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認知迭代」
我們常講「迭代」,如今這個詞從數學演算法領域,已經拓展到了認知領域,於是有了「認知迭代」一詞。
把「認知」和「迭代」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我們很容易看到的是,每個人的認知都並不完美,而迭代是讓它變得更完美的方式。可是不完美在什麼地方,迭代到底該怎麼做,我們似乎也並不清楚。
對於常掛在嘴邊的概念,不仔細思量一番,著實說不過去。想談「認知迭代」,不妨從「認知」和「迭代」兩個概念分別談起。以下是我從百度百科裡得到的關於「認知」和「迭代」的定義,實際上百度百科上還並未出現「認知迭代」這個詞條。
認知,也可以稱為認識,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
迭代,是重複反饋過程的活動,其目的通常是為了逼近所需目標或結果。每一次對過程的重複稱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結果會作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簡單來說,認知就是信息在個體心中的反映程度、反映方式以及反映結果;而迭代就是通過「反饋-添加變數」的重複,逼近目標的過程。
我們看到,我們的認知是對外界信息的加工後的結果,而不是全然的接收。我們的生理基礎也並不允許全然接收,比如說我們眼中看到的色彩有限,而有些昆蟲的眼中的色彩比我們豐富很多倍,可以說我們與昆蟲對於世界色彩信息的反映程度、方式和結果都不同,即認知不同。而就算是人類,每個人對色彩的識別也是存在差異的,所以康德才說「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只是你自己看到的主觀世界」。我們可以假想,有一種生物,他能看到全部的色彩或者用比「看」更本質的方式去感知,它的認知就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有意思的是,人存在一種對認知的認知,知道自己視覺的局限,就非常了不起。人們知道了自己的視覺的局限,才有了擴展局限的解決方案。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說,承認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科學革命的開始。人類對於自己認知局限的認知,讓人的認知有了迭代的可能。如何迭代呢?我們從定義上,迭代至少包括了三個過程「反饋」、「重複」、「把好的結果作為初始值」。以人的視覺為例,假想科學家認識到自己視覺的局限後,決定生產一種眼鏡,能夠拓展人類的視覺;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眼鏡後,找人試戴,收集反饋;拿到反饋的科學家,不斷改進新眼鏡,企圖讓它變得更好;科學家拿出改進後的幾種產品找人試戴,並找到更好的那一副;在更好的那副眼鏡基礎上,重複這個過程。
認知迭代,因此就是,通過不斷地收集關於自己認知的反饋信息,調整自己認知到更優的過程。但是仔細思量,這個定義仍然是模糊的,繼續深挖……
首先,認知迭代的前提,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蘇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無知」,老子的「上善若水」、「虛懷若谷」,都是他們能夠成為先聖的必要原因。
然後,收集反饋,如何收集?收集反饋,要求人深入地參與到某個行動里。行動是收集反饋的核心,沒有實打實的行動就不會有實打實的反饋。人不能不下水,就學會游泳;沒有行動,最後收集的只是想像。記住上一條,行動的第一因是「我是錯誤的」,而不是「我是完美的」——為了試錯去行動,而不是因為完美才行動。
最後,把行動轉化為結果,並把更好的結果作為下次的起點,不然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這一條的核心是結果與積累——行動就要拿出一個結果,而有了結果就要轉變為積累。
以上,是我對「認知迭代」這個概念的認知迭代。
奧卡姆的刀
所行即所知,所知即所行——知行合一才是完美的認知迭代。
推薦閱讀:
※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認知能力
※「易文化」之猜想——爻變,我們的認知瘤
※不知有多少錯誤的認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賺錢三大核心
※認知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