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需求分析師培訓要點,如何正確編寫需求用例的5個提示!

用例文檔的編寫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這是一種單調的寫作方式,又需要富有完美的表達能力,使讀者願意閱讀。當用例書寫完畢以後,需要分析和回顧已寫完的用例,使思路不斷地被完善和清晰起來。用例編寫的注意力應該放在文字上而不是畫圖上,對於正確的寫作風格,我們將給出一些有益的提示。

使用例易於閱讀

要是需求文檔短小簡明,而且易於閱讀。從文法上說:要在現在時態中使用主動詞。不是使用被動語態,要使用主動語態。要明確句子的主語在哪裡,只寫真正是需求的東西,不要提及與需求無關的東西。下面的一些習慣可以使你達到這個目的。

  • 讓問題短小、切題。長用例當然可以滿足大的需求,但很少有人喜歡閱讀。

  • 從頭開始,用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頂部是一些對全局有重要意義的用例,再從這裡分離出用戶目標和最終的子功能用例。

  • 用動詞短語來給用例命名,這些動詞表達了用例所要達到的目的。

  • 從觸發事件開始一直連續,直到目標實現或者被取消。

  • 用完整的主動語態句子來描述所要完成的子目標。

  • 確保每一步中參與者及其意圖是可見的。

  • 突出失敗條件,並使恢復動作是可讀的,最好是不必為每個步驟編號,人們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 把可選行為放在擴展部分,而不是放在用例主事件流的條件語句中。

  • 只在非常必要的情況下才生成擴展用例。

僅使用一種句型

在編寫用例的每個執行步驟的時候,只採用一種句型。

  • 現在時態的句子。

  • 在主動語句中使用主動動詞。

  • 描述參與者成功到達的目標,這些目標推動了整個過程的前進。

在擴展的條件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語法形式,這樣就不會使它和執行步驟產生混淆。

「包含」子用例

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大部分子用例的加入使用包含關係。

混合使用飽含、擴展與泛化往往使讀者產生混淆。也就是只在必要的時候使用擴展,當然在框架(Framework)設計的時候使用泛化有一定的好處,但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使用。

兩個結局

每個用例都有兩個可能的結局:成功和失敗。

記住:當一個執行步驟調用一個子用例的時候,被調用的用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如果是在主事件流中調用,則把失敗處理放在擴展中。如果調用來自擴展,則成功和失敗的處理均放在同一個擴展中。

對於目標的成功與失敗,編寫者實際上有兩個職責:一個是確定對每個被調用用例的失敗都進行了處理;另一個是確定用力滿足了每一個項目相關人員的利益,特別是目標失敗的情況下。

項目相關人員需要保證

用例不僅僅記錄了主參與者和系統之間公共的可見的交互操作。如果用例僅僅完成了這些操作,那麼它不是一個可接受的行為需求,而僅僅是一個文檔化了的用戶界面。

系統是為了達到項目相關人員利益上的目的。其中一個相關人員便是主參與者,在一般的用例格式中,其它相關人員並沒有被列出來。但是用例需要滿足這些項目相關人員的利益,並提供滿足這些利益的保證。

一般主事件流和它的擴展瞄準了項目相關人員的利益,所以從主事件流開始閱讀,看看是不是考慮了所有相關人員的利益,你會發現遺漏是經常的事情。例如,沒有想到失敗,因而沒有記錄下恢複信息,檢查一下全部的失敗處理是否保護了所有相關人員的利益。

在編寫主事件流之前先編寫保證條件是一個好的策略,因為在第一遍編寫的時候就會考慮必要的保證,而不是後來發現它們再返回來對文本進行修改。


推薦閱讀:

Guerrilla Usability Testing 游擊測試
產品經理如何將需求分析正確應用到工作中

TAG:用戶需求分析 | 軟體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