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有一種壞,需要博大的胸懷和強悍的能力

千金一笑之後,周幽王作死了。但有一個周天子是傳統,雖然大家都不聽他的了,但越不想遵循傳統,越要呼籲傳統。於是,在諸侯們的呼喚下,幽王的兒子宜臼繼位了,就是周平王。

經歷了犬戎之亂後,曾經的周朝第一大都市——鎬京已經破敗不堪,王宮也不能住人了。諸侯們不願意出錢重建,就護送著平王將國都東遷至另外一個大城市洛邑。這一無奈之舉,為接下來的時代送出了名字——東周。東周包括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先到來的就是春秋。

春秋時期,王權衰落,天子成了配角兒,諸侯們開始紛紛爭霸,陸續登台,唱上了主角兒。說到這兒,你肯定想起了「春秋五霸」,但還先輪不上他們,這春秋大戲這第一季的主角兒,是鄭莊公!

姑息養奸

鄭莊公為鄭武公之子,名寤生。「寤生」是指小孩兒出生時腳先出來頭後出來,在古時就是難產。鄭莊公就是這樣難產而生,才得了這個名字。難產,最痛苦的肯定是母親。所以,他的誕生過程,對其母武姜來說就是一場劫難。如果就生這一個還好,可壞就壞在她後來又順順噹噹地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段,人稱太叔段。原來,生孩子可以不那麼痛苦的。於是,兩個兒子一對比,武姜就偏愛太叔段,甚至希望他以後能掌管鄭國社稷。可這事她做不了主,得請示她老公鄭武公。但很明顯,沒經歷過生產之痛的鄭武公無法理解她的這種偏愛,以長幼有序嚴詞回絕了。

武姜一直不死心,就算鄭莊公繼位都已成既成事實,還妄想幫小兒子翻盤。為了幫太叔段擴大地盤,她以太后的身份給鄭莊公施壓,要求將制地封給叔段,但庄公一口回絕:「不行,制地,位置險要關乎國家安危。換個地方吧!」武姜說:「那就京吧!」京是鄭國的大邑,庄公心中仍是不願,但不好再拒絕,只能同意。

鄭莊公是同意了,但手下一班臣子都有異議,祭仲就勸阻:「京城,地廣民眾,怎能封給臣子呢?太叔盤踞了此地,日後必為國家大害!」庄公道:「你說的,我豈能不知,但母命難違呀!」祭仲又說:「太后一向偏愛太叔,她的慾望哪有止境?要早作限制,以防禍患蔓延。野草蔓延,尚難剷除,何況主公的寵弟呢!」可庄公卻答道:「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姑且待之!」

會不會自斃沒人知道,但太叔段果然在多行不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佔了京城後,他加固城垣,囤積糧草,增置兵甲,不斷擴大地盤,儼然有了要造反的趨勢。

面對這樣緊迫的形勢,鄭莊公依然不緊不慢,但他下面的人卻都綳不住了。公子呂就說了:「一國不容二主,如果君侯要讓位於太叔,臣就請求去侍奉他;如果君侯還想坐這國君之位,那麼臣就請求儘早除去太叔,以免日後禍亂民心。」可庄公卻回答他:「不急,再等等,叔段會自取其禍的!」

君主不急,臣子們再急也不能動手,但可以動口。他們到處說,這主子也太能忍了,太叔段就這麼不像話也不制止。而那邊太叔段也很配合,繼續攻城略地,擴張勢力。這樣一來,全國上下的人都認為太叔段不像話、不忠不義,而庄公有包容、大仁大義。

而此時,對庄公的一再縱容,太叔段得出的結論就是他軟弱可欺,事不宜遲,起兵襲鄭。他也不是有勇無謀之人,在發兵之前,還先派人與最疼愛他的媽媽溝通聯繫。媽媽的立場一如既往的堅定,要給他作內應!

但這一次,鄭莊公一反常態,沒有無動於衷。他告訴公子呂:「討伐叔段的時機到了!」聞聽此言,早已急不可耐的公子呂立馬毫不耽擱,立馬率領大軍直奔京城。但還沒等大軍到達,京城民眾就聲討了太叔的不義之舉,並對其倒戈相向,歸附了庄公。叔段倉惶出逃,先躲到了鄢,可還未喘息片刻,庄公的大軍就追到了。最後,他被逼無奈,遠走共國。

嘁哩喀喳就處置了弟弟,那偏心的媽怎麼辦呢?

畢竟是生身之母,要一塊也處置了,肯定不行。但也不願再見,庄公就將武姜逐出國都遷至城穎,還發下重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古人認為天玄地黃,因泉在地下,故稱「黃泉」。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黃泉」也指人死後去的地方。所以,這誓言的意思就是:有生之年,不再相見!

這樣對待生身之母,難免招來不孝的惡名。所以,在事過境遷之後,鄭莊公就後悔了。但誓言已出,如之奈何呀?古人可不像現代人,天打五雷轟地說完,都不往心裡去。那許下的誓言,是不能違背的!

這可怎麼破呢?正在庄公愁悶之時,有個聰明人——穎考叔想到了辦法:掘地至見水之處,打成地道,母子二人在地道中相見,這不就活著也在「黃泉相見」了嗎?

依穎考叔之言,鄭莊公破了局,把母親接了回去,傳為美談。

危機圓滿解決,但我們心裡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庄公不想對這個弟弟心慈手軟,那為什麼不早早動手呢?

不是他不想,是他不能。你想想,這太叔段可不是一般的反革命分子呀,他是庄公的弟弟,更是太后的愛子。當他沒有到作死的地步時,庄公要是多有限制,不但太后會不依,別人也會說他不仁不義,不照顧兄弟。這樣一來,不但不能置之於死地,留著賊惦記自己,還得落個壞名聲。

在春秋時期,名聲還是很重要的。不過,名聲實在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敗事,也能成事。

太叔段一點一點地作,鄭莊公不攔不擋,不置一詞。但他不說,別人忍不住要說,太叔段不忠不義、庄公大仁大義。於是,太叔段的壞名聲逐漸形成,而庄公的好名聲也有了。等到太叔段一作死,舉國輿論聲討,庄公一舉制敵,大快人心!

看著一個人從小壞蛋做起,不勸他、也不打他;默許他往壞了繼續發展,直到他臭名遠揚變成大壞蛋,十惡不赦了,再為民除害,置他於死地!這就是姑息養奸。鄭莊公對付太叔段,用的就是這招姑息養奸。夠壞了吧,但這種壞,有大仁大義的好名聲,一般人識別不了。可孔聖人不是一般人,他就看出來了。

在《春秋》中,孔聖人為這段故事冠名為「鄭伯克段於鄢」。《春秋左氏傳》是這樣來註解的,「段不弟,故不曰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大概意思是就是:叔段背叛鄭莊公,為弟不恭,故不稱其為「弟」;兄弟之間為權為而兵戎相向,情誼無存,好像兩個沒有關係的國君,所以用「克」來形容;鄭莊公對叔段沒盡到作為兄長應盡的教誨之責,稱其為「鄭伯」暗含譏諷。整體上這六個字也表明,除掉叔段正是鄭莊公的本意。這就是「春秋筆法」,一字盡褒貶!

孔夫子批判「姑息養奸」太壞了,是怕世人去學。其實,一般人真學不來。因為,這種壞,需要博大的胸懷和強悍的能力!

你想啊,看著自己的眼中釘,要忍著不動手,是不是要有博大的胸懷;任他做大做強,肯定有隨時了結他的底氣,是不是要有強悍的能力!能玩得了「姑息養奸」的,絕對是高段位選手。鄭莊公絕對是個高段位選手,他不是只會收拾弟弟,更能力壓周王!

力壓周王

從父親鄭武公那裡,鄭莊公不僅繼承了鄭國國君之位,還繼任了周王卿士一職。雖然,那時的周天子成了牌位,周王卿士也成了個名頭,但名不正言不順,有了這個名,鄭莊公就可以打著周天子的旗號,名正言順地欺壓弱小。後來,他又與當時的強國齊國結為牢固聯盟,使得天下諸侯多唯鄭之馬首是瞻!

如此一來,他不但壯大鄭國的實力,也為自己建立了強大的號召力,大有壓倒周天子之勢。可憐這周平王已成了沒落天子,手中的權力就剩下了稱號帶來的那麼點號召力,還要被鄭莊公奪了去,怎能不氣憤,就預謀要收拾一下他。

但還未待動手,鄭莊公就已洞曉了平王之意。他早不將平王放在眼裡,決定先發制人,前去質詢。平王打算的不錯,但一見氣勢洶洶的鄭莊公,立馬就怕了。為了消除鄭莊公的疑慮,他主動與鄭達成協議,互派人質:周太子到鄭為質,鄭太子到周為質。史稱,周鄭交質,標誌著君臣之分從此亂了。作為諸侯,敢向天子質疑,還敢讓天子納質!鄭莊公,這是已與天子平起平坐呀!

雖然平起平坐了,雖然互質了,但因為周王有那麼點名分在,而鄭公有那麼點實力,雙方都想壓對方一頭,還是做不到和睦相處。周平王的兒子周桓王繼位後,周鄭之間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鬧到最後,周桓王運用名義上那點可憐的權力罷了鄭莊公的官,而鄭莊公則從此不再去朝覲。

雖然雙方互有舉動,但鄭莊公只是不能去朝堂上耍威風了。在外面,他依然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周桓王還是落了下風。他咽不下這口氣,就費了一通力糾結了陳、蔡、衛等幾路不成氣候的諸侯,討伐鄭莊公。

鄭莊公一點不懼敵,親自率軍迎戰。在透徹地分析了敵軍的情況之後,他決定先擊破其中最弱的陳軍,然後蔡、衛之師可自解,最後再集中力量攻打周師。事實證明,庄公的戰略戰術完全正確,王師大敗。諸侯打敗了天子,創了歷史第一呀。鄭將祝聃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之際竟射中了桓王之肩,桓王倉惶而逃。狂喜的祝聃還要乘勝追擊,而庄公卻趕緊制止了他:「君子不欺人太甚,又豈能欺凌天子呢?此戰能挽救自身,令社稷無損,足矣!」

鄭莊公知道周德雖衰,然而天命未絕,對桓王趕盡殺絕,只能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再恨周王也得忍著不殺。不但不殺,還得做小伏低一次,給周王個面子,方能給雙方爭鬥畫個圓滿的句號。當夜,他就派人去周王營中勞軍。周桓王既知道了鄭莊公的厲害,又有了台階下,當然就趕快撤軍了。

「射中王肩」,等於向天下宣告:周天子已成紙老虎。而第一個伸出手指戳破他的,是鄭莊公。至此,王權徹底沒落!而王權的沒落,為後來競相生輝的春秋霸主們開闢了一條寬闊大路。可以說,春秋五霸的道路是鄭莊公開創的。

鄭莊公是一位歷史上少有其比的英主,連毛主席都認為他「在國內鬥爭和國際鬥爭中都很懂得策略」,並贊之以「厲害」!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包文婧會遭到網友炮轟?
《老梁故事匯》這個節目講的是什麼?
怎麼改掉拖延症?
孫儷為何家庭事業如此成功?
公路面養護的小修保養包括哪些作業?

TAG:歷史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