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哄睡這事折磨的父母都是因為方法不對
沒有被哄睡這件事虐待過的父母,找不到吧,神馬?你告訴我有,那肯定不是親生的。
或者人家只是有意在你面前炫耀一下,
「哎呀,我們家的寶寶很乖的,還沒有出月子就能一覺睡到天亮了!」
「都是自己睡小床啊,晚上8點上床,拍一拍就睡著了!」
我擦,不可能吧,天使和乖孩子總是在別人家裡。
現實的情況是,
每次哄睡要一個小時,每次只睡半個小時,每兩個小時就要重複一次!
每五分鐘翻身一次,床頭滾到床尾,橫睡,倒睡,青蛙睡,投降睡,各種姿勢輪流來個十多遍,
我們身邊的都是小!惡!魔!
小象的睡眠也是一路以來時常困擾我的事情,看了很多文章,試過很多辦法,現在把幾個經典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也結合小象的情況,說說我自己的感受。
「Every baby is different and no one solution works for all kids.」(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沒有一種方法能適用到所有孩子身上)。
PS:寫句英文是為了裝逼顯示我文章有參考國外文獻,少了不行,多了不會!哈哈哈~~
哄睡沒有萬能的方法,不要求捷徑,慢慢摸索,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
第一種,全程陪睡法 (Co-Sleeping)
晚上與寶寶一起入眠,同一張床,寶寶幾點睡,大人就幾點睡,盡量尊重寶寶的作息規律,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儘可能多的補回睡眠。與很多現在流行的科學育兒方法相比,這種育兒的方法是不太被待見的,算不上是主流。但有一些研究表明全程陪睡法可以增加父母的責任感,減低壓力荷爾蒙,有助於長期的情緒健康。當然這也大大增加了你在半夜被踢醒的概率。
第二種 哭聲免疫法(Cry it Out)
讓寶寶盡情的哭,先是歇斯底里,慢慢到精疲力盡,最後慢慢入睡。CIO 最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94年由著名兒科醫生LutherEmmett Holt (1855 –1924) 提出於他的著作 The Care andFeeding of Children 《孩子的餵養照料》。美國兒科教授Marc Weissbluth(馬克·維斯布朗)博士在《嬰兒睡眠聖經》將這種方法做了優化,也提出了更多的關於睡眠訓練的方法。CIO的方法是歷史最悠久,但也是爭議最大的方法。對待寶寶的哭聲置之不理的父母需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每一分鐘對你來說都是煎熬。
對付小象,我也曾經嘗試過CIO,那是每次想到都想扇我自己幾個耳光的經歷。小象6個月大時,有天晚上到睡覺時間怎麼都不睡,於是我想到了這個殘忍的辦法來試試,我沒有走開,而是坐在旁邊看著小象躺在小床里哭,外婆進來看了好幾次,都被我給勸走了,大概有10分鐘的樣子,眼看著小象已經快要入睡,緊接著恐怖的一幕發生了,小象開始狂吐,入睡前喝下去的奶全部吐了滿床,我被嚇慘了,趕緊抱起他,愧疚、自責、懊悔,親媽怎麼能幹出這種事情來呢?換了衣服,小象被我抱在懷裡沉沉睡去,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敢嘗試過。
現在哭聲免疫法也成為一種廣義的方法,不能單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更不能等價於睡眠訓練,比較小的嬰兒,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能無視他的哭泣,適當的輔助嬰兒睡眠是父母必須要完成的功課。需要鄭重提醒父母的是,哭聲免疫法是針對特定的睡眠時段和問題來進行的,每個孩子都有入睡的能力,卻可能因為不當的養育方法形成睡眠依賴,無法獨立入睡,這時候就需要靠睡眠訓練來加以矯正。CIO決不是也不能成為一種育兒方法,不能成為與寶寶的互動方式。
嬰兒睡眠科普之 被神化、被妖魔化的「哭聲免疫法」@小土大橙子
第三種 抱起放下法
這種方法絕對是一件體力活,但是對小象在一歲以前是有用的。具體的步驟是:當孩子哭的時候,你走進她的房間,先試著用語言安慰他,輕輕的把放到小床上,這時如果他哭,你就抱起他,拍一拍,或者用語言安慰他,等他不哭了就立馬放下,通常在還沒有放到床上,他就會又開始哭泣,那就立馬再抱起,在抱的過程中,如果他有任何的掙扎、頭向後倒就馬上把他放下,反覆幾次,直到他困得不行了就會停止哭泣,慢慢睡著。
「抱起放下法」並不能預防寶寶哭,但的確可以給寶寶以安全感,暗示他無論怎樣媽媽都是和你在一起的,是在幫助你的。
我使用抱起放下法的時間沒有超過兩個月,是因為後來小象自己睡覺的時候已經不哭了,但是他一定要看到有大人陪在他身邊,坐在床邊也好,直到睡著才能離開。所以我自己總結抱起放下法可以作為一歲一下寶寶自己學習睡覺之前的一種過渡方法,爸媽們可以試試看,也是你做彎腰和臂力運動的好機會。
第四種 5S法
這個概念出自《卡普新生兒安撫法》,包括裹襁褓(swaddling)、讓寶寶側躺(side-on),發出「噓」聲(shushing),輕輕搖晃寶寶(swinging)和讓他吸吮奶嘴(suck)。關於這個方法問度娘可以看到完整的視頻。包括如何抱襁褓的具體步驟,在這裡就不過多的用文字描述,5S的原理是靠模擬子宮的環境產生「鎮靜反射」,減少嬰兒哭鬧和對環境的不適應。因此在媽媽肚子里已經適應的感覺如果在出生以後可以重溫,對寶寶來說是很享受的。
這裡特別想分享「噓聲法「和「搖晃法」。噓聲法對於4個月以內的寶寶是特別有效的。就是抱著寶寶,一直在他耳邊發出「噓~噓~」的聲音,但是如果你一直對著寶寶耳邊做這個動作,一天哄睡5、6次,每次噓上10多分鐘,那其實是很挑戰體力的事情,所以後來我想了一些變通的方法,比如用手機錄下我的聲音直接放給他聽。還有在手機上能找到一些大自然聲音的APP,海浪聲,雨聲,風聲對小象都是有作用的,甚至聲音越大效果越明顯。對於制止不睡覺的大哭也有奇效。5S法當中甚至介紹用頭髮吹風筒,那種「嗡嗡」的噪音可能非常類似寶寶在羊水裡聽到外界的聲音,很快就可以在不哭的情況下安睡了。這方法對小象也是立竿見影的,當然,前提是已經到了該睡覺的時間。
關於」搖晃法「有的父母擔心搖晃會把寶寶的腦子搖壞,其實輕晃問題不大,因為在羊水裡就是晃著過。搖晃打開了腦袋裡的「運動感測器」,讓嬰兒覺得舒適。放在鞦韆里,也是卡普醫生提到的一類搖晃,很多孩子在推車、汽車中容易睡、喜歡搖搖車部分原因也正是由於搖晃產生的舒適感。在我們老家流行用「背被」把寶寶背在後背上,這是老一代人傳下來的方法,至到現在在很多偏僻些的地方也很流行,寶寶背上以後,大人可以騰出手來做事,大人邊走,邊搖晃,寶寶什麼時候睡著的大人都不知道,有時候小象不睡,我媽也時常用這個辦法對付他,睡著了再把他輕輕放下來,真的是很有效果。不過這種方法比較適合6個月以上已經會坐的寶寶,而且不適用於夏季。
最後,還是那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育兒的文章要看,但是結合寶寶實際的情況,總結和實踐出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小象媽媽今天在這裡拋磚引玉,如果爸媽們對其中的方法感興趣需要深入了解,也可以私信我哦!O(∩_∩)O
參考文章:
《實用育兒程序法》第六章
被神化、被妖魔化的「哭聲免疫法」@小土大橙子http://www.guokr.com/post/567767/
推薦閱讀:
※10-12月齡寶寶睡眠問題解析
※到底孩子是跟爸媽分房睡?分床睡?一起睡?
※寶寶夜裡總是醒來好多次吃奶怎麼辦?
※頻繁夜醒為哪般?——那些年被誤會的 「嬰兒般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