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健身言論真偽?

怎麼判斷健身言論真偽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健身和營養方面的偽科學。以前我們是沒信息,現在是信息太多。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每天都有大量的健身和營養方面的觀點和說法,都說自己絕對正確,一百個有道理。我們到底該信誰?我知道,專業的東西大家都不愛看。這篇文章,就教大家幾個簡單明了的辦法。不用專業知識,看看怎麼大致鑒別真假健身營養方面的言論。

雖然小編還稱不上專家,但是就是因為當今社會「磚家」太多才害的「偽科學」大行其道。在教大家怎麼大致鑒別真假健身營養方面的言論前,先撕逼一些「偽科學」_雖然很多偽科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還是想對那些信那些偽科學的朋友們說「醒醒吧」。

健身減脂偽科學分級評價

我把健身減脂營養偽科學(或誤區)觀點分成3個級別:

A級——乾脆就是徹徹底底的偽科學,怎麼說也說不過去

B級——觀點不嚴謹,容易誤導人,但在特定條件下有一定合理性

C級——還不能明確的觀點,但你非要說「一定是這樣」,下定論,就成了偽科學

今天主要講整理了些A級,那些「老司機」們可以不用看了_

「運動必須出汗才能減肥」——出不出汗跟能否減肥沒有必然聯繫,只要是運動都有助於減肥。

「運動哪裡瘦哪裡」——運動時全身的脂肪是同步分解的,不存在局部脂肪分解供應局部。但一般來說,上身和內臟脂肪更容易分解成脂肪酸進入血液供能。

「腹肌想練成幾塊就能練成幾塊」——腹肌有「幾塊」,是天生的,怎麼練也不會增加或減少。

「正確的方法一天可以減掉2斤肥肉」——1公斤人體脂肪的能量,可以夠一個中等身材的男人,以8公里/小時的速度,從北京跑到天津。普通身材的人什麼都不吃,能挺4天多。所以,所有快速減肥,都只是快速降低體重。脂肪的消耗本身就是慢功夫。

「走路練腹肌」——除非以極端扭曲的姿勢來走路,否則人體步行的時候腹肌參與發力的比例非常小。肌電研究顯示,腹直肌只在步態周期的30%和80%前後發生不大的活動,穩定骨盆和腰椎。

「平時哪裡不動,脂肪就堆積在哪裡」——人體脂肪的分布規律,明顯受到種族、性別、年齡等的影響,個體差異也很大。對每個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內臟脂肪比例會逐漸增加,尤其是對於男性來說。但皮下脂肪的分布規律一般是比較穩定的,更跟哪裡活動哪裡不活動無關。

「力量訓練不能減肥」——有直接的實驗證據證明力量訓練可以減肥,哪怕是沒有飲食控制的力量訓練。

「運動都先消耗糖原,再消耗脂肪」——運動的時候能量物質的消耗沒有嚴格的順序,只有比例上的差別。低強度運動,脂肪供能的比例大,強度越高,則糖類供能比例越大。純無氧運動,只能由糖類和磷酸源系統提供能量。脂肪只能有氧氧化。

「食物里的膽固醇有好壞之分」——要說人體內跟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有好壞之分,這可以。食物里的膽固醇都要變成遊離膽固醇被吸收,沒有好壞之分,被吸收後都是一種東西。

「運動後第二天肌肉酸痛是因為乳酸」——運動導致的肌肉內乳酸堆積會迅速清除,進入臨近肌肉纖維內被氧化利用(乳酸也是能量底物)或者進入血液成為血乳酸。即便是血乳酸,在運動後1-2小時內也可以恢復至運動前水平。

「食物的營養都在湯里」——有直接的實驗證據證明湯內溶出的營養素非常有限,遠不如直接吃食物本身(這條是我想告訴爸爸的)。

健身和營養領域,為什麼好騙?

很多人想不通,說既然網上很多東西都是偽科學,為什麼還能夠存在?健身和營養領域,騙子特別多,為什麼好騙,原因也很簡單:

營養學就是這樣,不像醫藥,能不能治病,有沒有副作用,吃一段時間基本上就知道了。營養干預,有時候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看出效果,或者副作用。於是,雖然誰都沒法立刻斷定某種營養素一定有用,但也沒法一時三刻證明它沒用,所以好騙。

健身領域也一樣。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回答過一個問題,說的是所謂「雞蛋減肥法」。實際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種減肥方法即便有效,也無非是換個花樣讓你挨餓,跟雞蛋根本沒關係。過兩天網上有人把雞蛋換成豆腐,就又成了豆腐減肥法,也能培養一群「豆腐減肥法」的狂熱信徒。

因為健身和營養的複雜性,沒有一種方法能立竿見影起作用,也沒有一種方法立刻露出馬腳。這就給了很多偽科學可乘之機。

鑒別偽科學,三個「金標準」

下面我教大家鑒別健身營養偽科學的三個「金標準」,這三個標準,對偽科學的東西不一定能絕對命中,但怎麼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標準一:說話太絕對,往往有問題。

過去有人問我,一本營養書,或者健身書,怎麼判斷好壞?我告訴他,最簡單的辦法,你在書裡頭數「可能」兩個字。「可能」越多,越可能是好書(我也用了「可能」兩個字)。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咱們老百姓,想法特單純,包括我以前也是一樣。老覺得科學已經知曉一切,科學家能解決所有問題,萬事萬物都是非黑即白。吃鹽多了就會高血壓,每天舉啞鈴就能變施瓦辛格。實際上,世界根本不是那麼簡單。

拿吃鹽來說,有些人差點沒讓鹽_死,也沒高血壓。有些人吃菜淡得像喝水,卻得了高血壓。實際上,有些人對鹽敏感,有些人不敏感。況且,過量攝入鹽,只不過是誘發高血壓的一個潛在因素,其它的因素還有很多。不考慮其它複雜因素的影響,孤立的審視吃鹽的問題,就很可能出現偏差。

所以,以前有觀點說「多吃鹽就會高血壓」,不對。現在又說「吃鹽跟高血壓完全沒關係」,也不對。這些說法,都不全面,都會誤導人。

還比如減肥的問題,有些人說不能吃油,有些人說就怕吃糖,吵的不亦樂乎。後來又有人個跳出來,說吃油吃糖都無所謂,關鍵看熱量!實際上這三種說法都不算錯,但都不全面。片面的強調任何一個方面,可能也都有點道理,但都不能算對,都不一定能解決實際問題。

其實目前還有很多東西,甚至包括一些人體生理的基本原理,別說我不知道,科學家也不知道。所以很多東西目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只能講「可能」、「或許」、「估計」。

偽科學,為了迎合老百姓的偏好,如果想騙,必須把話說的絕對,斬釘截鐵,不留餘地。最好能說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老百姓那裡,說話絕對,往往顯得更有說服力,我們會覺得這人說話「有底氣」。這個壞習慣我們一定要改掉。當年張悟本(我買過他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哎_當時超級信,現在寶寶長大了)騙人,真是大氣也不喘一口。大爺大媽都覺得,他敢這麼理直氣壯,一定有把握。實際上此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一本書,裡面「可能」兩個字越多,越可能是本好書。大家多看學術專著就知道了,越是學術的東西,越是嚴謹的學者,說話越不敢下定論,因為很多東西,要麼太複雜,要麼我們確實不知道,不是不想下定論,不是不想吸引眼球,是不敢胡說。

比如有的書叫《致命的白糖》,什麼《生薑治百病》,就屬於帶有明顯偏向性的書名。書裡面,作者往往會側重一個主要觀點,想盡一切辦法來突出它,強調它,盡量突出一種東西的某個方面的特點。對不利於書中觀點的東西往往輕描淡寫,或絕口不提。你說他說的不對,也不能算不對,但很容易誤導人。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什麼食物,都既能像仙丹,又能像毒草,就看你怎麼說。前段時間我看了《穀物大腦》,這本也是強調谷蛋白是個「壞東西」的偏向性書,我就覺得那樣不好。

看什麼書最好?看觀點中立的書最好,比如綜述形式的,《簡明食物營養》、《白話營養學》等等。作者的觀點即便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但起碼沒有太明顯的偏向性。

標準二:不區分具體情況的觀點,往往不靠譜

人體很複雜,最起碼,高矮胖瘦各有不同。運動也很複雜,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不同,人體內的生理變化都有所不同。所以,涉及到人體和運動的東西,必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觀點太籠統太蠻橫,都不靠譜。

比如有的觀點說,「跑步超過1小時就開始消耗肌肉」,這就不對。為什麼?實際上,人的肌肉蛋白質,即便不運動,也會有一定比例被分解提供能量。這個我們先不說,最主要的問題是,這種觀點沒有區分運動強度。

跑步的速度不一樣,對能量物質的利用方式和比例也完全不同。低速度慢跑,跑1小時,很可能還沒有開始大比例消耗肌肉。高速跑,有時候30分鐘,肌肉供能的比例就上去了。

同時,跑步的時候怎麼消耗肌肉,也跟營養狀況,和個人運動能力有關係。低血糖跑步,肌肉消耗比例就更大。最近碳水吃的少,肌糖原儲存明顯下降,中高強度運動時肌肉消耗也會增加。運動能力差的,有氧耐力運動時,消耗的肌肉就可能更多。所以,籠統的說運動多長時間就開始消耗肌肉,實在不靠譜。

有人講,這類觀點,是不是方便人們理解和記憶,做了簡化?有些觀點,是有這方面考慮。複雜的東西大家不好接受,做點簡化是必要的。但簡化也要有限度,簡化過了頭,科學就變成了偽科學。過分簡化弊大於利,特別容易誤導人。所以有些東西,該複雜的說就要複雜的說,不能什麼都簡化。

還有的觀點,比如「健身後1小時之內,吃什麼都沒事。超過1小時,吃什麼都變成脂肪」,這類說法也是鋪天蓋地,實際上非常滑稽。這種說法錯,主要錯在沒有區分飲食攝入量。

實際上健身後身體要補充消耗的糖原,也要合成修復肌肉,這時候吃東西是非常不容易胖的。可是,這也看吃多少。吃得過多,盈餘過大,還是不行。不過這東西跟時間沒有絕對關係,所謂什麼1小時,乾脆就是胡說。

健身後越早吃東西,是越不容易胖,因為離健身結束越近,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越高,利用營養物質的速度一般也越快(但1小時,本身不是分界點,實際上也不存在這個分界點。健身後營養利用速度是個拋物線,只能說越往後越慢),但也不是說,1小時之內吃多少都行。更不能說,超過1小時,吃什麼都變脂肪。

還有些觀點不區分體重,這類觀點更多。比如「健身者每天應該吃100克蛋白質」,就是沒區分體重。50公斤和100公斤的健身者,蛋白質需要量相差一倍,都是一個標準可不行。還有比如「慢跑30分鐘消耗300千卡熱量」,這也是不區分體重,體重不一樣,跑步速度再一樣,里程再一樣,消耗的熱量也完全不同。

標準三:實驗也分三六九等,謹慎對待低可信度實驗

我們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看見「實驗發現」、「研究發現」這幾個字就馬上肅然起敬。因為有人會想,都有實驗驗證了,觀點還能錯嗎?實際上,實驗這個東西,也不是都可信。

A:一兩個實驗,不一定能說明問題。

B: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等實驗,可信度比較低

我們小標題說了,實驗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實驗,可信度高一些,有些就低一些。哪些高哪些低,下面有個排列順序。

這裡要涉及到一個新的概念,叫「循證醫學」。循證醫學主要就是說,醫學證據具有不同的論證強度,也就是說,醫學證據具有不同的可信等級。一般來說,循證醫學,或循證營養學,把研究資料的可信度,從強到弱排列,依次是:

系統評述或薈萃分析、隨機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報告、專家個人想法、觀點、評論、動物實驗、體外實驗。

C:實驗發表在哪本雜誌上,也很重要

真人驗證就一定可信嗎?

有些東西,如果有人出來說,我用過啊,管用!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相信這東西確實有效。有現身說法嘛。但實際上,適合人家的,不一定適合你。

說的誇張一點,有些人吃毒藥都吃不死。你別不信,有文獻說有些人對有機溶劑耐受能力就特彆強,接觸致死劑量都沒事,也說不清為什麼。所以,人和人之間,差異非常大。用羅格-威廉姆斯的話說,這叫「生物化學獨特性」。

所以,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性別和年齡影響。性別和年齡差異導致的補充劑效果不一的情況很普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體內的生物化學環境差異很大。適合男人的不一定適合女人,適合年輕人的不一定適合老年人。

訓練狀況也有影響。有訓練的人和無訓練的人,體內的生物化學環境差異也很大。比如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這類藥品,對之前有訓練的運動員來說,效果就一般。因為長期訓練已經把腎上腺素受體下調了。而對於從沒有過訓練,或訓練初期的運動員,效果可能就很明顯。

另外,營養基線水平,對營養素效果影響更大。有些營養素,人本身缺乏的話,補充後效果就非常明顯,不缺乏的話,額外補充可能幹脆沒效果。比如鐵補充劑,對缺血性貧血者來說,可以提高有氧運動水平。但對不缺鐵的人群來說,補充再多可能也沒用。

最後感謝你閱讀我的文章,喜歡可以收藏起來或者關注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或評論,我會一一回復。今天的主題是「健身言論的真偽」看實驗。有「隨機」、「對照組」、「大樣本」、「薈萃分析」、「系統分析」、「文獻綜合分析」等字樣的人體試驗,可信度更高。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甚至個人經驗,可信度就很低了。數據來自同行審議的學術期刊,更可信。必要的時候可以檢索一下該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另外,現在網上有些文章,末尾給出參考文獻,挺好。這類東西可能更可信。不過現在網上也不乏為了表現文章「高大上」,給幾條假「參考文獻」的事情,畢竟大多數人不會去檢索相關文獻,所以這東西也不好說,只能綜合內容一起看。



推薦閱讀:

糖尿病運動員的營養策略
跑步後尿血怎麼辦?
使用橢圓機還是快走瘦腿好?健身完後怎樣拉伸才不會長肌肉?
體寒的女生,常手腳冰涼,臉上易長痘,健身房測試每天的新陳代謝為1300卡,通過什麼方法可以提高新陳代謝?
豎叉下不去,看看是不是大腿前側太緊張

TAG:健身 | 運動 | 健身教練 | 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