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漢傳佛教嚴重世俗化?

漢傳佛教自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之後,一直嚴重的影響普通百姓的生活,本來佛陀創立佛教是為了讓受苦的眾生尋找人生的終極真理,破除嚴重的我執,尋找最究竟的幸福,可是到現在,漢傳佛教在很多地方(中國地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成了大家追求現世慾望的一種工具,許多佛教徒以及非佛教徒對佛教討論最多的就是「哪個寺廟拜菩薩可靈了」、「哪個僧人保養情婦了」之類的極其低俗的話題,出家已經成了消極厭世的代名詞,和尚已經和騙子緊密的聯繫到一起了,而很少有人去認認真真的去進行實修,心裡生出真正的出離心和菩提心去度化眾生,與佛陀思想倡導的積極出世、度化眾生的大愛思想大相徑庭,大家認為根本原因是什麼?


  • 如何看待敗類?即便是佛陀在世的時候,僧團里依然有敗德的僧人。中國僧團廣大,要找到個別反面例子,非常容易。就好像人類對少林寺的詆毀一樣,你可以參考下我這個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84475)。如果就此推出和尚和騙子已經緊密的聯繫起來了,好吧,如果不是我前面說的個別反例的話,那麼你一定是被各地旅遊局騙了。旅遊局,以及其他一些勢力搞了很多新寺院,不過,都是假的,被假和尚騙了把帳算在真和尚頭上,和尚們淚流滿面啊。
  • 清靜的僧人在哪裡?如果你肯親近善知識,肯去尋找善知識,我覺得你會發現清靜的僧人到處都是。事實上我接觸過很多年輕的法師,都是有志於探尋實踐傳播佛法的。
  • 愚夫愚婦的信仰?對於一般老頭老太,對於一般信眾信仰只為求保佑怎麼看?這個問題在阿含部就有,限於根器福報不能學習佛法的,佛陀就教以人天善道,積累資糧,以期某時得以學習佛法。所以,即便是愚夫愚婦,即便是大腹便便的老闆燒香以求佛菩薩保佑,類同做生意,但是,畢竟心理存了敬畏,知道要行善積德才是正道,這個,已經很好了。所以,這並不是什麼愚夫愚婦的信仰,也並不是什麼世俗化,而是人天善道,離佛法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不遠了。
  • 佛法有世俗不世俗的區別嗎?我不覺得。六祖說的好: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在最世俗的地方也可以由最精深的佛法,沒什麼奇怪的。所以從這一點看的話,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成立。在維摩吉所說經里已經確立過居士佛法的合理性,所以佛法佛教本身並不存在什麼世俗化的問題。不過,佛法的確會被庸俗化。比如說你今天有個嚴重的頭疼腦熱,突然就衝出一位大師來,告你說你這頭疼腦熱是你前幾年走路踩死了幾隻螞蟻的緣故云雲——諸如此類的把因果庸俗化、簡單化的舉動才是壞法的舉動。
  • 自渡和渡人。南北傳佛教從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自度和度人的差異。自度學習的重點是釋尊傳授的法門,渡人學習的重點是釋尊悲不入涅槃而返身施教人間的偉大精神。這二者並無高低之分,也別拔高自度也別貶低自度,否則(說句不好聽的)大天五事,事事說在點子上。注意我前面說的是二者學習的重點,何意?即是說自度並非不渡人,渡人並非不自度,唯次第有先後而已。


從自渡到渡人的轉變無疑是佛教的一大悲劇。

佛教漢化的開始,為了更好地傳播教義,當時部分佛教高能做出了愚蠢的決定——宣揚神通、顯化威能。雖然快速的侵佔了中原信仰,但是與此同時埋下根深的蠹蟲。(估計是為了迎合當時中國國情,唉)

人貴在有自渡之識之能。只是佛教東傳被篡改教義,高僧們塑造甚或坐上神壇,絕斷了人們自渡的意識,只得外求。這是如今佛法污穢最本質的原因。當然也有人性墮念的緣故,無法生出修行信心,而被誘惑。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社會發展沒有注重人性的發展,外物越多越雜,人心就越執迷,難以掙脫世俗束縛,不得出路而託身偽信。

我一直覺得,不能自渡而去渡人的,都是魔頭。


個人覺得是因為中國文化的「世俗化」。

現在可以隨便找個寺廟,問問拜佛的人為什麼會去拜佛,十有八九的答案都是「祈福」 「還願" "求平安"。

中國人本來就是很功利的民族,只有對自己好的事情才會做,而拜佛和拜佛的結果之間又可能有著種種的偶然聯繫,這就造成中國人在想要得到某種結果的時候,不是選擇求助社會關係,就是選擇求助」佛祖「,世俗地認為,佛祖是只要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好,會有一種利益交換,這就造成了存在著這種」祈福得平安「的市場。

有一個現成的市場,還有數量眾多的客戶,就培養出了很多」佛教從業人員「,這些人不能說是修行的人,僅僅只是把這門哲學當做混飯手段的人。而作為不明真相的群眾,我們認為進了寺廟,吃了齋,念了佛的」佛教從業人員「就能算是和尚,於是就會認為佛教、和尚都在墮落。


因為行政化。

知道現在少林寺是什麼級別的單位么。。。


佛教也是社會中的佛教,無法超脫於社會大環境,我們的社會不也是假大空風氣盛行嗎?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皈依巨乘佛教?
佛家學說的自我矛盾?
這樣學佛正確嗎?
大德!什麼情形是住於法者呢?
佛經中常常寫做了什麼事就會得到怎樣的功德,但又說如果為了回報去學佛就學歪了?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