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讀書筆記整理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學習指導書,尤其是對學習數學與科學來說。書中主要對思維模式、拖延、知識組塊和記憶進行探討。
1.專註/發散模式及其轉換。
人的大腦從遠古進化而來,從進食與警惕敵人兩種需要不同事情中,進化出專註模式和發散模式兩種大腦網路模型。專註模式是利用理性、連貫、分解的方式直接解決問題,發散模式則是多方面的創造力的。
對於我們已有思路問題,一般是先專註模式形成思路,再發散模式靈感湧現。對於未知的東西,尤其是科學與數學領域(比較難,一則其概念抽象度高,二者其易受定時思維影響。),應該先關閉專註模式,打開發散模式,直到鎖定一個新的有效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專註與發散都必不可少,在兩者的轉換中學習越來越深入。所以兩種思維模式的轉換十分重要。發散到專註只需注意力集中在材料上,而專註到發散卻沒那麼簡單,其關鍵在於做別的事情,直到大腦自然忘了之前的問題。
直到轉化的關鍵之後,一些事情可以幫助我們更快轉換,例如運動、洗澡、繪畫、聽音樂(尤其是純音樂)、閑談等,當然,終極方法是睡覺。
兩種思維要以適合的頻率轉換,轉化太快則轉化過程消耗太多能量(廣泛意義的能量,比如專註力、時間、情緒等),而一直處於專註則意志力過載,一直處於發散則浮於表面,並且發散模式下形成的靈感時間太長怕是傳不到專註模式了。
2.拖延
不管是專註模式還是發散模式(尤其是專註模式)下的學習,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作為基礎。但如果一直拖延的話,時間恐怕就沒那麼充裕了。所以,對於學習來說,拖延是必須改正的。我們曾想完全靠意志力,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好方法。
習慣的養成分為四步:信號,反應程序,獎勵機制,信念。改變對信號的反應,是唯一動用意志力的環節。
3.知識組塊
組塊,即是將意義分散的信息組合,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數學與科學的學習,很需要組塊。
簡單的組塊:(1)注意力集中與需要組塊的信息。(2)理解。(3)獲取背景知識(什麼情況用這個組塊)並練習。 學習分為由上而下的和由上而下的,由下而上的學習是指建立組塊和通過練習加固組塊。由上而下的學習是指縱觀全局,看到這個知識在宏觀(數學或科學)圖景中的位置,這樣也就是知道什麼情況下用這個知識。
搭建強力組塊:(1)全程在一張紙上獨立解決一個重點難點問題。(2)重做一次,格外關注關鍵步驟。(3)休息一下,干點別的(進入發散思維)。(4)睡眠,睡之前大腦過一遍問題,(5)再做一次那個問題。(6)添新題,做一個其他重點難題。(7)主動重複,閑暇時間回想一下。
4.記憶
首先記憶包括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就是能在當下有意識加工信息的記憶。而長期記憶則像一個倉庫,其中的知識並不能在當下運用。學習一個東西的過程,就是它占的工作記憶變少,這樣你就可以處理更多東西。
我們一般說的記憶,其實是把工作記憶變成長期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有兩點:便於記憶+間隔重複。便於記憶方面:構件組塊,而不是記憶顧里的概念;由於人類本身自帶超強的空間記憶能力,把要記的東西形象化、視覺化、多感官化有利於記憶,記憶宮殿便是如此;理解後再記憶;打造形象的比喻和類比;書寫有利於記憶。
5.其他
書中還出現了大量的學習技巧和方法,有很多是值得借鑒的。比如番茄學習法,是針對拖延的一種方法。穿插學習法,更好的間隔重複助力記憶。生成(回想)效應,相比於多次閱讀,閱讀後回想是更有利於理解記憶的方法。測試效應,時常來個小測試,效果會比單純學習更好。
推薦閱讀:
※芥里的學習之道
※為什麼我每天堅持學習,卻依然感覺不到進步?
※自信心——自信心與學習成績
※新年伊始,送你一條學習錦囊
※01.什麼時候不該用費曼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