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特效大師,創造怪物的男人
斯坦·溫斯頓(Stan Winston),他創造出來的熒幕怪物形象你一定被震撼過——1987年《異形》、1992年《終結者II》、1994年《侏羅紀公園》,這些影片為斯坦·溫斯頓贏得了三尊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68年,22歲的溫斯頓來到好萊塢,原本打算成為一名演員,可惜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後來他輾轉到沃特·迪士尼的動畫工作室當學徒,他在自己獨特的藝術領域裡磨礪了6000個小時後離開了迪士尼,開始在電視台工作。隨後,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1978年的《奇才》(The Wiz)讓好萊塢開始關注他在特效製作方面的傑出才華。
當《終結者》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把自己繪製的一個站在未來戰場火焰中的露出內骨骼的半機械人草圖給了溫斯頓,溫斯頓和他的團隊給了它生命。
他們先建造了一個巨大而沉重的鋼鐵內核,這些組成了終結者的基本內部骨架。其中的許多清晰度和細節被有桿的木偶控制,頭、眼睛和下顎由無線電操縱的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控制,手和腳則由電纜操縱。從這些未加工的,粗糙的東西開始,溫斯頓的寶貴「財產」誕生了。
對於溫斯頓的出色才能來說,保持或是超越特效的極限是完全有可能的。很明顯,在《人工智慧》中溫斯頓已經創造了很多職業生涯中的里程碑,並取得了輝煌的榮耀。
在完成《終結者》的兩年後,溫斯頓在電影《異形》中再度與詹姆斯·卡梅隆合作。在當時,高14英尺的異形女王成了電影史上最大的模型。
《侏羅紀公園》是溫斯頓職業生涯中又一個令人興奮的創舉,它標誌著數字時代的新紀元。「它們都非常的獨特,在特徵方面截然不同。」
他和他的團隊幾乎儘可能地做了每個古生物方面的研究,根據恐龍的骨骼構造,體型,然後把它們和現在能觀察到的動物聯繫起來。
從視覺和情感方面去創造他的特性,然後再去考慮為了創造他而所需的技術——這是溫斯頓的理論基礎。這一點在斯坦·溫斯頓的工作室著手製作《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中能極好地體現出來。想像一下《侏羅紀公園》中三角恐龍或是肉食的猛禽在廚房裡圍捕小孩的場景吧。
《剪刀手愛德華》講述的是機器人愛德華獨自在古堡生活,直到一個人誤闖城堡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家,愛德華與家裡的女兒相戀後卻無法在一起的悲劇童話。在這部電影里,主演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只說了169個單詞,但他孤僻怪異的形象是影片的靈魂所在。
此外《蝙蝠俠歸來》中丹尼·德維托主演的乖戾企鵝形象也讓人們過目難忘,同樣出自斯坦·溫斯頓之手。
斯坦·溫斯頓是第二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的特效師。他組建的數字特效工作室曾為包括《康斯坦丁》、《大魚》、《珍珠港》、《人工智慧》在內的上百部影片製作特效。
「真相其實是這樣的。」溫斯頓笑著說,「當然,我在電影中做了許多特別的效果。雖然我用了一些虛擬的數字效果,但我製造這些特效是為角色服務的。當我還是孩子時,我最喜歡的電影是《金剛》和《綠野仙蹤》。金剛是個特效,但同時它又是個巨大的角色。」這就是溫斯頓的理論,他把自己非凡的才能運用到電影的特效藝術創造中去,同時又極好地把握住了角色的特性,不讓它們簡單地淪為只有技術而缺乏生命力的死物。
(本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