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常識讓人印象深刻?2
04-08
學校其實有很多常識是沒有教給我們的,換句話說,有很多常識光靠學校是學不來的。比如學校教過「因果律」,但學校沒教你「隨機性」,生活的多數事情其實就是按隨機性發生的。
1、沒有真值假設一個會議廳開會,那麼所謂室內人數,就沒有真值了。你要把哪些人算進去?原來在室內、現在在外面打電話或喝茶的人算不算?裡邊的工作人員算不算?講台上的人算不算?如果你改變計算的標準,就會得到不同的數字。......
然而,這一切真那麼有用嗎?以前,我也覺得這狗皮膏藥還可以。可事實上,用這種獎勵制度來刺激人,就像根攪屎棍子,只會弄巧成拙。原本純正的樂趣和自我滿足的行為,發給金錢獎勵或獎品,可說是過猶不及。在這種金錢赤裸裸的鼓搗下,一切變味兒了,甚至讓人有受挫之感。周圍有個家長的小孩,不知是啥原因,這娃娃每天晚餐之後都會自動去洗碗,好乖。他的媽媽對這個小孩的這個行為感到高興。一次,她為了表達感謝,小小土豪了一下,遞給小孩一張50元面值的紙幣。可是,小孩不曉得是受了什麼刺激,再也沒去洗過碗了。媽媽給小孩錢,改變了兩人的關係,也傷害了他的自尊。自尊很重要哦,你知不知道。他過去洗碗,僅僅是想享受為媽媽做點事的樂趣。
這個例子,讓我開始思考金錢買不來什麼?分數換不來什麼?排名帶不來什麼?績效真那麼有用嗎......身邊很多被學校分數排名廢了的學生,你給他們講學習的好處,膽子小的會麻木地聽一下,膽子大的,完全無視你的存在,可能在心中蔑視:你少瞎BB,我在這JB考試的學習上並沒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相反,一直被虐,被傷自尊,被劃分階級地位,學你妹呀!很多學校出來的好學生,打死也不會翻課外書,按理說不對呀,好學生肯定喜歡學習嘛。事實就是這樣,好學生只不過是當時屈服於外在動機罷了。我數學很爛,甚至痛恨這科。實際上,這科很好玩,應試數學才是害人的一個原因。心理學告訴我們,驅動人精神奔跑有兩大輪子,一個是內在動機,一個是外在動機。靠自尊去做事,驅動器是內在動機,比如自信;單純用金錢上之類的東西去推人做事,驅動器是外在動機,比如獎金、排名、分數之類的玩意。適當的外在動機刺激那完全是可以的,怕就就怕這些東西過火了,過了可能就有反作用。外在動機發展到極端,將會虐死內在動機。很多學生高三時會把課本撕完扔完。為啥?靠外在動機刺激的很難長久,只有內在刺激的才能持續。
4、變異就是生活推薦閱讀:
※腦力勞動的壓力從何而來?
※傳統徽菜——魚羊鮮
※如何在半年之內改變自己?
※我這樣到底算是淡定還是麻木?
※味啉是一種怎樣的調料?有什麼作用?【食材區分】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