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kan雲(三):阿里雲架構和openstack架構簡析
目前國內公有雲服務使用最廣泛的是阿里雲(飛天雲),企業私有雲搭建多用開源openstack搭建,各自的架構瓶子今天想給大家揣摩一下。
基本上所有的雲架構都有一樣的模子。
雲平台架構的基礎模塊: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路虛擬化。其他還有部署、監控和安全等模塊。基本上都是如下架構:
那先來填填空,看看阿里雲和openstack分別是什麼樣子。
阿里雲
其中「后羿」模塊是總體負責了計算和網路的虛擬化,而「盤古」模塊負責了存儲虛擬化。「神農」負責的是監控,安全是「鍾馗」。「夸父」「女媧」「伏羲」這三個是支持虛擬化的更底層的服務,分別負責分散式模塊通訊(遠程過程調用)、分散式協同(鎖、消息隊列、一致性管理)、分散式調度(多線程資源和任務管理)
Openstack
接下來,看看各個模塊是如何壘起來的,把這些填起來的空往架構裡面塞。
先看阿里雲,下圖是其官方架構說明:
圖片來自:阿里雲飛天技術總架構師唐洪:飛天技術與應用-博客-雲棲社區-阿里雲
橙色部分為飛天雲內核,橙色中心最底層「3+1」個模塊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中的「3」指夸父、伏羲、女媧,負責解決分散式計算的核心問題—多機多線程下進程調用、資源調度、數據一致問題;剩下的「1」是安全,單獨拿出來設計。
這4個模塊之上承載分散式存儲(比較奇怪的是官方沒有提及計算和網路虛擬化模塊「后羿」)。再之上是計算、網路、存儲的虛擬化服務,已經到」Poratal」的層面了。右側神農負責分散式系統的狀態監控,左側天基負責分散式部署(這裡倒是比較像負責計算和網路虛擬化的地方)。
再來看看openstack:
圖片來自:《每天5分鐘玩轉OpenStack》
最上面Horrizon算是portal層;其下Nova、Neutron、Cinder/Swift作為計算、網路、存儲虛擬化模塊直接服務與虛擬機創建;之下Cellometer、Keystone 負責監視和提供安全服務。
架構簡析大概到此,想了解更深的話推薦《每天5分鐘玩轉OpenStack》。
推薦閱讀:
※Stateful firewall in OpenFlow based SDN
※那些年走過的OpenStack的坑(上)
※Kubernetes 是未來嗎?
※今天說說OpenStack Pike的功能
※自學python和openstack達到怎樣的水平能夠去雲計算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