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服裝製版 | 無省道裁剪款式示例圖片

今天主要來分析一下在省道出現之前的幾種服裝形制,不拘泥於地域和時間,綜合特點,用一個統一的名字:無省道服裝。做這個專題的出發點很簡單,一個是想探索甩開複雜的技術,只有美麗的面料,不懂製版、不精通工藝,在這個條件下的人們,是怎樣來實現美的。到最後發現:簡潔,似乎擁有包容一切的力量;美,並不複雜,更不糾結。另一個初衷就是,這是送給長久以來關注尚裝公共平台的學友們的新年禮物(略晚),籌謀已久的福利,願無論懂製版不懂製版的學友,新的一年都有時間給自己做一件不耗費時間也能美美的新衣,不枉為它心心念念牽掛數年。

首先是冷知識時間。

服裝歷史上一個技術上飛躍是省道的出現,最早出現省道是在13世紀,受到建築風格的影響。在省道出現之前,是服裝的寬衣時代,這時世界各地的服裝都具有很強的平面性,其裁剪屬於古典式或東方式的直線裁剪。省道的出現,使得服裝的發展空間變得更廣,可是無省道的服裝始終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而且經久不滅。

省道的出現東西服裝產生本質不同的分水嶺,而且在之後的發展中相互交叉影響,例如西方出現蹣跚裙、連肩袖服裝,中國出現的改良式旗袍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西方一度非常迷戀東方的服裝文化,下圖是19世紀初晚清服裝對西方著裝的影響:

甚至還有非常詳細的裁剪圖。

日本和服的影響也非常之大。

晚清的旗袍和日本和服都屬於無省道裁剪里偏向複雜的形制:有領子,袖子和側縫,沒有肩縫,前身開縫,釘扣或者扎系。前開縫有對襟、偏襟兩種樣式。

無省道裁剪服裝里最簡單的一個服裝形制就是包纏式,這種服裝一般不需要縫合,披纏在身,在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和印度較為多見。這種形制的服裝寬鬆、飄逸、無定形,因此具有很強的懸垂性,氣質瀟洒浪漫,一般都做外衣船用,穿脫方便。

現代人們對包纏式樣的變化應用:

還有一種是在整片面料上挖洞以當領口,使面料自然的懸垂。

以上是挖洞之後直接披掛在人身上的,如果把側縫根據裁片縫製一下,款式上又有了變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挖過領口之後將面料兩側最邊緣的部分縫合。

可以像下圖這樣邊緣留一定的量之後固定側縫然後系扎。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作的一個變化就是剪出各種形狀,可以縫製出各種造型的袖子。

像這種就是在側邊各減掉一塊,可以根據造型需要調整整體面料的幅寬並匹配與之配搭的袖子。

最後一張圖前後都有拼縫,而且是斜絲,方法相同,只是改變了一下組合形式,沒有細節裁剪圖,大家腦補以下畫面:

兩塊方形分別對摺成三角形,在三角形對摺的這條邊的兩端分別裁出領口和袖子,與領口對應的邊緣就是將來的前後中,袖子對應的邊緣就是將來的側縫,將另一個角裁平時將來的下擺,暈嗎?

這種方式變化,服裝雖然依舊沒有肩線,但是有了肩斜,而且紗向的改變使得造型感覺也產生了變化。

近幾年流行的魔性的尼泊爾大襠褲,也是類似的裁剪方法,一塊方形的布對摺成三角形,然後對摺的兩端裁出褲腿,另一個角裁出褲腰。

長方形對摺,縫側縫之後腰部進行系扎。

將上面的任意一種套頭式樣的袍子,開一條前中縫,就變成了有前門的服裝形制。專題一開始提到的晚清旗袍(大部分中國古典服裝)和日本的和服都屬於這個形制。

開前門,側縫

開前門,有側縫

如果只挖掉兩個袖窿,不用開一條縫也能出現前門。

還有很多不好分類的形制,就是上面多種方法的綜合,暫且叫創意區吧,不一一進行解釋了,大家看相對應的裁剪圖體會一下。

了解學習更多服裝專業設計製版資訊,請掃碼二維碼關注微信平台!


推薦閱讀:

金華市婺城區服裝設計培訓班_手工打版
服裝設計方法論與設計流程詳解
芭比之時尚奇蹟究竟是什麼?
倫敦藝術大學入學流程是什麼進階過程呢?

TAG:服裝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