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心理學定律,看完增加情商
人類的社會行為實際上是個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複雜過程,這個原理可能可以適用於大部分人,但是對個體或者環境條件不同,可能都會失效,所以在應用上並不能生搬硬套。
安慰劑效應
假藥也會讓人有心理安慰功能
又稱假藥效應,指的是在不讓病人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完全沒有藥效的假藥,但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葯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啟示:心理學家給南都記者舉了例子,幾個城裡人到野外郊遊,到達山腰時,他們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綠的草地和迷人的風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時,其中一人很高興地接過同伴遞過來的水壺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嘆道:山裡的水真甜,城裡的水跟這兒真是沒法比。水壺的主人聽罷笑了起來,他說,壺裡的水是城市裡最普通的水,是出發前從家裡的自來水管接的。這說明我們在對現實進行分析的時候,很明顯地攙雜了很多個人因素,包括我們的期望、經驗和信念等。
韋奇定理
10個人跟你意見相反,就會動搖?
即使你已有了主見,已經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完全正確的,但如果身邊有10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
啟示: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個不斷地做出各種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聽取他人意見,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只聽取他人意見卻沒有主見的人,不能根據眾人的意見做出真正有效的判斷。要想克服韋奇定理的消極作用,就得有自己的主見,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準確把握客觀情況,用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來選擇什麼是自己想要做的,什麼是自己認為做好的辦法,才能做到「自信而不自大,聽從而不盲從」。
破窗效應
落井下石是天性,你要怎麼繞開?
對於完美的東西,人們總是抱著推崇和觀賞的態度,希望它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完美,從而下意識地去保護它的完美;而對於破損的東西,人們往往存有一種「反正都這樣了,再破點也無所謂」的態度,自覺不自覺地對它進行更大的破壞。
啟示:在工作中,我們要謹防破窗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有人開始不遵守公司規定,我們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原則,不能跟著瞎混,盲目模仿,同事中有人不小心倒霉了,我們也不能跟著別人一起對他落井下石。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警戒,別讓自己成為職場上那扇任人踐踏的破窗戶。
馬太效應
保持在某個領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有錢人,往往越來越有錢;有名的人,往往越來越有名;有地位的人,往往地位越來越高。社會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個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啟示:即使你先天背景條件不夠好,但只要在某個領域做出成就,保持一定的優勢,你就能夠將大部分有利的資源聚攏在你的身邊。要在某個領域保持某種優勢,就必須在這個領域裡刻苦鑽研,看準機遇,迅速做大做強,這才是職場王道。
旁觀者效應
人越多的地方反而越少人做好事
救助行為出現的可能與在場旁觀人數成反比,即旁觀人數越多,救助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越小。比如在夜深人靜的街頭,你碰到一個人痛苦地倒地,似乎是什麼急性病犯了,此時一般你都會選擇報警或者提供幫助,而在鬧市街頭,往往會選擇無動於衷地旁觀,而不會採取措施。
啟示:如果你想做善事,不要因為旁邊有很多人就不做了,因為人越多,責任已經分散,大家反而都不想做了。
凡勃倫效應
商品定價越高,消費者越喜歡
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啟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也是一種商品,要想得到好價錢,就要把自己琢磨成器,放在對的地方,待價而沽。如果你是奢侈品,而不只是生活必需品,就沒有人敢殺價,反而會趕著爭你搶你。職場和人生,都是如此。
黑暗效應
約人到黑暗處容易「騙取信任」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啟示:對於談情說愛的男女來說,再沒有比昏暗的燈光來得更愜意的了。昏暗的燈光由於阻礙了別人的視線,會讓人更容易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境下,男性和女性更容易產生身體和心理上的親近。「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古時的才子,情商真高,現代人趕緊自卑去吧。
三明治效應
把批評夾在兩個表揚之中效果最好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
啟示: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後味無窮。這種批評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還會積極地接受批評,並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否則純粹的激烈批評會挫傷對方積極性/或者激起強烈反彈,並不收到良好效果。
鳥籠效應
職場中可利用慣性思維來引起重視
如果一個人買了一個空的鳥籠放在自己家的客廳里,過了一段時間,他一般會丟掉這個鳥籠或者買一隻鳥回來養。
啟示:鳥籠效應告訴我們:大多數時候,人們總是採用慣性思維。在職場上,不妨巧妙地利用這個心理特點,來引起人們的好奇和重視。慣性思維是不可避免的,幾乎人人都有,可是要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必須跳脫出慣性思維的限制。在團隊中,吸取同事和領導的工作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經驗總有慣性思維的痕迹,所以有選擇性地接收這些經驗,並適當地做一些反向思考,才能得到更高的效用。
青蛙效應
「以不變應萬變」會死得很難看?
是指把一隻青蛙扔進開水裡,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會用力一蹬,躍出水面,從而獲得生存的機會。當把一隻青蛙放在一盆溫水裡並逐漸加熱時,由於青蛙已慢慢適應了那愜意的水溫,所以當溫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青蛙便再也沒有力量躍出水面了。於是,青蛙便在舒適之中被燙死了。
啟示:人們總是和青蛙一樣,對突如其來的威脅能夠做齣劇烈的反應,對慢慢累積起來的危機卻缺乏警覺。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保持一種危機感,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而不要「以不變應萬變」。
聚光燈效應
別以為出醜時大家都會關注到
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地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可是事後馬上就忘了。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的。
啟示:你自信地去參加一次聚會,衣裝整潔,精神煥發,只是微風稍稍弄亂了你的頭髮。正當你打算推門而入時,門口的一面鏡子讓你驚駭不已——你感覺衣服邋遢零亂、頭髮簡直就是鳥窩。突然之間,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你看,所有的竊竊私語都在談論你的「倒霉樣兒」。你緊張不安,但事實可能根本是——大家完全不會在意到你,更別說你自以為的「糗態」。
史華慈論斷
壞事能造成多大影響,決定權在你
所有的壞事情,只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
啟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現實生活中,動蕩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常常使企業的周遭危機四伏,一不留神就會走上下行的坡道。面對挫敗,你是自暴自棄,讓它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還是讓它變成促使你重新奮發的動力?其實,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里。打擊究竟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是在你手中。只要能夠從壞中看好,採取有效的措施扭轉這個趨勢,耐心地找准一個方向,就一定會別有洞天。這樣不僅能解一時之圍,更能找出公司的病症並徹底消除隱患,使公司增強持久盈利的能力。
名片效應
想說服誰先同意他的部分觀點
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啟示:要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態度,你就要把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首先向交際對方傳播一些他們所能接受的和熟悉並喜歡的觀點或思想,然後再悄悄地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滲透和組織進去,使對方產生一種印象,似乎我們的思想觀點與他們已認可的思想觀點是相近的。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責任分散效應
不要迷信「人多力量大」
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啟示: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尤其是自己在遇到兇險狀況的時候,向特定的某個對象求助比向圍觀者集體求救有效果。我們要防止責任分散效應作用到自己身上,使自己成為一個懶散而沒有責任感的人。同時,也要理性對待合作,不要迷信「人多力量大」,有時候,這句話顯然不是什麼真理。
巴納姆效應
解釋了為何很多人相信星座分析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多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星座或生肖書刊能夠「準確地」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於那些用來描述性格的詞句,其實根本屬「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適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換言之那些詞句的適用範圍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說了等於沒說。例如:水瓶座理性而愛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愛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遠沒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愛心嗎?
啟示:我們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價值,畢竟它存有統計的基礎在。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聰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訴你,你又錯了!既然身旁有超過半數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試著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觀念(實際上也不太可能)。
羅森塔爾效應
對誰有期待誰就會做事更賣力
有一次,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到一個學校里做完調查後,划了一部分名單告訴班主任,這些學生很有發展潛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訴學生。一個學期後發現這些學生進步很快。其實這些學生都是隨便划出的,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又叫期望效應。它告訴我們,真誠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終會結出預期的果實。平時,班主任要對學生充滿信心,寄予厚望,使這種真誠的期待成為學生髮展的動力和方向。
啟示:人類對自我形象的評判,常常綜合了個人和外界環境的看法。外界的信息對自我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職場中,作為上司,要善於發現下屬的優點,適時地讚美和鼓勵下屬;作為下屬,要善於吸收上司和同事對自己的正面評價,善於吸收外界環境釋放給自己的積極信息,成為一個富有自信心和激情的人,全面激發自我潛能。
飛輪效應
節食減肥時可利用它挺過開頭艱難期
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啟示:有時候你覺得做一件事很困難,再堅持一下,過了一個臨界點,就會變得輕鬆,據說很多節食減肥的人就利用了這個原理,挺過最開始難熬的飢餓期。
曝光效應
在某人面前混個臉熟會贏得好感
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對人際交往吸引力的研究發現,我們見到某個人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令人愉快。
啟示:你中意某個女孩,經常在她身邊晃悠對你是有好處的。如果你們能一同上課,或者她上班的位置離你不遠,或者你經常能在健身房看到她,這些暴露都能幫助你提高在她心目中的好感。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或許只給你打50分,但在健身房多次看到你之後,她或許給你打80或90分。而你幾乎還沒採取任何追求行動呢。
首因效應
好好設計你在別人眼中的第一印象吧
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啟示:如果你想在誰面前走什麼路線,第一次就按這個路線設計,即使在男女關係也是,如果你要扮演淑女,就得一直演下去,不然某天偷懶,就會被對方認為你變了;倘若一開始你就很野蠻,偶爾溫柔一下,對方反而覺得驚喜。
三分之一效應
選擇項越多,選擇難度反而增加了
在「多者擇一」的決策中,隨著選擇對象的增多,選擇餘地的增大,選擇難度反而也在增多和加大,最後使當事者陷入迷茫。
啟示:當顧客走進一條商業街的店鋪選擇時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鋪成交的,他總認為前方有更合適的。通常也不會是最後一家,覺得前邊看過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這條街是一眼看到頭的,通常情況下,分別處於街道兩頭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鋪最好。
得寸進尺效應
把你的大要求分解成小請求去哄對方
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要求,那麼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點的要求,這個人也會傾向於接受。我們把這叫做「得寸進尺效應」。
啟示:讓人一下子接受「尺」並不容易,但接受「寸」就容易多了。事實上《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就講過了,你想請別人做一件事,先把這件事分解成幾個小任務,先提小要求,再提大要求,對方就會慢慢「上鉤」。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長輩干涉兒女感情,其感情反而更好
在一定範圍內,父母或長輩干涉兒女的感情,青年人之間的愛情也越深。就是說如果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關係會變得更牢固,因為他們聯合起來對抗「外敵」,內部矛盾反而被掩蓋了。
啟示:如果你的兒女的另一半不符合你的要求,先別激烈反對,給他們時間,讓他們的問題自動暴露出來。
踢貓效應
越弱勢的人,越容易被遷怒
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泄的最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啟示: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務,許諾自己將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報看得太入迷以致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後還是誤了時間。這位老董憤怒至極,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移別人的主意,他將銷售經理叫到辦公室訓斥一番。銷售經理挨訓之後,氣急敗壞地走出老董辦公室,將秘書叫到自己的辦公室並對他挑剔一番。秘書無緣無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之後,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裡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有時候強勢者對你發怒,並不是因為你犯錯。
瓦倫達效應
過分重視的事反而有可能失敗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註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啟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做任何事情,總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太在乎別人的閑言碎語、說三道四,太在乎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可我們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這個情況下我們就很難處於一個最佳狀態。我們的大腦成天被各種慾望塞得滿滿的,身體被壓得氣喘吁吁的,在這樣的重荷下,我們能把事情做好嗎?結果我們總是偏離預定的軌道,離成功越來越遠!法拉第說過一句話:「拚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
野馬結局
不要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
這也稱為情緒效應,是指因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的現象。
啟示:有個故事是,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於是上前問道:「你要去做什麼?」死神回答說:「我要到前方那個城市裡去帶走100個人。」那個智者說:「這太可怕了!」死神說:「但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須這麼做。」這個智者告別死神,並搶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裡,提醒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請大家小心,死神即將來帶走100個人。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了死神,帶著不滿的口氣問道:「昨天你告訴我你要從這兒帶走100個人,可是為什麼有1000個人死了?」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靜地回答說:「我從來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確實準備按昨天告訴你的那樣做了,只帶走100個人。可是恐懼和焦慮帶走了其他那些人。」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想明白,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生氣和焦慮,這是否值得,是否在浪費時間。
超限效應
時間過長、密度過頻都會惹人煩
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啟示:如果你在做一場報告,抑或是一場演講,開始的三分鐘很重要。你必須在三分鐘內進入你的主題,必須在三分鐘內以你的魅力抓住聽眾。又或者,一個創意很好的廣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時候,令人賞心悅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時候,會讓人用心注意到他宣傳的產品和服務。但如果這樣好的廣告要在短時間內大密度轟炸的時候,就會令人產生厭惡之感。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適可而止。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學現象
●毀掉一首好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設為起床鬧鈴。
●女性做決定的速度比男性快。
●阻止犯罪的研究顯示,遇到壞人時反抗的女性比男性多25%.
●約有2/3或4/5的酗酒者是男性。十個丈夫中,只有一個會與酗酒的妻子生活;但十個妻子中,卻有九個會繼續與酗酒的丈夫生活。
●犯罪的單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多,而犯罪的單身女性則比已婚女性少。
●女人到家門口才掏出開門的鑰匙,而男人早就掏了出來。女人劃火柴時,總是把火柴划出,而男人總是劃入,也許是女人怕燒到自己。
●據說,當你失眠的時候,你將會在別人的夢裡出現。
●一個人喜歡你的程度,一般和他回你簡訊的速度成正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睡前玩手機,頻繁發送電子郵件,會影響睡眠質量,使第二天情緒變差,易焦慮、沮喪。
●把你所有的不幸總結成一句話,然後問問自己:「3年後,這對你還重要嗎?」相信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喜歡一個人是種感覺,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照鏡子時間長了,會發現鏡子里的自己很陌生。
●88.8%的人哭後情緒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後感覺更糟。70%的人哭泣時不會躲著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裡發生的,39%的哭泣發生在晚上,下午6點到晚上8點是最容易掉眼淚的時間段。
●兩個男人追一個女人,用情淺的那個先放棄;兩個女人追一個男人,用情深的那個先放棄。
●西班牙Granada大學的心理學家在一項關於兒童教育和死亡概念教育的研究中發現:人的學歷越高,越不怕死。同時這種特徵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後代。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這是本傑明·富蘭克林效應。
●大量心理學研究發現,結婚越早,婚姻質量越高。但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邏輯:等待的時間越長,結果越好。研究表明,等待只對22歲以下的人有意義。因為早於22歲結婚,婚姻成功率會急劇下降。但22歲以後就無需再等,等到30歲以後,婚姻的失敗率也在上升。
●睡眠不足,會容易發胖。當正常睡眠時間被剝奪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抗壓激素,以減緩新陳代謝的速度,同時第二天的食慾也會增強。
●進化學專家金澤智稱,對伴侶比較忠誠的男性平均智商水平103,而不忠誠的男性平均智商為97.越是智商高的男性,越珍惜兩性關係的專一性。以後就可以這樣說了:你要是不忠,你就是弱智!
●口袋裝著剛買的手機,在公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可是手機最終還是被偷走了。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炫耀源於內心的不自信。心理學認為「愛向別人炫」是一種內心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表現,很可能是因為某種東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擁有,就希望借外界的羨慕來建立自信。
●如果某個男人主動替你拎包,把你放在道路的裡邊走,主動為你拉椅子。不要因此而感激涕零,這隻能說明他之前有無數個女朋友教過他這一點。而能讓他記住的女人,永遠是改變他的那個,而不是你。
●心理學研究顯示:男人一天平均說2000個詞,女人一天要說7000個詞。工作一天,老公的那2000個詞在公司就說完了,回家只想休息。而老婆還有5000個詞沒說呢,總要把它說完才能睡吧。然後很多悲劇就這樣產生了。
●心理學上說,人們大多數只對有安全度的人發脾氣,因為在那個安全度之內,你潛意識知道對方不會離開你。胡鬧有時候是一種依賴。
●調查顯示:考完試檢查的時候,55%的人認為改答案會損害成績,只有15.5%認為會改善。但實際的情況是:58%把答案改對了,20%把對改錯了,還有22%把錯的改錯了。
●加快語速,能給人留下聰明的印象。
●千萬不要餓著肚子去超市,也不要口乾舌燥去,進超市前吃飽喝足會讓你少花很多冤枉錢。
●國外研究發現,50%三歲孩童會說謊,四歲會騙人的佔90%,12歲的兒童幾乎都會說謊。孩子說謊,其實是認知發展的標誌。認知功能發展越健全的孩子,說謊技巧就越高明,因為他們有辦法圓謊。
●英國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快樂情緒的影響,可遠達三層外的人際關係。認識快樂的人,會讓你變快樂的幾率增加15.3%,認識有快樂朋友的人,會增加9.8%.
●心理學研究發現:妻子的容顏,與丈夫的性格和他對妻子的態度緊密相關。心胸寬廣、不輕易發脾氣的丈夫能夠包容遷就妻子,妻子的皮膚更加光滑細膩,不易衰老。
●男人主動吻女人是突發事件,女人主動吻男人是預謀事件。法國《女性》雜誌最新研究發現,在潛意識裡,每個女人都希望被自己愛的男人拽住,摁在牆上強吻,這會給她們帶來更多快感。
●男人通常不喜歡吵架,也不主動吵架,但他們擅長令女人忍無可忍找他們吵架。
本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