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唐卡那麼火?帶你了解最全唐卡收藏知識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
一方面,唐卡憑藉自身濃郁的異域風情、獨特的藝術價值而為人所關注;另一方面,唐卡因難辨別、技術含量高、投資的門檻高,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大量資金短時間難以進入。拋開宗教的其他內涵的東西,如何更快地進入唐卡收藏圈,唐卡的種類特點、分期流派、題材內容、繪製過程、收藏投資才是藏家邁入唐卡門檻中最先要熟悉掌握的。
種類特點:
唐卡的品種有很多,從表現方法看,大致可以分為繪製唐卡、印製唐卡、織錦唐卡、刺繡唐卡、緙絲唐卡、貼花唐卡、拼貼唐卡、珍珠唐卡、鑲嵌唐卡等。從繪製技法看,有水墨寫意的,有工筆重彩的,也有純線描的等。分期流派:
唐卡在唐代時就已經出現,我們見到的實物資料比較少,但在收藏家手中更是鳳毛麟角,唐時的唐卡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們所見到私人唐卡收藏品是一幅繪有《兩天王》的宋代唐卡,從相關資料看出與敦煌壁畫、唐代繪畫和唐代雕塑中的天王同出一門。中原文化經敦煌向西域和吐蕃傳播擴散的條件十分有利和順暢,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赤松德贊先後迎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兩位公主進藏時都賜贈錦緞絲帛數萬,雜伎工匠悉從,其中也有不少畫工藝人,他們也極有可能用繪製唐卡的方法,創造性地繪製天王像。
唐卡的歷史分期主要有四個重要時期:
第一時期,7-9世紀,即西藏佛教發展史上前弘期,這一時期,西藏繁榮,佛教興盛,寺院遍立;
第二時期,10-13世紀前後,即後弘期。這一時期,穩定的佛教遭到朗達瑪滅佛運動,佛教活動分散,流派眾多,如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希解派、覺宇派、格魯派等。後元代薩迦法王八思巴統一全藏,弘揚佛法,佛教再度繁榮;
第三時期,15-16世紀,這一時期由於佛教得到皇家和上層社會的支持,一度出現藏傳佛教發展的繁榮局面;
第四時期,18-19世紀。這一時期是藏傳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和漢地交往密切,漢地的繪畫風格漸漸滲透到唐卡繪畫技法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
繪製過程:
唐卡是一種聖物,藏傳佛教寺院需要它,藏族民間也廣泛需要它。一幅唐卡的製作過程是非常講究的。唐卡的繪製過程簡單地說,包括選材、勾線起稿、布色、渲染、勾複線、金色布設、修飾整理、開光裝裱等。繪製之前,寺院或民間畫師向活佛問卜,精心選擇大吉之日,沐浴凈身,焚香禱告,然後一邊誦經,一邊備料。通常準備工作要歷時數周才能完成。
1、選擇畫布------畫布一般是淺色畫布,不要太厚大硬。
2、定位起稿——按照佛經規定,畫師在繪製唐卡時,須先畫定位線,再畫主佛;
3、鋪底著色——畫師先用大號排筆精心塗刷唐卡的底色和背景,確定畫幅的色彩基調;
4、精心勾勒——唐卡經過染色以後,畫師用自製的、僅有幾根猞猁毛的細筆,以金線勾勒和綵線勾勒的方法,繪製佛像,描寫物體。經過勾勒,畫面人物清新、色彩突出,唐卡的雛形就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5、描銀鋪金——這是繪製唐卡時最精彩的看點,也是藏族繪畫藝術的精髓。
6、開光加持——唐卡原本是藏密工具,歷來被人們視為聖物和珍寶。
收藏指南:
目前市場上,明清唐卡數量較多,現存的歷代唐卡中絕大部分是明清作品,但並非所有的明清唐卡都是精品,所以藏家在收藏時一定要慎重。 第一,要選擇清宮御制或收藏的唐卡。在清朝時期,康熙、雍正及乾隆分別冊封過班禪和達賴,確立了對西藏的統治地位,尤其是雍正皇帝,更是尊崇藏傳佛教。清代宮廷製作了大量的唐卡,主要由中正殿畫佛喇嘛繪畫,同時讓宮廷漢族和西洋畫師參與繪製,這就使得宮廷唐卡風格多樣,並具有一種漢藏合璧的藝術風格。此外,清代宮廷所藏的唐卡都是西藏宗教上層敬獻給皇帝的,多數是班禪和達賴敬獻的珍品,所以,這些唐卡的收藏價值非常高。2005年北京誠銘拍賣的《御制刺繡釋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82.5萬元就可見一斑。
第二,選擇題材獨特的唐卡。唐卡表現的題材十分豐富,其中也有一些比較少見又非常獨特的內容,比如,藏醫藏葯類唐卡,既記載著各種西藏醫藥的精華,又是用以教學的輔助工具,不但表現了藏族人民對人體、生死的認識,還體現了對宇宙、人與宇宙關係的認知,具有醫學、哲學、科學等多方面的意義。2002年天津文物公司舉辦的秋季文物拍賣會上,3幅清代藏醫學唐卡均以3.3萬元的高價成交,遠高於其他唐卡的成交價格。尤其是2008年明代正德《藥師佛唐卡》以1540萬元高價成交。
第三,選擇刺繡和緙絲唐卡。除了繪畫唐卡外,清代宮廷還在蘇州定製刺繡和緙絲唐卡。刺繡和緙絲唐卡不僅材質珍貴,而且製作難度極大、保存不易,因此,清代流傳下來的非常稀少,在宮廷唐卡中也極及罕見,往往一面世,即被藏家歸入囊中,2002年明代《刺繡紅夜魔唐卡》拍得3087萬元;2010年明代《刺繡釋迦牟尼唐卡》以610.6萬元成交。如果《刺繡紅夜魔唐卡》再次出現,不知又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價格。
第四,多看。去博物館,去西藏的寺廟,去敦煌,去看石刻,這些都是學習唐卡的必由之路。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唐卡,不要輕易出手。不要買贗品,不要買修復過的。即使真要買修復過的,也要買看不出修復痕迹的。現在新繪唐卡也採取煙薰、煙土塗抹造舊,這種造舊塗抹的唐卡,手感粗糙乾澀,很容易識辯,只要熟悉了解藏傳佛教的教派歷史,熟悉了解唐卡的主要流派和風格,熟悉唐卡的繪製過程,就可以看出其中破綻。
對於目前市場上名目繁多的唐卡,大聖唐卡提醒:那些成批量複製甚至是印製的,或者是偷工減料的唐卡收藏價值不大。雖然這些唐卡看不出構圖上的錯誤,且一次性上色的唐卡,看起來與上過三四遍顏色的唐卡無異,但前者只能保存一兩年,而正宗的唐卡卻是用礦物色甚至是純金粉或寶石粉調色,可以收藏數十、數百年而不褪色,其增值潛力當然不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藏區的人骨法器?如何看待人皮唐卡?
※這個夏季你準備好了嗎?
※藏傳佛教習俗之一---轉山
※比較論(一):藏式主觀思維與佛教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