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中的心機boy,老饕們的鼻祖——蘇東坡來給你講個段子

話說,在重文輕武的大宋朝,文藝范大網紅段子手兼流量小生蘇東坡,其實是一個內心極度渴望成為廚子的吃貨,最好的證明就是以下7點,有圖有文有真相:

01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自欺欺人的典型

自欺

《誦經帖》中記載東坡食肉誦經,

或云:『不可誦。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坡云:『慚愧,闍黎會得!

這意思就是蘇大吃貨吃了肉以後誦經,被發現後

欺人

《東坡志林》

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竟無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為不義而文之以美名者,與此何異哉!

翻譯過來就是

02 生病也不能阻擋我吃肉的嘴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余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子瞻患赤眼,《東坡志林》

03 為了吃肉,「精分」也不在乎

左手求脫俗,右手燜豬肉

我的大腦告訴我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然餓,我的嘴告訴我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好了傷疤忘了痛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時,因烏台詩案入獄,幾乎死掉。入獄對蘇軾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親身經歷如「待宰之雞」一般的驚恐和痛苦,在監獄裡寄給弟弟的詩:「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九死一生被貶謫黃州後,好朋友陳慥(季常)到路上迎接他,陳家盛情接待,殺雞宰鴨,令蘇軾感到為口腹之慾而殺戮生命,非常殘忍。第二年再拜訪陳家,一見面就先聲明,千萬別為了他殺生,並每年作詩一首寄贈。

甚至有人送他螃蟹蛤蜊,也拿來投入江中。他雖然明白,蛤蜊在江中,沒有再活的可能,但總是心存僥倖。而且即使活不了,也比放在鍋子里好。「非有所求覬,但以親經患難,不異雞鴨之在庖廚,不復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類,受無量怖苦耳。」

然而也是在黃州期間發表了著名的《食豬肉》,也就是被大家奉為經典的東坡肉。

我能悄悄的說,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嗎?

04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初嘗荔枝並成詩是在紹聖二年(1095),其時剛被宋哲宗貶至惠州不久就做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中有一句, 「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他認為荔枝濃郁的味道和厚實的口感在水果中無可比擬,只有蛤蜊以及河豚肉才可以媲美。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虯珠」吃的時候也很講究,不僅要配上新釀的桂花酒,還要用潔白的盤子裝盛才可以凸顯荔枝的紅。

第二年,又做了《食荔枝》二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二首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大吃貨表示如果天天能吃荔枝吃到爆,那讓他一直留在嶺南地區也毫無壓力。

05 為吃河豚,「也值一死」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僧人畫家惠崇所繪的鴨戲圖《春江晚景》所寫的題畫詩。

後來一不小心,這首詩還上了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你說一般人吃魚就吃魚吧,能吃到蘇東坡這個等級的,有幾個?

惠崇所繪的鴨戲圖《春江晚景》

蘇軾死後宋人孫奕《示兒編》(成書於1205年)卷十七《西施乳舌》曾記載:

「東坡居常州,頗嗜河豚。而里中士大夫家有妙於烹是魚者,招東坡享之。婦子傾室闖於屏間,冀一語品題。東坡下箸大嚼,寂如喑者。窺者失望相顧,東坡忽下箸云:『也值一死。』於是合舍大悅。」

這是說大家偷偷地在屏風後面等著大嚼河豚肉的蘇東坡說句話,他終於從悶頭大吃中說了那麼一句「死了也值得」,皆大歡喜。

06 噓,兒砸,別讓他們知道我在海南吃牡蠣

唐宋時期讓北方人普遍畏懼前往的,不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而是更加南方的嶺南。

《隋書·地理志下》強調:

「自嶺已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厲,人尤夭折。」

南宋李燾編撰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11寫道:

「……五嶺,炎瘴之地,人所憚行……」

也就是說那裡又熱又濕,桑拿天,是個人都不願意到那裡去的。

更何況當地當時的儋州土著居民,不耕種土地,而以賣香為生,蘇軾在《書柳子厚牛賦後》中寫道

「病不飲葯,但殺牛以禱,富者至殺十數牛……地產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無脫者」

當時的鄉民生病都不吃藥,而是靠殺牛來祈禱,希望並能痊癒,有些富人為了去病可以殺十幾頭牛……賣掉的香都用來換牛,換來的牛都被屠殺祭鬼。為此,蘇軾專門在柳宗元(柳子厚)寫的《牛賦》後提拔,寫成《書柳子厚牛賦後》並寄給瓊州僧道贇,希望他勸鄉民放棄這一惡俗。

所以蘇軾被貶謫海南島的時候,當地人都是以山芋為主食,沒有肉吃是正常的,有詩為證:「芋魁倘可飽,無肉亦奚傷」。

不得已,遷就當地習俗,盡吃一些野味如熏鼠、蝙蝠、蜜唧、蝦蟆等等,(後來有人考證說熏鼠就是果子狸,而蜜唧就是剛出生娘胎的小白鼠),終於破案了,原來,SARS的源頭就是你啊,口味之重超越了南北邊際,衝擊了舊時的審美感受,從此詩作更上一層樓。《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一詩中寫道:

「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

不得不說吃蝙蝠吃蛤蟆,就算一個吃貨如蘇軾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由於當地人將芋頭當主食,父子倆還用芋頭自創了一道美食,名曰「玉糝羹」。並以詩記之:「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糝」其實就是煮熟的米粒,所以這極有可能是用芋頭和米熬制的稠粥,這讓我想起了西方的米布丁。

除了那些野味,他更因禍得福,吃到牡蠣,驚訝其美味,乃告訴小兒子蘇過:「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就是說「兒砸,別告訴別人,你老爹我在海南還有牡蠣吃啊!」

蘇東坡佚文中有一篇《食蠔》,雖有部分殘缺,仍可一窺他對待牡蠣的方式:

海蠻獻蠔,剖之,得數升,肉與漿入水,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熱,正爾啖嚼,又益煮者。海國食蟹螺八足魚,豈有獻。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吃貨如蘇東坡,很早就知道用酒中和牡蠣的腥味,你確定比他高明?

07 每天早晨來兩碗豬肉!你管不著!

不會寫詩的書法家不是個好廚子!

初了會吃,肯吃,敢吃,蘇大詩人其實內心深處極度渴望成為一個廚子,勵志開一家」新東坡」的廚藝學校,他教學生的正經食譜有東坡肉,東坡羹,東坡酒……請注意,外面打著他旗號的食譜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蒸豬頭,東坡羊肉什麼都是好事者牽強附會,特此版權聲明。

先來說說著名的東坡肉:

出自《食豬肉》,是1080年被貶黃州後開發的料理。

黃州好豬肉,賤價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先洗鐺,

少著水,柴頭罨煙煙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它,

火侯足時它自美,

每日早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敲黑板,敲黑板!小火,少水,慢燉是關鍵!

我每早來兩碗,你管不著!

東坡羹

出自《東坡羹頌(並引)》

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瓷碗,下菜湯中。人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飯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須生菜氣出盡乃覆之。羹每沸湧。遇油輒下,又為碗所壓,故終不得上。不爾,羹上薄飯,則氣不得達而飯不熟矣。飯熟羹亦爛可食。若無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與粳米半為糝。余如煮菜法。應純道人將適廬山,求其法以遺山中好事者。以頌問之:

甘甘嘗從極處回,鹹酸未必是鹽梅。問師此個天真味,根上來麼塵上來?

蔓菁又叫蕪菁,即俗稱大頭菜,是很普通的家常蔬菜;蘆菔即蘿蔔;菘就是白菜。這兩道菜搭配在一起,不溫不涼,加強了化濕健脾的作用;若像蘇東坡那樣,加了作料和香油作菜羹,味道鮮美適口,相信是老少咸宜的湯品。

關於釀酒,關於酒量,關於酒駕

說到蘇大吃貨自釀的酒,有文字可稽者是「羅浮春」、「萬家春」、「真一酒」、「蜜酒」、「桂酒」、「天門冬酒」和「中山松醪」,前三種是黃酒,後四種屬於保健酒。

然而蘇大吃貨釀酒屬於玩票性質,畢竟他不是專業釀酒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死後,經常有人向蘇過、蘇邁討他們父親的釀酒法,尤其是蘇東坡信中常提到的柑酒,蘇過大笑說:家父喜歡實驗,他只試過一兩次,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據說大夥喝了他在黃州所釀的「密酒」,常常拉肚子。幸虧蘇東坡只釀過一兩次,還沒有朋友被他毒死。不過,他厲害的並非釀酒技術,而是他釀酒、品酒的話語。

至於蘇東坡自己的酒量如何,可從他的《飲酒說》窺見一斑。「予雖飲酒不多,然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也就是說,他光有酒膽,卻酒量不大,他在《題子明詩後》說:「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蕉葉,一種淺底酒杯,容量有限。

什麼?酒駕?你的酒駕那是真的酒駕,人家蘇大才子的酒駕就出了著名的《赤壁賦》前後啊!

有文有圖有真相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

圖中那臉朝著我們的就是蘇大吃貨:"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最後說一句,之所以說蘇大吃貨是老饕的鼻祖......是因為蘇東坡可能是中國飲食文化史上第一位自詡為「老饕」的人。饕餮之徒,本來不是什麼好話,貶意十足,恐怕是被蘇東坡翻了牌子才改邪歸正也不一定。

有詩為證,蘇東坡《老饕賦》云: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P.S. 由蘇軾在海南的經歷可以看出果子狸啊,小老鼠啊之類的的野味是宋朝當地的人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吃的東西,所以說啊,沒事別去學人家吃什麼亂七八糟的野味,這並沒有好處啊~


推薦閱讀:

古人如何看時間?
古人 下雨時 穿什麼鞋?
古人從來不理髮嗎?
「刻部稿」是什麼意思?
古人逛街內急怎麼辦?

TAG:蘇軾 | 美食 | 古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