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商業本質看「互聯網+」現象?

  現在「互聯網+」很火,火得讓很多人恐慌,特別是傳統行業,各種理論也是眼花繚亂,再加上一些江湖騙子招搖,讓很多人霧裡看花一樣。

  其實「互聯網+」,這些年很多企業也都在嘗試,現在只是給了它一個統一的名稱而已,比如淘寶、京東、支付寶、微信錢包、滴滴打車、自媒體等,現實中我們也一直都在觸碰著「互聯網+」的各種實踐,所以「互聯網+」並不神秘。

  如果從另外的角度去看,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都屬於商業的範疇,都離不開商業的本質,從這個角度去看,就會讓我們從容一些、理智一些。

  從市場的角度看「互聯網+」

  市場經濟的敵人是專制、壟斷、權力,崇尚的是公平、自由、法制。我女兒今年暑假從美國回來在北京打工,感嘆國內移動互聯網的開發運用比美國發達,生活太便利,特別對年輕人。

  為什麼互聯網可以在中國發達,而在美國、德國、日本卻不那麼發達?因為在中國權力壟斷了太多領域,遏制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而互聯網的出現剛好可以摧毀權力、摧毀壟斷,可以讓諸如計程車公司、銀行、報紙、電台等這些機構失去壟斷地位,釋放市場經濟中被壓抑的活力,重新配置被浪費的資源。

  包括以前的「渠道為王」,同樣面臨著互聯網帶來的衝擊。互聯網的出現確實做到了讓權力失效、讓金錢失色、讓壟斷失控、讓領導失策,讓市場回歸到真正的市場,讓消費者享受市場的公平和正義,免受壟斷和權力的壓榨。所以「互聯網+」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把市場的主動權讓給客戶。

  從商業的角度看「互聯網+」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交換必然帶來交易費用,減少交易費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努力的目標之一。

  互聯網的出現,讓信息更加通暢和透明,物流更加便捷,B2B、B2C、F2C、C2B、C2C、C2F、C2M等各種商務模式的出現都是在減少中間環節,去掉中間商,從而降低交易費用,讓利於消費者,讓商業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互聯網對於人類最大的價值就是打破時間和空間,所以如果你還是代理商或者是經銷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那真的就要小心了。

  從經營的角度看「互聯網+」

  德魯克說「企業的定義是創造客戶」,只要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特別是在你的領域或細分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無論你會不會、用不用互聯網,都會有客戶找到你,有互聯網公司去為你服務,只不過有了互聯網可以讓客戶更方便的知道你,僅此而已。

  比如2015年春節,中國人去日本買了50億元的馬桶蓋,他們沒有用互聯網,生意卻好到火;還有LV包,雖然買起來不方便,照樣有成千上萬中國女人漂洋過海去買;還有褚橙,也因為品質好,才有本來生活網主動去找他們,看起來好像是本來生活網成就了褚橙,其實是褚橙成就了本來生活網。

  另一方面,創造客戶的最好方式就是要讓客戶價值驅動,滿足客戶需要,以銷定產、以需定產,從以前的經營產品,到現在的經營人的情感,更加強調個性,尊重客戶;以前是大眾流行,現在是小眾個性。

  所以就出現了C2B、C2C、C2F、C2M等模式,歸根到底就是把主動權交給客戶,讓客戶真正成為上帝,比如紅領的工業4.0、榮昌的e袋洗等。所以未來會出現一批小而美、小而專、小而精的企業。

  從管理的角度看「互聯網+」

  美國經濟學家科斯指出,企業本質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企業與市場是兩種可以互相替代的資源配置方式。也就是說企業存在的價值要優於以市場方式存在,如果企業內部生產的東西比買別人的貴,那麼移動互聯網就會一步步消解企業存在的既有價值,所以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企業內部管理的衝擊,才是最為可怕的,它讓人和人之間沒有距離,組織和組織之間沒有邊界,它會使傳統企業的根基逐步消融。

  美國著名學者錢德勒說「戰略從屬於時代,組織從屬於戰略。」,所以時代變了,組織模式也要跟著變。稻盛和夫說,經營的本質是創造高收益,是價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既然這樣,企業為節約成本,就要儘可能在企業內部市場化,取消內部層級設置,去掉中層,建立內部市場化的組織、扁平化組織,甚至是平台化的組織,從而成為無邊界、無領導、無層級、無中心的「四無」組織。

  如稻盛和夫推崇的阿米巴經營、海爾的自組織、韓都衣舍的小組制,包括

BAT打造的巨大的平台組織,還有現在興起的創業孵化器等為別人做嫁衣的平台組織,都是圍繞戰略所做的組織變革,所以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互聯網+」就是要使管理簡單化和容易被堅持。

  從人性的角度看「互聯網+」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人最好的境界就是充分尊重人性。無論是對員工還是客戶,尊重人性就是讓「人人做主」。現在的職場主力「80後」「90後」,他們一出生就是爺,讓他們像「60後」「70後」去做企業的螺絲釘,幾乎是不可能的。互聯網推崇的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人們稱之為互聯網精神,其實質是普世價值在互聯網上的體現,這就是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喜歡互聯網的根本原因。

  張瑞敏說:「互聯網時代的組織應該是一個完全能夠有能力吸引最優秀的人過來的地方,這才叫自組織。」內部市場化、小組制就是這樣的自組織,尊重人性,讓人人都是領導、人人都是中心,自主經營、自由組合、自我淘汰,把管理的主動權讓給員工,從而大大提高組織的靈活性和競爭力。

  對客戶來說,O2O的模式,就是讓客戶充分體驗再去購買,同時也給客戶帶來方便和快樂,目的也無非是真正的尊重客戶。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要讓人回歸到人,讓產品有人格,一切因人而聚,一切因人而止

  互聯網的出現只不過讓商業回歸到了商業,讓商業更像商業,市場更像市場,客戶更像客戶,員工更像員工,人更像人。

  所謂的「互聯網+」和傳統企業轉型,也無非是上述幾個層面的一部分或幾部分。「互聯網+」絕對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可以全盤照搬模仿的,別人的成功模式也未必適合你,跟風一定會失敗,因為企業內部的條件是有千絲萬縷的差別的。

  面對「互聯網+」的大潮,還是要秉承著商業的本質,根據自身的條件,找准自己的細分市場,才不至於被潮水吞噬。比如有人發現私家車資源是一種浪費,於是產生了打車軟體;SOHO中國要與Uber合作,是因為SOHO中國看到了自身存量資源的浪費,要提高存量資源的利用率以解決環境資源的約束。



互聯網+ 跟隨國際潮流,政府提出的引領性口號,表示一個方向,一種理念。具體怎麼實現就需要看各個企業的自身因素,理解水平,現在還看不出效果。


互聯網+經濟聽起來不錯,閱讀具體內容也很美好宏大,各種講座,坐談會上大家長篇累牘的解讀互聯網+的大勢所趨,彷彿只有互聯網+才是發展的唯一趨勢,它能就救水深火熱的各行各業,還有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製造2025,虛擬化,物聯網都是一個個神乎其神的魔力技術。好像掌握了這些你就可以在現在的所有建設中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我就是從事大型製造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我感覺互聯網+等這些技術概念都沒有很好的落地,就現在的企業理念,管理水平,都是吃瓜群眾的水準,吹得響噹噹,一點不實幹。即使想實幹,也是阻力重重,根本沒有具體下手的地方,公司日積月累養的各種運作習慣,慣性思維方式固化。改不了,都缺少馬雲的開拓創新精神。所以很難在找到第二個馬雲,只有一群想做馬雲的。


一些企業似乎都有網站,郵箱,微信微博也是能省就省,信息化人才被邊緣化。有的企業老闆就是個土豹子,個人感覺辦事情,想起什麼干點什麼。腦子裡根本沒有宏觀的商業洞察力。每天就是醉醉洶洶,迷迷糊糊,抓抓生產,管管財務。


互聯網+國家上下各種宣傳推進,圖書報刊也是形式多樣,展示互聯網+給經濟生活能帶來鋪天蓋地的變化。一般人理解互聯網就是上網看新聞聊天股票購物遊戲等,滿足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互聯網+上很多東西就針對企業也要適合網路信息化時代,企業也可以依賴互聯網經營賺錢。互聯網+,生產,經營,管理,採購銷售,等等想+什都可以,多麼龐大的體系,多麼先進的思想。


就如阿里淘寶,海爾,任何企業都可以這樣網上採購訂單銷售,整條產業線。可惜我從事傳統紡絲行業,還根本沒有嘗試過網上銷售,主要依靠傳統銷售人員跑路聯絡。領導不推使勁根本沒有人管。


如果互聯網都沒有很好的利用,談何互聯網+。公司信息化就三個人,還兼職多工種,電工,維修,打雜隨時隨地被指配去幫忙。每每看到互聯網+的神話,和現實的情況讓人哭笑不得。在這個吹牛逼不納稅的時代,任何事情都能演變成一個神奇,讓人苦澀的悲情。互聯網+也是一個中國夢,每天都囈語其中,畫餅充饑,不吃飽不罷休。


互聯網+,及信息化,智能製造已經隨著科技進步,網路化發展進入高速發展模式,傳統企業也想隨著「雲移大物智」虛擬化等方方面面不斷滲透,找到自己的好的出路,需要人才,資源等支撐。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節能減排降耗環保的新形勢下求生存找發展。面對陳舊信息化我感慨萬千,如何的利用互聯網+為企業的商業模式快速發展保駕護航,本人經歷企業信息化工作實踐,學習互聯網+理論知識,願意繼續逐步探索互聯網+與信息化系統,面對各種技術經驗和現實情況的撞擊,只要大家一起不斷的探討交流,摸索前進,不言退縮就有奇蹟。

互聯網+,通過+MES、ERP系統、PDM/工藝管理(CAPP)系統、數控機床聯網(DNC)/機床監控與數據採集(MDC)系統的集成,實現從設計/工藝、管理和製造,供銷存等多層次數據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讓整個系統順利串聯起來,才能真正發揮理想的效果。


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戰略性升級正是服務於企業轉型升、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只要我們發揚持之以恆、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互聯網+透過商業本質具體運作,讓它落地生根發芽,別成空中樓閣,虛無縹緲,德國的工業4.0,中國的智能製造2025,美國佬提出互聯網+,都是時代的優良產物,好好把握,認真學習。為我所有,為己所用,不做時代的棄兒。


長篇大論一直不是我的強項!

我來說說什麼是互聯網+

其實就是信息資源整合

淘寶沒有商品,滴滴沒有車,美團沒有店·····

確實他們都沒有產生商品,但是把信息資源整合了

現在互聯網紅利已經到末尾了;互聯網+的概念也炒不了多久了


因為該整合的都已經有人在做了


互聯網最後的尾巴應該就是:美團,滴滴,今日頭條


多看多學吧



牛逼哄哄的大百度研發

如何透過商業本質看「互聯網+」現象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商業 | 互聯網行業 | 創業 | 商業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