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路都有難題,你該走哪一條?
最近我的一個哥們兒為以後幹什麼而感到非常迷茫,讓我給他分析分析他適合幹什麼。說實話,我只能看到一個人外在的東西,我不能看到一個人內在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外在的東西和內在的東西是有出入的,要是沒有出入,我們就都是透明人了。
別管怎麼說,既然讓我分析,我就不能拒絕啊,於是我就從我看到的他所體現出的一些特點,給他分析了他以後比較適合的路。
分析好之後,我建議他去走公務員這條路。他不幹,說他不喜歡阿諛奉承、笑裡藏刀的生活。他這個人呢,性格比較豪爽,待人誠懇,說話做事比較坦蕩直接。他告訴我,按照他的性格他並不喜歡整天這種生活。
我說那行,咱再分析一套路。於是我又給他提供了另外一條路,但是呢,這條路呢,又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對於他而言,解決這些問題更加的難——以為他所擁有的幾個長處走公務員很有幫助,這幾個長處放在另一條道路就不管用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之前玩過的一個遊戲。遊戲是這樣玩的,老師讓學生分兩隊人,其中20人圍成一個圈,另外20人站在所圍成的圈中間。然後老師拿來兩個排球,先把其中一個排球交給圍成圓圈的一個人,讓他用這個球拋向中間的人群,中間的人群如果被砸中(即使被球碰著)就算失敗了,被砸中著的這個人就從人群中退出來。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被飛速運動的球不幸擊中。再後來,為了加強挑戰性,老師又把另外一個球投入了「戰鬥」,就這樣,我們中間一群人就瘋狂地躲,很是歡樂。但是到最後,20個人中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是怎麼留下來的呢?
每次拋球,我發現被砸中的那個人總是在背著球跑,最後被球擊中後背,然後退場。還有人不看球的方向,只顧著躲,在混亂中被球擊中,慘淡下場。我發現,要想不被球擊中,最好的辦法不是逃跑,而是直面飛過來的球。我每次總是死死地盯住球的去向,球往哪裡跑,我就往哪裡看。我總是在球到達下一個人手中之後,轉身直接面對著這個人,死死地盯住他,看他什麼時候出球,出球的方向朝向哪裡。雖然在拋球之前我是中間人群中離拋球者最近的人,但是我卻最先掌握了球的動向,所以球被拋出之後,我總是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做出躲避的應對策略,很快化險為夷。而我後面的人,每每聽到球被拋出了的聲音,就嚇得只顧逃跑,不曾想著如何應對,最後只能在逃避中背後中招。
同理,兩個球上來之後,也是一樣的策略,只不過時刻要讓兩個球保持在自己的視野里,這樣才能知道下一刻危險是怎麼來的,應該怎麼應對。就這樣,每次我都會讓危險源保持在自己的視野中,最後「存活」了下來。
從上面這個遊戲我們能看到一點:永遠不要逃避問題,要讓危險時刻保持在你的視野範圍內,保存在視野範圍內的危險才是可控的。
可怕的不是能看得到的危險,可怕的是看不到的危險。
我們從小到大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就拿大家都學過的數學吧。很多人數學成績不好,並不是這個人智商低,而是畏難情緒在從中作梗。很多人,看到一個數學難題,就害怕了,認為自己做不了,最後直接放棄,從來不敢直接面對難題。我之前對數學也是有點害怕,但是後來我再也忍受不了自己畏難的情緒,主動向難題挑戰,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鑽研,我終於克服了對數學的恐懼感,數學變成了我的玩具,有空就拿出來玩一玩,哈哈。
一種選擇的逃避,勢必會在另一種選擇中把難度給你增加回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你害怕在北上廣激烈的競爭而選擇在小城市發展,那麼你便失去了在北上廣才能享受到的機遇和眼界。經濟學中有一個詞叫做「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就是說,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既是在選擇,同時也是在放棄。我們的精力有限,只能夠選擇有限的事去做,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事才是我們因該去選擇的呢?
回到文章剛開始的時候提到的問題。朋友選擇其中一條路,避開了公務員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那麼毫無疑問,他將來在他選擇的這條路上還會遇到其他方面的問題。
之前有個人問我一個問題——有沒有一條路,走下去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啊。
我說沒有。
我時常在想,人這一輩子活著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不可能不會遇到問題,每遇到一個問題就會讓我們多一次成長的機會。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在2013年哈佛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當你遇到問題時,你應該從內心感到慶幸——終於又有學習的機會了」。
我上面的這些論述可能會給人一種灌雞湯的感覺,淡化了選擇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們努力就是為了更好的選擇。什麼意思呢?
從我給朋友做道路選擇分析的過程,你會發現,我總是在找他身上的優點與長處。因為我知道到,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有問題出現。既然我們無法去決定不讓問題出現,但是我們總該可以選擇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吧。你數學差,就不要去選擇當數學家,語言表達能力強就去找需要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工作,這樣的話我們還是遇到問題,但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就快了很多。
其實,很多人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後該幹什麼,其中一個很重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去發掘自己的長處,然後再給自己的長處找一個能有用武之地的工作。當我們找到這個方向之後,坦然接受這條路上出現的各類問題。第一,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誰也不能怪;第二,每出現一次問題,主動出擊,擁有鷹一樣的眼睛,死死盯住問題,用手術刀剖析問題找出其癥結,對準這個點,尋求解決辦法。其實這就是我們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域最好的辦法——直接正面問題並解決。
當然了,當你在自己長處所處的區域中呆久了,可以嘗試著走出舒適區,嘗試一下自己以前不敢去做的事情。
這並不矛盾,畢竟我們的長處給我們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嘗試新的東西更像是一種實驗,如果實驗成果不成,最起碼我們還有根基嘛。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錯把實驗當根基,最後面臨問題,心力交瘁。
問題的難度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面對問題的人。如果你性格靦腆不適合在台上演講,你會發現讓你在台上公開講話是一個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經常在公開場合講話的人來說,做一個演講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我們在做道路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自己有什麼優點,按著優點去找道路,這樣面臨的問題才會是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能解決並且能讓我們獲得提升的。毛爺爺都說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最後總結一句話:既然任何一條道路都有問題要去面對,那麼我們只有按著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走的路。如果你想閱讀更多私貨好文,歡迎關注「文一刀的文」微信公眾號(ID:wydw1919)
推薦閱讀:
※44歲劉若英的一封信,一語道破選擇的真諦
※選擇與代價
※Scalers:做持續行動者,不做持續開始行動者
※大男當婚女主點評,你會選擇誰?
※該不該換:《決勝2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