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閱讀時,大腦在幹什麼?

WHAT?

有人說,大腦是人體最大的「性器官」,於是問題就來了,大腦到底幹了什麼?(大腦:這個鍋我不背)其實,不管是在xx時,還是在閱讀時,還還是在閱讀xx時,大腦都在干著同一件事情:基模認知。

所謂基模,郭慶光老師在他的書《傳播學教程》中作出了如下解釋:

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有效地認知、分析和判斷新信息或新事物,是因為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被稱為「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的東西在起作用。所謂基模,指的是人的認知行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結構、認知結構或者認知導引結構。日本學者稻葉哲郎稱之為人們在處理新信息或認知判斷新事物之際所使用「知識的集束」。換言之,當我們接觸到一個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個新事件或者進入一個新的場所的時候,我們過去相關的經驗和知識會導引我們迅速地對新的狀況做出認識、推理和判斷,並及時地做出態度或行為反應。

什麼?說人話?簡單來說,我們在接觸新事物的時候,大腦正在用以往的經驗去認識這個新事物,之後這個新事物又變成了「以往的經驗」,重點是,沒有「以往的經驗」作為認知基礎,我們就不能好好兒地認知。「基」指的是「過去的經驗」,「模」指的是「過去的經驗」在腦海中形成的圖示、組塊而組成的知識體系(模型)。

WHICH?

於是我神奇地發現,在閱讀心理學裡,閱讀過程也被認為是基模在形成和作用的過程,正如王翠萍老師在她的論文《思維導圖在閱讀活動中的應用探析》中所說:

閱讀心理學理論認為閱讀是一個複雜的心理表徵的建構過程,讀者的頭腦不是一塊被動地供外部意義投映的空白銀幕,而是一個儲存了大量圖式(schema)的能動的思維體系。閱讀過程中信息驅動 (信息由書面移向大腦)和概念驅動 (大腦中已有圖式附著於新信息並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同時發生,相互作用,讀者一方面敏感地尋找、挑選和組織新信息,一方面迅速調集已有圖式與正在挖掘的含意聯繫起來,做出比較、選擇、綜合和推論,通過驗證、補充或否定、修正等來完成對篇章的加工。從某種意義上講,篇章圖式一旦在讀者的頭腦中建立,將幫助讀者先驗地感知圖式的各種組合要素與要素所在的位置,迅速整合文章主題,提高解讀效率。

正如屏幕前的你在腦海中演繹的,閱讀的過程就是大腦中類似「知識樹」的基模的成長過程,用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點滴經驗,去融合在書本中汲取的知識結晶。

HOW?

很多人認為(包括我),大腦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只是一塊「硬碟」,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其中的決定性參數,因此苦苦尋求提高記憶效率的「靈丹妙藥」和「武功秘籍」。於是當我發現基模的時候,才猛然發現,閱讀抑或學習是一個與大腦溝通的過程,一個與「自我」溝通的過程,只有當你和「自我」打好交道,回憶以前的經驗所得,才能和「作者」打好交道,將所學所聞變成自己的東西。(重點是才能不看著看著打瞌睡/攤手笑)

采銅老師在他的直播課「打造個人知識系統」中說到,閱讀就是把別人的整體知識框架打破,一點點在我們腦海重構,打造成我們自己的知識和系統,隨便捧起一本書從頭到尾死命背使勁啃是沒用的,那是一個體系的東西,一口氣吞不下。

這時聰(da)明 (wu)的筆者認識到,閱讀一本書時——

首重體系,先把握該書的框架,了解到章節之間的邏輯結構,可以從目錄和序言中窺知其貌,確定該書用何種程度去閱讀(精讀、粗覽),確定該書是否能回答你的問題、是否與你自身的知識結構相關聯;

二重互動,與大腦中的經驗對話,用經驗或案例去理解書中晦澀的內容,與前後文互動,用前文的知識去理解後文的說法,加深印象;

三重總結,在讀完一個章節後,用自己的話在心裡簡要複述一下,在閱讀的過程中著重該書在腦海里的知識結構梳理和重建,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

MORE?

著重聲明,這真不是篇論文?

Ⅰ對閱讀心理學感興趣的筒子們可以去看看張必隱老師的同名著作《閱讀心理學》

Ⅱ對基模理論感興趣的童鞋們可以去看看郭慶光老師的著作《傳播學教程》(第二版),參見第五章 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第一節 人內傳播,四、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模理論

Ⅲ對王翠萍老師的《思維導圖在閱讀活動中的應用探析》一文感興趣的小可愛們可以去中國知網搜一搜

Ⅳ對采銅老師的直播課「打造個人知識系統」感興趣的小勤奮們可以去紅點app關注頻道「時間管理,平衡工作與生活」(頻道號90),采銅老師還在裡頭分享了他閱讀的竅門(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Ⅴ對我感興趣的小天使們歡迎拋磚引玉@霽昀

HAVE FUN~


推薦閱讀:

貓哥說:融合新聞
品牌傳播的4P (1/5)
001 為什麼我們在電影院中更容易笑出聲來?
你願意參加科學傳播培訓嗎?| 「知識分子」調查

TAG:閱讀技巧 | 認知心理學 | 傳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