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十年都沒捋順的思考

從亘古以來,我就是一個很喜歡化學的boy,雖然學的也不算非常好。我的數學和物理是非常渣的——兩樣關鍵學科很渣,註定了我沒辦法踏進理工科學術的大門。經過一番對思維的自我洞察和窺探之後,發現我是個「用畫面去記憶、思考」的人,區別於「用時間軸去記憶、思考」。具體來說,記憶事物,我是一幀一幀的圖畫,而非一串一串的數據流;而後者的思維模式,則適合數學、物理,這種要求高度集中精神、嚴密邏輯推理、煩人數字計算的學科。總體來說我是個思維不夠嚴密,但偶爾靈光一現的人,這可能很適合在一個混沌的反應環境當中去抓到一個關鍵;並非想說明自己是個思想者或者藝術家,只是想藉此說明,為何既然如此熱愛化學,但沒有更進一步,學個理科專業,在大學四年中把這個原理產生的思考捋順(因為自己的思維模式不支持嘛)。

勒夏特列原理的內容:「如果改變可逆反應的條件(如濃度、壓強、溫度等),化學平衡被破壞,並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本來是想舉個不恰當的、但是非常接近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原理,但是發現完全不可以去舉。為什麼呢?因為我臆想該原理是一個普遍真理,可消化分解為兩塊:

  • 一個環境達到平衡的時候,你做任何行為想去改變已有的平衡,那麼整個環境都會產生對於改變的阻力;

  • 關於你改變的行為,投入1份功去改變,產生了1份效果;投入2份功去改變,可能只達到1.4份效果。

原理說的量級是分子級,其實在質子、電子級,甚至量子級,這樣的情況就已經存在了,作為一個電子想逃離一個穩定的環境,比如一個原子結構,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們就不往小里說,我們往大里說。

  1. 一分錢一分貨,一塊錢兩分貨;

  2. 中庸;

  3. 內燃機的能量轉換效率只能無限接近40%;

  4. 我爸很介懷我留著大背頭;

  5. 喝第一瓶冰可口可樂感覺好爽,第二瓶就沒那麼爽;

  6. 改革任重道遠,阻力重重。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幾百個。很奇怪,為什麼一個分子級的化學原理,可以成為一個如此普遍的原理呢?

因為世間的一切,從大爆炸開始,都是在反覆的迭代迭代再迭代;

  • 從純粹的能量,變成電子質子;

  • 從電子質子,變成原子分子;

  • 從原子分子,變成無機物有機物;

  • 從無機物有機物,變成地球或者生命;

  • 從地球或者生命,變成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

  • 從生物,變成蟲魚鳥獸;

  • 從蟲魚鳥獸,變成人;

  • 從人,變成族群社會國家。

在整個迭代的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一直沒有變化,所以整個系統最基本的原理一直都在,持續性的影響著整個已知世界。

但是由於勒夏特列原理的存在,可以認為,越迭代,越不能穩定;越迭代,平衡越脆弱。所以世界上有:

  1. ISIS WWI WWII;

  2. 人類特有的某些癌症、精神病;

  3. 一日三餐模式(你需要固定的攝入能量物質,並且以一個非常低下的轉化率變成ATP,否則人類個體就會崩潰,比如說餓死);

  4. 禽流感;

  5. 不進食可以存活三年的海龜;

  6. 永遠都在長大的章魚;

  7. 可以無限複製的病毒;
  8. 被風化上萬年仍然存在的礦物;

  9. 碳的幾種同位素;

  10. 永遠不變的質子、電子。

可以看出,從1到10,是從不穩定到穩定的趨勢,也是做除法的過程。

想到這裡,後續引發的思考就很多了:

到底什麼是生命?是否只是一些物質的迭代?

是否最終一切都會湮滅?

我們如何消除這種複雜迭代帶來的不穩定(人類如何永生)?

所以其實十年多的思考,還是沒辦法捋順,反而得出了更多的問題。

P.S 經朋友提醒,我的某些觀點和子非魚(王東嶽)先生寫的《物演通論》有幾分類似,但政治觀點不同。

P.S.S 我為什麼老是在思想上擺出一副「老子就是牛逼」的態勢,因為我覺得我的思維確實比較牛逼啊,只是賺不到錢罷了。

推薦閱讀:

蛋白質二級結構及其分類的特點是什麼?
【元素家族——連載114】「放射性的香蕉」,你敢吃嗎?
Chem & Coding | 一題雙解:用Matlab和R解方程組
樂康膏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TAG:哲學 | 化學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