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片風靡全球,為什麼中國的戰爭片只有華人捧場?
繼《血戰鋼鋸嶺》之後,又一部美國戰爭片在中國內地掀起了觀影熱潮。9月1日,諾蘭新片《敦刻爾克》開畫當日便以6270萬的成績取代《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登頂日票房冠軍,創下諾蘭作品內地最高開畫紀錄。而此前諾蘭內地票房最好的作品是2014年的《星際穿越》,該片首日票房3340萬。
不只中國內地,《敦刻爾克》上映後,在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都拿下了票房冠軍,尤其是在北美,上映後不久便被封為年度神作,爛番茄新鮮度 98%,imdb評分 9.8,Metacritic 上的媒體評分也高達94分。目前,《敦刻爾克》全球的總票房已經超過了8億美金。
人們在驚嘆於《敦刻爾克》的全球吸金能力的同時,似乎也會不由得聯想起同為戰爭題材的《戰狼2》,這個躋身全球票房57名,在內地創下56億票房神話的中國式戰爭片。不過,與《敦刻爾克》不同的是,《戰狼2》99%的票房都來自於本土,即便在北美上映,票房也很不樂觀,並且真正捧場的也大都是華人。
而《敦刻爾克》講述的是英國人、歐洲人所了解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對中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而言都是相對陌生的歷史。按照常理,這樣的片子無論從情懷還是文化親近感來說,都不足以風靡全球。可事實卻並非如此,《敦刻爾克》還是火了,而且所到之處票房都十分驚艷。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不得不對美國人拍戰爭片的本領肅然起敬。試想一下,在當今世界,能把戰爭片拍得如此不同凡響,出神入化的,除了美國,恐怕也沒誰了!那麼,美國的戰爭片究竟有何魔力能在全球範圍內實力圈粉?它的成功之道對中國又有怎樣的啟迪呢?
《敦刻爾克》:沒有英雄,只求與戰爭中的人感同身受
《敦刻爾克》講述了二戰時期,大約40萬英軍從法國敦刻爾克撤退的故事,這是一個被詮釋解讀過許多次的歷史事件,覆蓋了一二三流的電影和圖書。英國人、歐洲人了解「敦刻爾克大撤退」就像我們了解長征和四渡赤水一樣,張口就能背出背景原因和歷史意義。諾蘭也說,他是聽著敦刻爾克的故事長大的。
不過,就算你不了解這段歷史也不會影響觀影效果,因為《敦刻爾克》里,並沒有出現丘吉爾、希特勒,也沒有出現幾個德軍,多數看完電影的觀眾甚至無法正確說出影片主角的名字。這是一部「反英雄」的戰爭片,講述的不是成功,而是慘烈的撤退和有意義的失敗。諾蘭死死抓住的是人類對於戰爭的真實感受,那份包圍了陸地、天空和海洋的恐慌。
諾蘭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沒有重複以往《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經典戰爭片的套路,而是拓展了戰爭片的呈現維度,豐富了表現手法。影片甚少正面對抗,也難見血腥殺戮,連德軍形象都只有寥寥數個鏡頭,一閃而過。然而,死神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降臨,拯救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降臨,人們被不可預知的命運之神緊緊攫住,茫然無助。
可以說,影片的敘事視角卑微到塵埃里,鏡頭呈現的不是好萊塢類型片那種平面化的完美英雄,而是主人公無處不在的無力感,渺小和脆弱。有人戲稱,男主角是如此「喪」,以至於他的「有效台詞」不超過10句話。不過,瀰漫全片的心跳聲和時鐘滴答聲,卻使這種從一名普通士兵出發的個人視角被強化到了極致。它使觀眾產生強烈的代入感,感受著士兵的脈搏心跳,揪心於時間的分秒流逝,沉浸於巨大的恐懼、茫然、絕望和渴望之中。在殘酷的戰場上,個人——無論他的肉體還是精神,其脆弱性都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敦刻爾克》用「反英雄」「高體驗」的方式展現戰爭,坐在巨大的熒幕下,被如心跳如耳鳴的配樂包圍,演員的緊張、悲壯、感動、恐懼都成為觀眾的主觀體驗,不依靠個體想像,身處其中體會虛幻的真實,這些都是電影獨有的表達方式。
毫無疑問,《敦刻爾克》這種大費筆墨的渲染背後,有著堅硬的價值觀內核——反戰。總之,影片不著一詞,就把對於和平的捍衛、對於家園祖國的守護刻畫得入木三分,為士兵之所以能夠超越個體的本能和脆弱,勇於承擔戰爭的殘酷性找到了理由和依據,也給觀者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空間。
美國何以將戰爭片拍得如此「出神入化」?
戰爭一直是電影的重要題材,百度搜索一下「戰爭片」,結果顯示4879部,其實遠不止這個數字。
戰爭片,亦稱「軍事片」,以戰爭史上重大軍事行動為題材的影片,有通過戰爭事件、戰役經過和戰鬥場面的描寫,刻畫人物性格,樹立英雄形象;也有通過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描寫,形象地闡釋某一重大軍事行動、軍事思想和軍事原則;還有反映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心靈創傷的。
從1898年美國第一部戰爭片《扯下西班牙國旗》到經典的《亂世佳人》《斯巴達300勇士》,再到《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單》《血戰鋼鋸嶺》……戰爭片貫穿著整個電影史,也是世界各國不可或缺的電影題材。而從影響力和商業色彩的角度考慮,則以美國好萊塢的戰爭片最具代表性。
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好萊塢製作了許多關於二戰和越戰的電影。「9·11」之後,還有一系列反恐戰爭片的出現。作為好萊塢票房法寶之一的戰爭片,其受到市場青睞並非師出無名。一方面,戰爭片中既有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標榜美國參戰的正義形象,也反思了戰爭帶給平民和士兵的傷害和影響。另一方面,戰爭片中的暴力場面和快節奏的剪輯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具備了巨大的票房號召力。
梳理美國近百年來的戰爭片史會發現,幾乎涉及了所有美國對外派兵的戰爭,包括第一、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以及不對稱戰爭等。而作為人類史上至今為止規模最大、最血腥的一場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著永遠說不完的話題。作為二戰絕對意義上的人生贏家——美國在這上面絕對是最不遺餘力的,這些年美國拍攝的關於二戰時期的戰爭片多達上百部,其中又以《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巴頓將軍》《狂怒》《太平洋戰爭》《風語者》《遙遠的橋》等最具代表性。
那麼,諸多經典的戰爭片背後,反映的是美國戰爭題材電影怎樣一種魅力呢?
1.美式英雄人物的塑造,宣揚人道主義
美國戰爭電影塑造了大量戰爭狀態下有血有肉、逼真鮮活的美式英雄,極具煽情效果。一方面他們是信念堅定的錚錚鐵漢,為了自由與尊嚴,正義與榮譽,英勇頑強,具有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另一方面他們又兒女情長,影片中時常穿插溫馨情節,展示動人的愛情、親情和深厚的戰友情。
此外,英雄人物還頗有思想深度,他們質問戰爭意義,反思戰爭對人性的殘害,顯示戰爭英雄並不淺薄和盲目。甚至表現他們對被侵略國家人民都抱有同情,不惜與自己戰友對壘,甚至犧牲生命。如《生於七月四日》主人公為救越南農婦和嬰兒,誤殺同伴;《拆彈部隊》的James在還差兩分鐘就要爆炸時執意解救身綁炸彈的伊拉克人質。其他諸如給敵方的嫌疑人喝水,為死亡的反美分子傷心,與被入侵國平民客氣交流等細節強化了美軍友好溫情的形象。
美國戰爭片正是通過 「英雄主義」與「人性」結合的方式塑造美國英雄,樹立美國國家形象。反之,則對反美人士極端醜化,超越人們所能忍受的下限,以此表現他們不但是美軍敵人,更是人類公敵,從而凸顯美軍英雄人物的正義性。
2.別有用心的情節設置,凸顯民族氣節
編製精彩的故事情節,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構建緊張抓人的懸念,再加上有表現力的細節,是美國戰爭電影風靡世界,吸引大批觀眾的法寶。但是,在單邊主義和霸權作風影響下,美國戰爭電影情節安排常常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和導向性,並逐漸背離事實。
《黑鷹計劃》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曾經說過:「拍攝戰爭片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複述歷史,它將毫不含糊地說明,美國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孤立主義國家。」 這也在情節設計與安排上,美國戰爭片必然指向美化美國軍隊,宣傳美國所發動戰爭的正義性及其人道主義立場,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黑鷹計劃》等影片無一例外地凸顯了這一點。
其中,《拯救大兵瑞恩》可謂是美帝價值觀的完美詮釋。影片用長達25分鐘浴血奮戰的宏大場景襯托「八人救一人」的微不足道的任務,以展現超越生命的勇氣和精神,探討戰爭與和平價值等手段,宣揚美國軍隊的道德崇高性,為美國政府和軍隊塗脂抹粉。不過,美國戰爭片最強大的一點,在於粉飾手法有意但不刻意,可謂「潤物細無聲」,觀眾不但不反感反而還很吃這一套。
3.多樣的攝影風格與技巧,彰顯匠心精神
美國戰爭電影拍攝的戰爭場面有的炫目而奇異,有的宏大而殘酷,有的真實而激烈。根據題材和反映的主題,導演會選擇不一樣的拍攝風格。
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主要運用了運動攝影,色彩和曝光控制等技術手段,以紀錄片式的拍攝風格,從特定角度引領用觀眾觀看戰爭,使觀眾自覺不自覺地接受美國意識形態。而在鏡頭表現上,導演斯皮爾伯格和攝影師卡明斯基使用攝影機45度頁子板,使畫面呈現有目的的跳動之感,強化了人和物的運動衝擊力。他們還發明一種「振蕩器」,製造各種震動效果,用以模擬戰場上的主觀視覺感受。採用大量跟蹤拍攝的手法,近距離跟拍,長短結合,特寫,斜拉,場景之間長距離快速轉移等手段綜合使用,甚至鏡頭上會飛濺上血滴,像戰地記者就在實地拍攝,逼真的畫面對觀眾不斷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使觀眾如身在其境。
再看最近熱映的《敦刻爾克》,作為一個老派的技術控,諾蘭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了全片75%的戲份,他甚至把IMAX攝影機安放在一架真的噴火式戰鬥機的駕駛座艙和機翼的位置,讓攝影師和演員一同漂浮在水中進行拍攝。而為了讓電影充滿現實感,讓觀眾少點疏離感,諾蘭採用了真的海軍驅逐艦,而非電腦CG來打造海戰的場景。他還把用硬紙板裁剪出的士兵和軍用車輛放置在鏡頭的遠背景中,以此來營造出大批軍隊的效果。而為了保證畫面質量,這部影片還非常良心地沒有製成3D。
4.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支持,齊力輸出主流價值觀
美國戰爭電影不僅是商業與藝術行為的結合體,那些耗費巨資的大製作還得擁有美國政府和軍隊的支持。美軍公共關係部門成立了專做好萊塢公關的機構,並制定了整套電影援助程序,試圖通過啟動電影援助審查程序來影響好萊塢。他們長期運用電影載體進行文化滲透和宣傳,以此達到鼓舞鬥志、美化國家和軍隊,傳播美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目的。
此前,著力將美軍維和部隊作戰榮譽化、神聖化的《黑鷹計劃》就得到了美軍黑鷹直升機和陸軍突擊隊員配合拍攝。而1986年全美票房冠軍、久映不衰的《壯志凌雲》更是美軍電影公關典範。這部影片中飛行員在機艙中專業的對白,由軍方技術顧問親自改寫,影片中有一個半小時表現的是飛行員駕駛當時國際一流水準的戰鬥機米格、F-14的空中雄姿。美國海軍還在上映期間進行熱烈的徵兵宣傳與行動,形成極大影響。
此外,美軍公關部門還加盟英雄主義戰爭片宣傳,為發行大造聲勢。美軍公關曾邀請小布希在陣亡將士紀念日親自主持《珍珠港》首映禮,地點選擇在海軍「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上。事實證明,美國政府和軍方的宣傳效果是相當顯著的。近些年來,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戰爭英雄主義傾向明顯抬頭,這方面的戰爭電影備受關注。
綜上所述,20世紀以來,美國參與或發動的多次戰爭成為其戰爭片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在美國實施全球文化戰略的過程中,美國戰爭電影或宣揚國家意識、塑造美國英雄,或在人道主義立場上反思戰爭帶來的生活毀滅、人性被摧殘,表現了現代人文精神,許多影片在藝術和思想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在表現國家意識與人文精神中,美國戰爭電影深深地打上了美國國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烙印,充滿著美國人對現實的片面思考。美國戰爭電影在更大的範圍中,正在接受著全世界觀眾的評判,當觀眾穿透種種高超的藝術手段深究其本質,就會感到美國戰爭電影仍然缺乏直面帝國主義實質的勇氣,使反思戰爭與人性的力度減弱,因而也就缺乏更加動人心魄、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唯票房論」讓中國戰爭片漸行漸遠
美國在戰爭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就,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那麼,這些年來,國人在欣賞好萊塢戰爭大片帶來的心靈震撼和視覺衝擊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中國也可以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戰爭大片呢?
其實,今年大火的《戰狼2》就是一次對好萊塢戰爭大片的探索和實踐,甚至被稱之為一部用好萊塢敘事手法講述中國愛國主義故事的影片。不可否認,取得56億票房的《戰狼2》是成功的,但是這樣的成功是13億中華兒女給的。難道中國的電影就該僅僅滿足於自產自銷嗎?相信任何一個有抱負的電影人,都不希望如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中國戰爭片征戰國際市場之前,首先要對眼下國產戰爭題材片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戰爭片裹足不前,只能自產自銷呢?
說得不好聽一點兒,如今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日益繁榮,利欲熏心和唯利是圖滋生了行業的許多病態和問題。投資者和創作者忘記了電影的藝術性和哲理性,一味的追求票房和成績,短期的敷衍能快速的使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也就更別談電影的表達了。而戰爭題材本就是市場冷門地帶,再加上某些政策的雪上加霜,也就更加被忽視了。另外,腦殘弱智的抗日神劇的出現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就邊緣的戰爭題材電影的創作,這個鍋他們也得背一點。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並不健康,從單部影片來說,大部分投資被明星的片酬佔據,留給劇本和製作的費用比例過少;從整個行業來說,都在追求短期的個體利益,不注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比如,編劇和劇本才是一部優秀作品的根本,但整個行業對編劇和劇本的重視不夠,導致優秀的劇本很少,優秀的編劇也越來越少,導致這些年翻拍作品越來越多。
事實上,一個行業要長期、健康的發展,必須要全面發展,光靠明星是不夠的,遲早都會成為票房毒藥,中國足球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戰爭電影往往注重事件的還原,卻常常缺少核心價值觀的輸出,這其實是致命的。一部好的作品如果沒有靈魂,它就沒有生命,是很難打動觀眾的。所以中國最賣座的都是喜劇片,圖個開心。
客觀來說,中國不是沒有優秀的戰爭電影 ,早些年拍攝的《血戰台兒庄》、《戰爭子午線》、《紫日》、《紅河谷》、《集結號》、《金陵十三釵》都是不錯的電影。而最近幾年,中國的戰爭電影越來越少,根本上是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要知道,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所需的成本是很大的,不僅需要大量群眾演員,更需要一流的軍事指導與一流的團隊,這還不算,假如為了影片的知名度,還需要邀請一線的演員,那麼再加上天價的片酬,除此之外,還要算上宣傳的費用,這也就意味著一部用心製作的戰爭電影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豪賭,再加上廣電的審查問題以及很可能出現的鏡頭刪減,戰爭電影的風險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中國的導演們不願意拍戰爭電影也是情理之中。
中國的戰爭片發展空間巨大,關鍵看怎麼拍?
雖然中國的戰爭片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還頭頂著巨大的市場壓力,但是不得不承認,有過8年抗戰歷史的中國,是不缺戰爭題材的故事、人物、話題的。換句話來說,中國的戰爭片其實發展空間很大,關鍵問題在於怎麼拍才能既能討好國內觀眾,又能讓國外觀眾買賬了!
那麼,中國的戰爭片,究竟該怎麼拍才能兼顧海內外觀眾,在國際市場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呢?
1.少一些算計,多一些誠意
資本趨利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創作者不應該摒棄了初心、忘記了態度。拍一部好的戰爭片對於電影人來說,不僅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責任。所以,中國的電影人不能一味地被資本挾制,而應該潛心創作,用中國匠人的精神去打磨每一部作品。
諾蘭拍攝《敦刻爾克》的時候,為了重現二戰軍裝風格,劇組不惜自己織羊毛,製作制服,並把布料的毛邊剔除,以滿足影片的調性;而為了呈現保證畫面質感,導演堅持使用膠片攝像機拍攝了75%的戲份……這些都是導演最求完美的匠心精神,也是創作的誠意所在。
而有誠意的作品註定會更容易被眷顧。作為國產戰爭片中少有的成功者,《戰狼2》的成功絕非偶然,這背後與創作人員的不計得失,大膽創新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是分不開的。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中國不是拍不出好的戰爭電影,關鍵在於願不願意拍的態度問題!
2.少一些模仿,多宣揚民族價值觀
美國戰爭題材電影均傾向於從人性層面來思考戰爭,一方面表現了人性的複雜,另一方面也歌頌了人性的崇高,這種對個體價值的尊重,正是長期以來美國電影所體現的美國價值。美國通過戰爭片,塑造了一個個英勇頑強的美國英雄,也樹立了美國偉大的國家形象。
對中國而言,國外先進的理念和製作經驗值得學習,但不能照搬照抄,畢竟不一樣的國度,不一樣的歷史文化背景,所傳遞的價值觀是有偏差的。比如美國提倡個人英雄主義,但中國一直提倡的是「團結就是力量」的集體主義精神。如何在這些影片中賦予小人物於鮮活的個性和靈魂,來宣傳中國的主流價值觀是每一個電影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3.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匠心獨運
近現代的戰爭劇只要一出來,就必定要定下一個愛國主義、民族覺醒、人民自強不息、黨的偉大領導等等的基調。一直以來,我們的歷史存在著很多禁區,就是非禁區也必然要遵循某種統一的基調,如此一來,讓大多數近現代戰爭片的面目都有些雷同。
比如,在中國的抗日神作中,為了體現英雄們的高大和英勇,就必然在炮火橫飛、槍林彈雨中「閑庭信步」,兩眼噴射著復仇的怒火,端著歪把子或者捷克式站在高處或者越出戰壕瘋狂掃射敵群。當然如果他是主角,他肯定不會死,如果他是配角,他必定會死,而且接下來的情節就必定是戰友們呼喊著為「老班長」或者「老排長」報仇的口號對敵發起衝鋒,敵人也必定望風而靡、抱頭鼠竄。
這種戰爭劇里的人物,不管用的是什麼槍,都是不必裝填子彈、換彈夾的;而且不論是面對重炮轟擊還是面對飛機轟炸,只要挖個多半米深的戰壕就必定安然無恙了,或者乾脆戰壕都不用了,平地壘幾個沙袋也行,說到底,這都是套路。而國產戰爭片要有突破就必須走出這些套路,另闢蹊徑,多一些匠心獨運,多一些創新精神和獨立思想。
4.少一些管制,多一些鼓勵和扶持
可以看到,美國的戰爭片常常伴隨著其特有的暴力美學。不過,這些血腥殺戮,充斥著詐屍、焚身、肉搏等暴力場面,在缺少完善的電影分級制度的中國市場,顯然是無法通過廣電總局的「安檢」的。
但是,為了營造真實而震撼的戰爭環境,一些血腥場面卻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刻意地迴避,自然會挫傷影片的藝術表現力。此外,為了迎合官方的審查,不少影片常常無視戰爭的真實性和殘酷性,而是一味地將著力點放在了謳歌為民族作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們身上,錯誤地將抗戰片的意義定位成宣教作用。這都導致了中國國產片的裹足不前。
所以,從這一點考慮,中國的審查機制能否適當地放寬一些,給創作者多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呢?畢竟,帶著枷鎖跳舞是件很尷尬的事。與此同時,國內也可以借鑒美國官方對於戰爭片的做法,從創作劇本,到拍攝再到宣發都給予一定的關注和扶持。如果從上到下都去營造一種重視戰爭片的氛圍,相信會有更多的資本和電影人去致力於戰爭片的開發創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愈發開放的環境下定能孕育出更多高質量的電影,因為我們不缺故事題材、不缺資金技術,也不缺創作人才,唯獨缺的是誠意。
最後,一部能打破國界,走向世界的優秀戰爭片,首當其衝的是要做到不修飾暴力,不醜化敵人,不美化戰爭,不宣揚仇恨。因此,中國的戰爭片要成功「出海」,首先要學會用國際化的語言來講中國故事!而那些通過矮化其他國家,換來的民族自豪感註定只適合關起門來在「家」看!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黃梅梅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推薦閱讀:
※美國大片極盜車神的電影評價有哪些?
※你心中哪部電影作品能代表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la la land
※還有哪些類似《恐怖游輪》的電影?
※有哪些優質的病毒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