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聰明、清醒、獨立,就不會遭遇家暴男了嗎?
幾周前,一則離婚聲明突然上了熱搜。劉洲成的妻子林苗@MIUVIKI發微博稱自己在與劉洲成婚姻存續期間,先後遭受過6次家庭暴力,甚至一度導致小產。而且,劉還多次慫恿她向父母借款1500萬來購車購房,否則以離婚相逼。
本來是不溫不火的歌手,卻一下子身兼軟飯男和家暴男兩個稱號,真是多年不曾修來的人氣在一天內就賺到了。大部分都在批鬥家暴男:
一副離全民封殺不遠的節奏,大家最喜歡就是看到家暴男無路可走。
但是大家還記得一年前的傑克船長Johnny Depp家暴的新聞嗎?下面的畫風可是完全不同呢~
各種為強叔開脫,個個說得彷彿自己和強叔朝夕相處,熟知他的為人,拿過影帝也可以成為家暴的理由,砸酒店甚至成為這個人脾氣好的代言。甚至拿他的前女友和女兒的背書說「憑啥就打你?」請問你們都是丁璇老師的學生嗎?
甚至對被家暴的女生進行蕩婦羞辱(slut shaming):
加勒比海盜5已經上映,相比起之前浩浩蕩蕩地為王寶強捐票房,圍堵馬蓉的人民群眾們,這次演員的私德彷彿對票房沒有半毛錢負面影響。不禁讓人想問:為什麼同樣是被家暴,結局就那麼不一樣呢?
原因1:嘴上說著家暴都是家暴者的錯,心裡可不一定是這麼想的
是不是每次看到家暴的時候,都會在想:「如果是我肯定不會這麼蠢,找一個有家暴傾向的老公。」
這個就是典型的與受害者割裂的做法,人在同情受害者的同時都會下意識地尋找自己與受害者有什麼不同,證明自己是安全的。所以在為強普辯護的粉絲和「女德衛士」丁璇阿姨眼中,女生被家暴的一大原因就是不「乖」:太過放蕩了,太綠茶了,太多「前科」,或者乾脆就是「不知道她哪裡不對勁,反正我就是不喜歡她」。
所以,以為證明了自己和受害者不一樣,就能遠離家暴男了嗎?
在2008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611名送入急診室的女性,希望能夠從他們的家庭情況,個人因素和送診原因中,預測他們是否是因為家暴而入院的。
結果是,沒有共性!
無論是25歲以下還是40歲以上,無論學歷高低,無論失業還是有工作,無論是租房還是自有房,無論是移民還是本地人,女性被家暴的幾率沒有差別。說明我們無法在家暴受害者身上找到被家暴的原因,家暴者永遠都是家暴的主因。
原因2:先入為主
有些人會在林丹出軌時為其辯護,但是在陳思誠出軌時為佟麗婭感到不值。同時為「炮王」洗地,在戴普家暴新聞下面呼籲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冷靜對待。
這種價值觀分裂,盲目洗地的人我們都尊稱為腦殘粉。
所以看到受害者不願意離開家暴男也不要感到奇怪,因為很多受害者其實都是家暴者的「腦殘粉」,都認為家暴者是愛自己的,遲早會改邪歸正。但事實上,我們發現家暴和愛完全是可以共存的,因為家暴的唯一目的就是對另一方的完全控制,而控制欲是家暴男「愛」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無論是什麼情況,家暴都是無法原諒的行為
根據全國婦聯的統計顯示,我國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家暴受害者在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選擇報警。
美國心理學家綜合了國際上數十項家暴研究發現,以下幾項是家暴男的預測指標:
1. 打小孩
家暴男的受害者遠遠不止妻子一人,整個家庭都是其受害者。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男朋友在管教小孩方面堅持不打不成器,不要懷疑,他同時也認定棍棒底下出賢妻。
2. 幼年曾目睹家庭暴力或是家庭暴力受害者
家暴受害者長大後往往會成為施暴者,幼年目睹家庭不和睦的男性長大後會自然而然你對親密關係產生懷疑,因此對自己的婚姻也抱有深深的不信任,希望通過暴力來控制伴侶,降低其不穩定性,假如母親在家暴時逆來順受,則更會強化他們這種信念。所以,家暴其實是惡性循環。
其他的幾個重要因素包括:低收入和不穩定的工作狀態,長期酗酒。性格方面,善妒,反社會,性格不穩定的男性更容易有家暴行為。
那麼,長輩們的勸誡和行為矯正能改變問題嗎?答案是:家暴者不會改邪歸正
休斯頓大學的教授研究了22項對家暴行為矯正的研究中發現,當警察介入的時候,家暴者的行為能夠最好地被矯正,而我們傳統的家庭內解決問題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作者同時說,即使在事後追究法律責任,申請隔離令的作法都不一定能使家暴者改正其行為,只有在家暴發生的最初就引入執法者的力量,並且持續利用法律的力量隔離他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傳統文化對暴力的態度是寬容的,覺得在家庭私人領域中的糾紛屬於家務事,不應干預,對受害者進行指責,或勸說她們忍耐,這種態度對受害者尋求正式的支持與幫助造成極大的困難。
所以無論是什麼情況,無論家暴者多麼帥氣和受歡迎,多重視粉絲:
奶頭多黑,多重感情:
我們對家暴者只能有一種態度:
參考文獻
Hotaling, G. T., & Sugarman, D. B. (1986). An analysis of risk markers in husband to wife violence: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Violence and victims, 1(2), 101-124.
Stith, S. M., Rosen, K. H., Middleton, K. A., Busch, A. L., Lundeberg, K., & Carlton, R. P. (2000).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pouse abus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3), 640-654.
A meta-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offender treatment attri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cidivism. Olver, Mark E.; Stockdale, Keira C.; Wormith, J. Steph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79(1), Feb 2011, 6-21.
Babcock, J. C., Green, C. E., & Robie, C. (2004). Does batterers treatment work?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domestic violence treatment.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3(8), 1023-1053.
Jackson Katz: Violence against women—its a mens issue: Violence against women—its a mens issue
推薦閱讀:
※一個毫無主見個性軟弱意志薄弱沒有夢想沒有興趣沒有特長自制力差家境普通長得不好還拖延的人該怎麼活下去?
※丈夫懦弱自私,兒子被欺負,竟然還責怪我沒教育好孩子,我該如何應對?
※被撩時妹子們究竟在想什麼?帶你走進女孩的內心世界!
※一句話證明你真的經歷過愛情?
※去他的效應| 為什麼自律的你也很難節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