸到建築,並深深愛上了這個專業。

波特曼的故鄉亞特蘭大地處美國東部,所在的喬治亞州起初是一個以農業、種植業為為主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工業體系的衰敗、沒落,亞特蘭大的整體經濟已經逐漸凋敝。而那個二十年前的小小賣貨郎——波特曼,此時已經成長為一名成熟建築師,通過遊說,他成功獲取到家族的資金支持,順利買下了家鄉中心桃樹街的一塊地。對波特曼而言,建築師的夢想就是從著手亞特蘭大的復興改造開始。

「一個建築師能幹什麼?」當時很多人並不相信經由一個建築師之手,能讓一個百業凋敝的城市中心重獲新生。但是,波特曼大爺生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築師,他還自帶地產開發商的天然優勢,精明的生意頭腦,寬廣的社會視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亞特蘭大商業購物中心到凱悅麗晶酒店,長達數十年的建設時間,他不僅讓亞特蘭大市中心成為整個區域最賺錢的地方,而且使該地區空間的土地價值一路暴漲,令那些當年的懷疑者為之側目。

波特曼的此次復興恍若一場氣勢宏大的交響曲,桃樹廣場酒店的建成為這篇樂章迎來了一個新的高潮,這棟73層被玻璃幕牆包裹的圓柱形建築,是當時亞特蘭大最高的塔樓,廣闊的中庭讓天光傾瀉而下,整個建築如同一個巨大的驚嘆號矗立在城市中央。

桃樹廣場酒店(圖片版權:Kevin Ames)

憑藉自己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遠見,波特曼用綿延了14個街區的城市綜合體,把自己童年時代的商業基地亞特蘭大,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美國南方活力之都。

而在我的建築認知庫存中,通過一個項目盤活整座城市的例子,除了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還真想不到有第三個!(當然你要是列舉出更多,我會很服你,但我依然覺得波特曼大爺很牛逼~)

「建築師不能只會爬圖板,要關注建築的運營,要有產業的思維,就像波特曼一樣。」老一代建築師鮑家聲也一直在這樣教導他的學生們。


當建築師真正成為開發商後?

上世紀80年代,受到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邀請,波特曼來到中國,他所面對的第一個中國項目,就是位於上海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

在那個年代,18.5萬平米的商業綜合體對當時的上海,甚至整個中國來講,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如此巨型的體量,彙集了包括辦公、酒店、公寓、商場以及展覽空間等各種空間,激活了包含商業和服務業在內的一大批新興業態,拉開了上海城市復興的大幕

上海商城

90年代後,更多類似的項目在中國城市中心依次登台亮相。上海明天廣場、北京銀泰中心,杭州浙江財富金融中心等等,波特曼的作品都像是一針強心劑,給持續發展的城市核心注入新的動力和能量。他改變的不僅僅是城市的天際線,更是天際線下商業空間和產業布局更新與變化隨之帶來的區域產業發展,這不僅有利於建築使用者,更為在這個區域生活的所有人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在建築行業,地產開發商與建築師從來都是一對歡喜冤家,建築師對開發商往往是愛恨交加。但也有無數建築師曾做過這樣的美夢:如果我是開發商,這個項目我會如何如何……然而如果有一天美夢成真,有多少建築師能夠真正站在開發商的角度去重新思考這些建築項目呢?

北京銀泰中心

如果單從酒店中庭設計與共享空間等建築學層面來討論波特曼,未免太過粗淺,因為與他身上諸如區域發展策劃師、地產開發商、城市活動家、藝術家等一眾光環相比,「建築師」不過是這位斜杠中年身上的一個小小標籤

對於波特曼來說,面對龐大的復興項目,第一需要入手的,一定不是分辨功能與形式誰追隨誰的問題,而是如何使項目在商業利益與設計邏輯之間達成共贏。繼之而來的,則是一系列大多數建築師們都很少去面對的問題:項目面向什麼樣的使用者,建築適合於規劃什麼樣的產業?如何在該項目中進行各類業態的組合與劃分,讓項目價值升值潛力巨大?項目未來20年會如何演變,這些演變會對產業環境和城市空間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何運用資金的槓桿合理運作和周轉?


回到那個10萬方的綜合體

話說到這裡,我想自己已經知道了那個最初的方案沒有通過的原因。在我們都把關注點放在功能、體塊、流線、比例和標誌性形象的時候,當時那位新來的負責人卻在考慮:建築設計如何能夠結合後期的運營管理和資金回籠,為客戶提供一種可操作性更強的方案選擇?

亞特蘭大凱悅酒店(圖片版權:Iwan Baan)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想我的思考出發點會完全不同於以往:這樣一個超大體量的建築面向的是什麼樣的客群?他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辦公、公寓和商業後期如何運營管理?這些功能的配比究竟應該是多少才算是最優?前期投入的資金成本如何平衡?如此大規模體量的建築在完成後能為周邊區域帶來怎樣的提升與改變,如何實現土地價值增值?

面對一座即將給城市帶來巨大影響的建築,從建築專業的角度向外延展,深入了解建築誕生以後的運營管理,並以此引導決策方做出自己的判斷,推動項目朝著更為良性的方向發展,這應該是每一個建築師的責任。波特曼即是如此,當然他同時也是決策者的角色。

「創造提高生活質量的空間是建築師貢獻給社會的最好禮物。」約翰·波特曼曾這樣說。而他對於社會、對於經濟資產運行留下的經驗和思考,已經遠遠超過他作為一名建築師帶給世界的意義。這些,也是波特曼給我們所有人留下的最好的禮物。

R.I.P John Portman


作者:Steven阿客工坊設計組

文字版權歸阿客工坊所有,圖片除標註版權,其餘均來源於網路


阿客工坊設計師名鑒 | 2017年10月版?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125億!北京SKP年銷售額再創高峰,全球同行業第二
新零售的2018,商業地產人看到了什麼?
萬達、華潤、保利是這樣考核商業地產的?
35年1459家店,「書+X」模式鼻祖定位「熟年」背後的思考
簡潔與優雅並存的工業風女子公寓

TAG:建築行業 | 商業地產 | 城市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