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44) 資本主義的發展

商品經濟

在中世紀,歐洲大多數國家都建立於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之上,生產力相當落後,絕大部分勞動者都只能勉強維持生存。在滿足勞動者自身的生存需求後,可用於社會交換的產品相當有限。因此,雖然市場交易這種方式早已存在,但就社會整體而言,財富分配不是依靠市場,而是在君主(包括地方貴族)的集權下實行調配。因此,農業國家的組織形態普遍採取封建君主制,通過集權統治來克服傳統農業固有的生產規模小、社會化協作程度低等痼疾,使用行政手段協調國內的社會資源,並對有限的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而在國際舞台上,君主們通過戰爭或者聯姻來爭奪利益,勞動者沒有政治權利,只能被動服從君主的意志。

另一方面,歐洲自古以來還存在另一種經濟體系,即商業經濟。中世紀歐洲的商業中心是義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都是典型的商人國度。這些城市幾乎沒有農業,通過貿易和手工業創造財富,往往是由工商業者選舉的議會和執政官來管理社會事務。但總體而言,此時的工業技術落後,手工業者的產出有限,因此商業經濟只能維持個別地區的繁榮,在整個歐洲所佔比重很低。

中世紀後期,英國盛產的優質羊毛出口到歐洲大陸,在佛羅倫薩等城市進行紡織。英法百年戰爭之後,英國積極發展本土的羊毛紡織業,而大航海時代也為它開闢了廣闊的海外市場。貴族地主紛紛圈佔農民的耕地改為養羊,同時投資紡織場。亨利八世時期,英國已經出現了數千人的大型紡織場,羊毛紡織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進步、北美小麥的輸入都降低了社會對農業勞動力的需求。失地農民流入城市,促進城市工業發展,同時也帶來社會不安定因素。英國王室(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前期)採取反圈地政策以維護舊的社會秩序,而貴族們已開始向資產階級轉變,支持新的生產方式,反對國王肆意徵稅。貴族們需要更多政治權利來保護自身利益,取代僵化的君主集權制度。1642年,英王查理一世與代表貴族的議會爆發內戰,此後經過幾次政權更迭,議會終於通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取代王室,成為國家的掌權人。然而,此時英國經濟實力與歐陸強國相比還沒有多大優勢。

國內政治動蕩的同時,英國在海外打開了印度的大門。印度的棉布價格低廉,輕柔艷麗,很快大規模進入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給英國毛紡工業帶來巨大衝擊。在競爭壓力下,英國本土被迫也建立了棉紡工業,並且不斷研究改進生產技術, 導致終於了工業革命(1733~1785年)的爆發。得益於機械化技術和煤炭能源,英國棉紡工業效率突飛猛進,徹底打敗了印度紡織業(印度從棉布出口國變為進口國)。不僅如此,整個英國工業都學習先進技術,生產力實現飛躍,社會財富大量增加,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經濟體系——商品經濟。英國成為全世界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理論

隨著商品經濟的興起,經濟理論也隨之產生。時至今日,經濟理論已經取代了君主意志和宗教信仰,成為指導西方國家運作的思想基礎。然而,這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在英國進入資本主義之初,議會的主導觀念是重商主義,即一國內部的產出是有限的,國家富強必須依賴於從外部汲取財富。在這一觀念下,英國的國家戰略發展為帝國主義,其特點是大規模掠奪殖民地,並且通過關稅政策為本國謀求貿易順差。這種統治方式與殖民地人民利益產生了巨大的衝突,尤其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北美殖民地,率先打響了反抗殖民統治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三權分立」的現代資本主義強國,也標誌著英國帝國主義戰略的首次重大失敗。

1776年(美國獨立的同年),蘇格蘭的亞當·斯密(1723~1790年)發表了《國富論》,這被視為現代經濟學的起點。亞當·斯密認識到,商品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關係形成的,市場會自動調節商品價格,從而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即「看不見的手」。因此,他認為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才能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反對政府干預。亞當·斯密的思想在學界造成巨大影響,在其基礎上,各種經濟理論蓬勃而興。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進一步發展了亞當·斯密的思想,把自由市場的意義從國內貿易推廣到國際貿易(「比較優勢貿易理論」),使古典經濟學系統性地建立起來。

亞當·斯密解釋了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但在市場價格之外,商品是否存在客觀固有的價值屬性?圍繞這一問題產生了不同觀點。亞當·斯密提出商品價值可以由消耗的穀物或勞動衡量,大衛·李嘉圖將其發展成勞動價值理論,即商品價值由耗費的人類勞動形成。在此基礎上,卡爾·馬克思(1818~1883年)進而提出了剩餘價值觀點,即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與勞動的價格(工資)之差形成剩餘價值,被資本家剝削了。然而,1870年前後有另一批經濟學家提出了與之不同的邊際效用理論,認為商品只存在主觀價值而不存在客觀價值,而且主觀價值是隨邊際效應而變化的。時至今日,邊際效用理論成為現代經濟學的主流觀點,但勞動價值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二者的分歧已經超出了學術範疇,產生了極為深遠的社會影響。

馬克思主義

在人類歷史上,常有哲人對理想社會進行構想。古希臘的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就提出了實行公有制的理想城邦,亞里士多德則不贊成此觀點。在此後兩千年的人類歷史中,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公有制構想並不受人重視,而工業革命爆發、新的經濟理論產生,使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理想的社會形態。一些人(包括亞當·斯密)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限制政府權力,依靠 「看不見的手」來優化社會資源,即自由主義;另一些人則主張由強有力的社會集體或政府來管控經濟並分配財富,即社會主義。——準確來說,社會主義包括諸多流派,觀點不盡相同,而在其各種流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出身於德國猶太人家庭,其父改信基督教,而他本人則是無神論者。馬克思早年擔任報刊記者,1845年被德國驅逐出境,1848年在布魯塞爾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並發表了《共產黨宣言》,然後又被比利時、法國政府驅逐,1849年移居英國倫敦,此後一邊繼續政治活動(他於1864~1876年間領導「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一邊撰寫《資本論》。《資本論》第一卷在他生前於1867年付梓,第二、三卷則是在他去世後由友人恩格斯根據其筆記編纂出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馬克思在英國生活的30多年裡花了大量時間在大英博物館查閱資料,他從未親身前往一家英國工廠實地考察。

馬克思既是無神論者,也同時持有歷史決定論觀點,認為歷史的發展道路是可以根據客觀規律預測的。在這一前提下,他力圖建立一個極其龐大的思想體系,融合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諸多領域,以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然而在其思想中,我們不難發現猶太教「末世論」的影子:在猶太教義中,世界末日會爆發善惡決戰,救世主將會出現,而上帝將永久地消滅邪惡,人類從此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新世界……這一教義在基督教、伊斯蘭教也是核心的基本理念。馬克思則提出,資本是世間最大的邪惡,剝削關係會導致資本主義無法解決的根本矛盾,因此基於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並最終實現基於公有制的共產主義。而為了實現這一願景,他主張無產階級就是自身的救世主,全世界無產階級應當團結起來,以武力奪取政治權力,從而建立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的思想具有強大的鼓舞力量,在未來數十年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改變了全球諸多國家的發展軌跡。(如果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種信仰的話,世界主流信仰中只有兩種是呼籲信徒以暴力打敗敵人取得權力的——另一種是伊斯蘭教。)

就其個人性格特徵而言,馬克思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不如說是詩人或者演說家,其著作富於情感和意象,而缺乏可證實的科學依據。與其說他是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結論,不如說他是先驗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再收羅各種證據支持其主張。然而,他的經濟學說基礎是勞動價值理論,已經被現代經濟學拋棄。同時,他也未能理解市場會優化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以及科技創新將會打破原有的壟斷格局(「創造性破壞」)。因此,他預言無產階級將會陷於赤貧、資本主義無法克服內在矛盾而將迅速滅亡,而事實與之相反——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中,市場環境和勞動者權益都得到改善。

社會體制

英國在全球最先進入商品經濟,它也率先建立起現代化的法律和政治體制。最早的專利法、版權法都在英國誕生。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英國成立法人實體的唯一途徑是獲取皇家特許狀(英國東印度公司便以此種方式成立),這使民間經濟的開展受到極大制約。1844年英國頒布《股份公司法》並在1856年加以完善,使得「股份有限公司」這種新型經濟實體得到法律保護,極大地激發了市場經濟的活力。1870年英國頒布《初等教育法》,建立義務教育制度,基本消除了童工現象。與此同時,國家的權力中心也以和平方式發生轉移:在1831年以前,世襲貴族組成的上議院權力高於民選代表組成的下議院,而《1832年改革法令》增強了下議院的力量,使上議院逐漸削弱;《1911年議會法令》正式剝奪了上議院反對下議院提案的實質性權力,下議院成為英國的權力主導。在一戰之前,英國就已基本建立了現代社會制度。(美國則在1886年5月1日大罷工之後率先實現八小時工作制,1890年頒布《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壟斷。)

在馬克思生活的年代,英國國內的經濟與政治體制有了巨大的改變,但其對外的指導思想仍然是重商主義,而這時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國家還處於君主制向議會民主制轉型的過程中。(1918年之前,德國、俄國都在君主治下;法國於1789年大革命推翻王室,但1814~1848年、1852~1870年又分別處于波旁王朝和拿破崙三世治下。)帝國主義,而不是亞當·斯密倡導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仍然是歐洲列強的對外行事原則。因此,當列強都在帝國主義思維下爭奪殖民地時,彼此之間產生了激烈衝突,這成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直到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貴族特權階層在歐洲各國徹底消亡,威爾遜「十四點原則」所代表的平等、自由理念取代了帝國主義,成為國家之間交往的基本原則。信息技術發展使得市場愈加高效透明,而社會的民主與公正也隨之得到改善。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欣欣向榮,成為世界主流的發展方向。

革命黨派

馬克思生前致力於發動國際工人聯合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但從未取得成功。然而,他的思想理論在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轉型的大潮中獲得了相當的支持,尤其是其「人間天國」式的願景,對革命者有極強的吸引力。這一時期的歐洲各國都有革命黨派產生,而馬克思提出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暴力奪權的思想,被部分激進革命黨人當作指導綱領。然而,在資本主義發達、議會體制相對成熟的英美等國,馬克思主義黨派並未取得成功,而越是商品經濟落後、封建皇權強大的國家,馬克思主義越受歡迎,尤其是皇權意識最強的俄國。

拿破崙戰爭時期,俄國沙皇仍擁有強大的統治力,然而隨著英法等國先後步入工業社會,俄國經濟變得落後貧窮,民眾亦受到西方進步思想的影響,對沙皇專制不滿。一些進步人士開始組織政治黨派,並受到沙皇政府的打壓。1883年,一群俄國知識分子在瑞士日內瓦創立勞動解放社,這是俄國首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在1898年改組成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然而,由於馬克思並未對無產階級政黨如何運作給出具體意見,社會民主工黨在1903年其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就發生了分裂。以列寧(1870~1924年)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意為「多數派」,但實際上當時是少數)主張建立集權體制,以少數「職業革命家」為核心,黨員具有嚴密的組織並服從核心的領導,即「民主集中制」。而另一派別孟什維克(意為「少數派」)認為,應建立寬鬆的組織形式,反對集權制度。兩派逐漸演變成勢同水火的仇敵。而在政治理論上,列寧與馬克思最大的差異在於:馬克思主張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這一願景雖然美好,卻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列寧則提出,一國可以率先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並獲得成功,並且身體力行地投身革命事業,力求在俄國進行實踐。

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經濟陷入困境,多地爆發罷工和示威活動。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同意成立國家杜馬(即國會),同時強行鎮壓武裝起義。布爾什維克於12月在莫斯科起義(列寧當時在國外)也遭受失敗。1906年4月,俄羅斯杜馬開始運作,隨後開始土地改革,這使得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局勢暫時好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推薦閱讀: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有什麼多種因素?
資本主義如何產生?
關於地雷陣討論的一些感想
擬像、擬真與內爆的布爾喬亞世界——鮑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研究
我們對待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

TAG:世界歷史 | 資本主義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