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房子最值得買?看完一目了然!
先說句題外話。
經過多年發展,今天自媒體已是成熟產業,隨著各家媒體開放平台對原創保護力度的加強, 明目張胆的抄襲少了,拐彎抹角的洗稿多了。
力哥寫的理財文章,大多教科書里沒有,網上也找不到,其他寫手想模仿也模仿不出來。
所以我的很多經典文章都會收到不少轉載申請,一般都會通過,但也有些自媒體,直接洗稿,把「力哥」的相關痕迹全部抹掉,標題改下就變自己的了,這種行為極不尊重原創作者,本質就是偷竊。
比如力哥之前發的原創文章《這樣買房子,能省十萬塊?》,開頭是這樣的。
在有些號里就變成了這樣。
希望大家今後隨手幫力哥一個忙,如果看到力哥的原創文章遭抄襲或洗稿,請在後台截圖告訴力哥,或直接點擊文末的「投訴」按鈕,選擇「違反聲明原創」或「未經授權的文章內容」,謝謝。
以下是正文。
力哥常說,理財是門邊緣交叉學科,表面上看銅臭無比,但真要持續賺錢,賺到的錢還能一輩子安穩守住,最後這些錢還要成功轉化為你幸福生活的基石,而不是掉入慾海,難以自拔,一輩子成為金錢奴隸……背後,需要掌握許多知識,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法律、哲學、物理、化學、生物……
理財入門不難,但要成為大師,卻很難。
在房產投資的問題上,地理知識特別重要。
過去力哥從地理角度寫房產投資價值,往往圍繞一地展開。比如北京、上海、廣深、杭州、南京、成渝、武漢、鄭州、長沙、海南、雄安新區、寧波/舟山、佛山、中山、南通。
今天,力哥準備從全球視角來談下買房話題。
請問:我們為什麼要買房?
本質上是為了有個安全的地方能待著。
這樣夏天不怕曬,冬天不怕凍,下雨不怕淋,更不會遭到野獸襲擊或鄰人偷竊。
但如果僅僅有個地方遮風擋雨,那地球表面有超過1億平方公里土地能蓋房子,很多城市房價沒理由漲那麼高。
不差土地,更不差房子,差的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土地,那就屈指可數了。
最理想的居所,應同時滿足三條標準。
一、氣候上,適宜人類居住。
溫度上,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最好四季如春,穿襯衫正合適。
濕度上,降水充沛,不幹旱,但又不會連綿陰雨,潮得讓人難受。
二、地質地貌上,適宜人類居住。
地質上,遠離火山地震帶,也遠離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等次生災害高發區。
地貌上,最好是平原,還是廣袤大平原的中心,便於農業生產,也便於工業開發,更便於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三、海陸關係上,適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
所以最好沿海,有深水港,方便對外交流,如果是大江大海的交匯口就更好了,方便船隻溯江而上,開拓廣闊腹地。
當然,雖然沿海,但最好沒有颱風/颶風、龍捲風、寒潮等氣候災害侵襲。
地球上有沒有同時滿足以上所有要求的神仙美地呢?
不存在的。
世間無完美之人,也無完美之地。不管哪裡,多少都有缺陷。
退而求其次,矮子里拔高個,相對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是哪些呢?
先看氣候,終年溫度太高或太低,體感難受,人也容易折壽,人類文明最早都起源於北溫帶地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熱帶、亞寒帶和寒帶的幾種氣候類型都PASS。
(這張地圖,翻拍自力哥的高中地理圖冊,1996年版)
(有圖有真相)
但絕大部分亞熱帶和溫帶氣候類型,冬天冷,夏天熱,也不是最舒服。
區別是地中海(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如羅馬,西邊對著海),雨熱不同期,相對夏天干、冬天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如上海,東邊對著海),相對夏天濕、冬天干。但沿海地區,無論冬夏都滿濕的。
而溫帶季風氣候(如北京,東邊對著海),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冬天更冷更幹些,夏天有時也很熱。
溫帶海洋性氣候(如倫敦,西邊對著海),終年受西風帶影響,全年降水比較平均,但一樣冬冷夏熱。
真要四季如春,體感怡人,得找「低緯高原盆地」的特殊地貌。
維度低意味著整體氣溫偏高,但因為海拔高,溫度又能降下來。海拔越高,氣溫受緯度影響越小,高到西藏那水平,就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拉薩比上海緯度更低,但空氣太稀薄,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所以海拔1000-2000米的亞熱帶或熱帶高原,往往夏天沒那麼熱,是避暑勝地,冬天也不冷。
如果是高原中的小盆地,夏天南邊的山能擋住熱氣,冬天北邊的山能擋住寒風,更適合人類居住。
比如「春城」昆明,還有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都是高原上的盆地城市。
(昆明)
而像馬來西亞吉隆坡邊上金馬倫高原的雲頂度假村,泰國清邁邊上的素貼山蒲屏皇宮,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素貼山雙龍寺)
但這些地方往往遠離海岸,山路崎嶇,所以度假可以,但很難發展出世界級中心城市。如果想在昆明或其他雲南度假區買房,和在海南買房的考量視角差不多。
如果把平原,沿海這些同樣剛需的因素考慮進去,再結合氣候因素,全世界相對適合人類居住的就這麼幾個地區。
地中海氣候:南法沿海平原(馬賽)、義大利波河平原(威尼斯)、尼羅河三角洲平原(開羅)、加州沿海平原(洛杉磯)、智利北部沿海平原(聖地亞哥)、南非西南沿海平原(開普敦)、澳洲西南沿海平原(珀斯、阿德萊德)。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長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珠江三角洲平原(廣州)、關東平原(東京)、漢江平原(首爾)、密西西部河三角洲平原(新奧爾良)、拉普拉塔三角洲平原(布宜諾斯艾利斯)、澳洲東南沿海平原(悉尼、墨爾本)。
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天津、青島)。
溫帶海洋性氣候:泰晤士河平原(倫敦)、萊茵河平原(阿姆斯特丹)、加拿大西海岸平原(溫哥華)。
你說怎麼沒有世界第一大都會——紐約?
紐約雖然靠海,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緯度和瀋陽一樣,但冬天比瀋陽濕多了,積雪厚得嚇死人,非把人凍成狗不可,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紐約能成為世界第一大都會,是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
而美國立國不在西海岸陽光加州,在東海岸十三個殖民地。
其中,南方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更適宜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相對滯後,北方就逐漸成為美國工業中心,後來才會因為經濟結構不同而在廢奴問題上爭執不下,引發南北分裂,溫帶大陸性氣候各州加入北方陣營,亞熱帶濕潤氣候各州加入南方陣營。
為什麼離華盛頓那麼近的弗吉尼亞也加入南方陣營?因為這裡正好是美國地理南北分界線,弗吉尼亞還能種茶葉啥的,華盛頓就只能養牛了。
而隔壁同緯度的西弗吉尼亞州加入北方陣營,就是因為隔了條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弗吉尼亞的農業條件就不如弗吉尼亞。
而北方沿海港口中,紐約相對巴爾的摩和波士頓的港口條件更好,費城條件也不錯,兩強爭著做首都,但19世紀中葉,伊利運河貫通,把五大湖和哈德遜河連了起來,而通過五大湖,又和美國中部廣袤的密西西比平原打通,使得美國的東海岸和南海岸在內地形成完整的物流閉環。
哈德遜河的河口,在紐約。
得天獨厚,無可取代的地理環境,使得100年後,紐約成了世界第一大都會,而費城還只能算美國大城市。
所以紐約買房投資可以有,但永久移居就不是首選了。
紐約最大的魅力在於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遠超倫敦、東京、香港,更別說北上廣深了。
古代,像巴黎、羅馬、莫斯科、西安、北京、德里、巴格達等帝國中心,就應該建在內陸,方便統攝帝國各境,但到近代,中心就必然轉移到沿海地區,方便對外貿易。
古代,河流對文明發展無比重要;到了近現代,河流依然重要,但海洋更重要。
正所謂「人流錢流逐水流」。
所以俄羅斯首都從莫斯科遷到彼得堡,日本首都從京都遷到江戶(東京)。
但彼得堡太冷,東京則無大河。
加上有大河支撐廣袤腹地這條標準,只剩下長江口的上海;密西西部河口的新奧爾良;拉普拉塔河口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蒙得維的亞。
次一級的是尼羅河口的開羅、亞歷山大;墨累河口的阿德萊德;珠江口廣州、深圳、香港。
所以從自然地理角度看,中國最值得買的房子,只能是上海。
那北京已超越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怎麼解釋?
所以買房不僅要考慮自然地理上的宜居性,還要考慮人文地理。
也就是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因素。
北京和莫斯科一樣,內陸城市,卻是政治中心,在中國這種特殊政體下,就會集中海量資本,成為鶴立雞群、獨領風騷的財富高地,吸引各種人才匯聚於此。
上面說的這幾個河口都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氣候、地質地貌和水陸關係都非常棒,但自然環境只是先天條件,後天還得靠人去開發。
可惜阿根廷人,結合了西班牙和義大利這兩大南歐逗比民族的性格,所以雖然這地方美得不得了,姑娘美得不得了,牛肉也美得不得了,但經濟就比較那個了。從投資角度看,並非買房首選。
而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奧爾良,同樣魅力無窮,旅遊可以,但你作為亞裔,常住的話就會遇到一個很頭痛的問題。
種族歧視。
新奧爾良曾是美國南方蓄奴州的大本營,黑人比例全美最高。
另外路易斯安娜的颶風也不是蓋的,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重創新奧爾良,很多居民選擇搬家走人。
過去10年,新奧爾良是繼底特律之後,美國第二個市區人口出現大規模下降的大城市。
再看看上面圓圈圈出來的佛羅里達半島,相當於咱們的海南;邁阿密相當於三亞。
但那裡的種族歧視,你懂的。
所以這種地方真不適合買房。
至於開羅,穆斯林國家,政治也不穩定,真敢去買?
這麼一合計,就剩澳洲的阿德萊德了。
(阿德萊德)
移民國家,不排外,存量人口不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大,但每年增量人口不少,再加上又是發達國家,政治穩定、治安良好,經濟繁榮,教育發達,環境優美,的確是適合置業的地方。
如果退一步,熱帶氣候的大河河口城市也考慮。
就會增加曼谷(湄南河)、胡志明市(湄公河)和河內(紅河)這三座城市。
所以這些年,中國人喜歡去東南亞買房,也不是沒道理的。
再退一步,不要求大江大河和廣袤腹地,單純考慮氣候好,平原,人文地理環境也不錯,那又會增加幾個選擇。
一是澳洲的悉尼、墨爾本,澳洲最大的兩座城市。
當然,過去10多年,這兩座城市的房價已經被中國人和印度人聯手炒到很高了,累計漲幅,不比國內一些小城市低。
無論是土著還是新移民,越來越多人對悉尼和墨爾本的房價望而生畏,兩者之間的花園城市堪培拉,這兩年似乎引起了越來越多尋找價值窪地的購房者興趣。
相比而言,另一個中國人最喜歡移民的國家——加拿大,就沒那麼幸運了。
因為加拿大太冷。
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利爾等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逼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不是最適宜人類居住。
整個加拿大,只有西南角和美國西雅圖共享的溫哥華大灣區的氣候比較適合居住。
背靠巍峨的落基山脈,面對北太平洋暖流。冬天有點小冷,畢竟緯度比哈爾濱還靠北,但夏天就非常舒服了。
背靠雪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嗯,很有詩意。
這和俄羅斯度假勝地索契有點像。
索契東北側緊靠巍峨的高加索山脈,冬天能擋住來自西伯利亞的刺骨寒風,鎖住西南側來自黑海的暖濕氣流,所以索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天下海游泳,冬天上山滑雪。普京說,這個好~
聽說這兩年很多中國人跑貝加爾湖買房,引起當地人抗議,不知道去索契買房的多不多呢……
如果戰鬥民族不是那麼排外的話,冬暖夏涼的索契,其實比三亞適合度假養老。
(索契)
咳,說回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極度稀缺,導致溫哥華房價也是連年大漲,人神共憤,溫哥華市中心和上海外環或北京五環比,差不多了……
這兩年當地政府也學中國樓市調控,限貸、限購、出房產稅,據說去年溫哥華成交量暴跌,但由於擠出效應,溫哥華周邊的其他BC省小城鎮,去年房價大幅攀升。
和崑山之於上海一個道理、燕郊之於北京一個道理。
溫哥華南邊的加州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地震頻發、沒大河、沒腹地,往內陸走一點就是沙漠,但加州可能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地中海氣候區。
進一步看,南加州的洛杉磯比北加州的舊金山更舒服,但因為大灣區有矽谷,這裡是人類科技最前沿,也聚集了大量財富,所以南北加州其實都可以買。
最後總結下。
房子歸根到底是用來住的,所以買房第一要考慮的還是自然地理環境,必須適合人類居住。
比如這兩年迪拜買房也炒的很熱,但我不是很看好,因為這裡是熱帶沙漠氣候,本質上不適合人類居住。
迪拜神話是完全靠石油資源和國際資本合力堆積出來的。
當地阿拉伯土著世代游牧,騎著駱駝在沙漠里到處搭帳篷,這種基因,和我們中國人濃重的鄉土情結截然相反,所以迪拜房價,都是國際資本炒作起來的。前些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迪拜房價崩過一回,現在迪拜的租金回報率不低,但我依然持保留態度。
其次,要考慮人文地理環境,必須對新移民友好,包容,政治穩定,治安良好,經濟繁榮。
像阿聯酋,不管統治者有多開明,終究是世襲制的伊斯蘭國家。
從這個角度看,歐洲置業,就很難說是最佳選擇。
相比歐洲,日本沒有穆斯林問題,雖然高度老年化導致經濟活力不足,加上三天兩頭颱風地震,但畢竟已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社會結構,東京的小戶型公寓,還是可以考慮作為海外置業中的保守型配置。
而穩健型配置,則是澳洲幾個大城市,加州幾個大城市,加上溫哥華。
你說悉尼、溫哥華房價有泡沫嗎?
很難說沒有。
泡沫會破嗎?
很難說不會。
但破了以後,房價還會重新起來嗎?
很難說不會。
因為底層的地理邏輯決定了,全世界的有錢人,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其實最優選擇就那麼幾個。
要不你只能寄希望於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划了……
而激進型配置,則是曼谷、胡志明市、河內這些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
記住,中心城市化是全球性的不可逆的潮流,不僅適用於中國,也適用於全球,所以買房就要買中心,別去鳥不拉稀,一天到晚見不著幾個人的地方買。
比如泰國買房就應該盯著曼谷市中心,最好就是素坤逸和是隆,買不起就沿地鐵線買素坤逸外區,別去清邁買房,更別去更小的城市買。
曼谷地圖
曼谷現有軌交
曼谷規劃軌交網路
就像力哥之前說的,海南買房,就買海口,別買三亞。哪怕沒有五指山屏障的瓊東北地區,冬天受北方南下強冷空氣影響,不如瓊南暖和,也在所不惜。
理解了這套買房的底層邏輯,你回過頭看國內的房子,也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廈門房價那麼貴?青島房價那麼貴?甚至地處東北的大連房價也有支撐?
(廈門)
因為都是區域內相對最宜居的城市。
再比如為啥成都的房子可以買?
背靠雪山,面朝平原,水網密布,民風閑適,GDP規模在省內具有毫無爭議的絕對優勢地位(省會佔全省GDP比例最高的兩個省就是四川和湖北),你把比較區域縮小到中國西部,就會發現,成都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沒有真正能構成威脅的競品。
現在,你知道哪裡的房子最值得買了吧。
今天這篇文章,不點贊、不轉發,真心對不起力哥啊~
推薦閱讀:
※大膽:這一次,我竟想觸碰國家葯管規則
※從跨界創新到「全國人大代表」,九芝堂董事長李振國的32年張弛之道
※戰略上要鼓勵貪婪,戰術上要杜絕貪婪
※這位78歲老人,憑什麼把品牌做到全球第三?
※金三銀四,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TAG: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