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史隨筆 第四章 印度文明的建立與傳播

第四章 印度文明發展與影響 (公元前500年)

第一節 印度文明的確立

印度文明最早發源於印度河流域,但是跟其他時期的印度文明相似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迹,這也給印度文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時候,一支名叫雅利安的蠻族部落入侵印度,將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毀滅了,印度開始了長達千年的黑暗時期。這裡的雅利安人並不是德國人,而是在公元前兩千年左右活躍在中亞草原上的一支尚武的游牧民族。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宣揚德國人是雅利安人優等民族顯然是不靠譜的,德國人多為日耳曼人,要說更純正的雅利安人,匈牙利人所佔的比例可比德國人高。納粹宣揚自己是雅利安人的目標無非是為了鼓吹自己是尚武民族後代罷了。

這支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跟許多蠻族一樣,在征服了印度以及周邊森林地區中的各民族後,放棄了游牧生活開始定居下來。從此,印度文明的重心開始向恆河流域轉移,其領土也向南,向東擴張了不少。也就是在波斯帝國剛建立之後,印度古老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出現了。

"聖雄"甘地(MahatmaGandhi)的一生主要在和兩種勢力戰鬥,第一個是不列顛英國,為了爭取印度的獨立,第二個就是種姓制度,為了加速印度的現代化。然而甘地只打贏了前者,後者在今日的印度依然看起來堅不可摧。那麼種姓制度到底是什麼?現代的種姓制度是共同飲食,內部通婚並禁止其他人參與的親密活動集團,而古代的種姓的限制則更多。簡單來說,種姓就是社會階層的體現,與我們國家家族和社會地位不一樣的是,種姓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你的父親的種姓決定了你父親的婚嫁,職業和社會地位,也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中國的古語"富不過三代"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都在側面體現了豐富的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即富人家的孩子如果窮凶極奢,鋪張浪費,家道也會中落,窮人家的孩子可以靠科舉改變家族的命運,一躍成為掌管國家大事的決策者。然而這些在印度人看來是天方夜譚。種姓制度建立在轉世理論的基礎上的,舉個例子,印度人認為如果一個低種姓的人一生勤勤懇懇,來世就會出生在一個高一些的種姓家庭。反之,一個高種姓的人如果作惡多端,轉世後也會被貶為低種姓的人或者一隻蠕蟲。我認為這種思想主要是給低種姓人的心理安慰,也是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性,確保低種姓人不會揭竿而起。通過滿足低種姓人對於來世成為一個高種姓人的幻想,高種姓的統治者們自然而然得到了一群服從的民眾,然而事實卻是高種姓人的子孫還是高種姓的,統治權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印度的種姓制度認為人生來就分四個種姓:婆羅門祈禱,剎帝那作戰,吠舍勞作,首羅陀從事不潔的工作,而前三個種姓都是後來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專屬。直至今天,我們所看到印度電影里皮膚顏色稍淺,一言不合就跳舞唱歌的寶萊塢明星們,也大多是雅利安人的後裔。現代印度的種姓可不止四個,上千家的種姓是民族融合的結果:印度周邊的少數民族征服印度,或被印度征服都會有新的種姓誕生,但是最後能執掌大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種姓也就是幾個。這種特殊的種姓制度的形成後果就是印度民眾習慣性地對於軍事,政治的不關心。這也是不得以的後果,婆羅門和剎帝那將軍政大權全部包攬,其他種姓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所以即使關心,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還不如講精力集中到研究宗教和幹活上。因為種姓之間不通婚,不干預,所以在印度不管是宗教,語言還是習俗都非常多元化,這也是印度能有稱為南亞和東南亞文化中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節 印度教與佛教

說到印度最大的宗教印度教,就不得不提兩本著作:《奧義書》和《吠陀》,《吠陀》是婆羅門教的經典,而《奧義書》和其的融合則標誌著印度教的誕生。《奧義書》不光對於印度教影響深刻,對於之後建立的佛教,伊斯蘭教的蘇菲派運動都有非常明顯的影響作用。那麼,這本書到底講的是什麼呢?

《奧義書》的內容使宗教影響信仰者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主流,其提倡嚴格的禁慾和歸隱並在肉體上的極端修鍊,以獲取生命意義和自我解脫。這種思想後來被佛教吸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苦行僧。但是這種極端的生活方式並不適用於大眾,如果印度教徒們都放下手中的鐮刀鋤頭,跟家裡的妻兒老小說拜拜,一個人赤腳走進荒無人煙叢林的山洞裡,開始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挨餓生活,最後打坐圓寂,不知道印度會成什麼樣子。所以只有極少數人接受了這種生活方式,絕大多數人視他們為聖人,也就讓印度教在教義上達到一種平衡。

佛教的創立比印度教晚許多,差不多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佛教內部根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一樣,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國的佛教基本上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的主要區別在於大乘信仰菩薩,而小乘並不。大乘認為"濟世""普渡蒼生"才是佛家的終極理想,而小乘則更注重於個人的"自我渡劫"。於是,跟儒家治國理念相近的大乘佛教很快由僧侶們傳到了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等地,同時,印度教的一些思想也由孟加拉傳到了東南亞的印度支那半島上。

東南亞可以說是印度文明的文化衛星,從建築風格到語言都多多少少有印度的影子,直到穆斯林在公元7-8世紀征服了印度,並在印度實行迫害印度教,推廣伊斯蘭教的活動後,這些東南亞國家才對印度有了距離感,就像是你從小就很喜歡吃一家餐廳的蛋炒飯,吃了幾十年之後餐廳突然被人收購了,換了廚子和菜單,雖然你還可以去那家餐廳,但是再也吃不到熟悉味道的蛋炒飯一樣。

印度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靠佛教進行的。在東漢滅亡到魏晉南北朝再到隋朝建立前的這段時期里,中國再次陷入了與蠻族連綿的戰爭混亂中,這時,道教順其自然和儒家修身治國的中性理念無法再讓處於戰爭中的人們得到精神慰藉,他們需要更有效的精神猛葯。佛教抓住了這一機會,快速地進入了中國並且贏得了很多中國人的支持。佛教徒的生活方式是以禁慾的以寺廟為單位的小型集體生活進行的,出了家就不能和俗世再有來往。這樣的教義吸引了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讓他們不管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有了一個寄託,用於逃避戰爭帶來的災難。然而也正是這種教義,導致佛教徒的人數不會像其他兩個世界性宗教那麼多,因為前文說過,能夠做到禁慾的人還是少數。即使這樣,佛教在唐朝的時候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國佛教逐漸擺脫了印度的依賴,進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革,包括與道教的融合。佛教在中國的成功也間接影響了中國的兩個文化衛星,朝鮮和日本,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多數為僧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就是文化輸出的力量。

在歷史上,我們屢見不鮮通過文化軟實力達到征服目的的"戰爭"。唐王朝的璀璨佛教藝術讓日本人幾乎冒著喪失自身文化獨立性的風險,不加改動地照搬中國文化,就連他們的當時的首都奈良,也是仿照唐長安城,以比例縮小而建成的。比較諷刺的是,對那個時代的日本人來說,只要來自中國的東西,就是好的。近代史上蘇聯的崩潰就是來自美國流行文化的侵襲。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只要是生活在蘇聯鐵幕內的民眾一律不許製作和穿牛仔褲,美國的流行搖滾音樂也被明令禁止。然而總有些鋌而走險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做出和牛仔褲相似的褲子,在被子里偷偷聽走私的搖滾音樂膠片。你如果覺得這些都不可思議的話,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都是事實,上萬人因為類似的行為被判了投敵罪。直到布拉格之春發生後的幾年裡,蘇聯的成員國開始接二連三的向莫斯科施加壓力,導致了蘇聯在90年代的解體。可以說蘇聯是被牛仔褲和搖滾音樂解體的。所以,文化的強弱往往是一個國家實力的硬指標,我國在改革開放後也漸漸意識到了這一點的重要性,正在慢慢從一個文化輸入國(美日韓)轉型成為一個文化輸出國。

第三節 梵文與阿拉伯數字

估計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梵文還是在新聞上看到的"揭秘北大十代單傳專業",的確,梵文的複雜性和局限性讓它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小眾語言,但是在公元200-600年印度笈多王朝時期,梵文不管是在宗教還是文學方面都大放異彩,令人印象深刻。使梵文興盛的是類似於大學的書院制度,因為梵文的生澀難懂和極長的篇幅,學習梵文的學生需要背誦大量的注釋,即便是記憶力最好的人也無法將所有注釋記全,所以學生們需要有專攻的領域。這時的梵文不再是佛教徒用來引經據典的宗教文字,它的視野被極大地拓寬了。這也是為什麼國學大師季羨林,和現任北大教授錢文忠都對梵文有著濃厚興趣的原因。

梵文的視野被拓寬到天文,醫學,甚至數學等科學類領域,梵文作家將希臘文明的科研成果翻譯成梵文,並記錄了阿拉伯數字的誕生,後者被認為是人類最偉大發明之一。雖然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只是少數數學精英的"高級工具",仍然沒有被民間的商業和教育產業使用,直到藉助阿拉伯商人傳到歐洲後,阿拉伯數字才顯示出了它的威力。

小結

印度文明在歷史上似乎與被征服的命運逃不開:雅利安人帶來了種姓制度,亞歷山大傳來了希臘文化,突厥人引進了伊斯蘭教,蒙古人建立了印度史上最強王朝,以及不列顛殖民者創立了成熟的政府機構和現代法律制度,都對印度文明的形態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但是,縱觀印度歷史,這個被屢次征服的國家卻有著它驚人的文化實力,這與它對各種外來文化的態度有關。

印度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可以總結為兩條:互不干預,和諧共存,但是一旦對方主動干預,印度本土的傳統文化肯定會積極調和,試圖從中找到平衡,回到互不干預的狀態上。面對伊斯蘭教在公元7世紀的入侵,印度教的觀點是妥協。同樣在軍事上不佔優勢,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態度很堅決--拼到最後一兵一卒:不管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還是西羅馬法蘭克帝國,在面對穆斯林入侵時的態度都是你死我活。我認為這種不同反應的原因在於印度對於多元文化的麻木以及印度教重視個人修鍊而不是集體榮譽,忠君愛國的思想。可是即使印度教以十分溫和的態度接納伊斯蘭教的介入,伊斯蘭教則十分鄙視印度教的"個人崇拜主義"(因為伊斯蘭教認為安拉並不是一個實體的神,而是宇宙真理的答案,所以他們認為對神的崇拜是膚淺的),伊斯蘭統治者幾乎完全毀滅了印度北部的所有印度教神廟,導致這些印度建築的瑰寶只能在現在印度南部的一些地方找到。即使印度教被欺負成了這個樣子,教徒們還是在尋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平衡點,於是為了解除伊斯蘭教對"個人崇拜主義"的誤解,印度人在長達幾個世紀的嘗試中在15世紀又建立了一個嘗試吸收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新宗教--錫克教(Sikhism)。相似的事件也發生在17,18世紀殖民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身上,在經歷了短暫而又不全面的抵抗後,印度馬上開始吸收英國人的貿易制度和現代工業技術。在一個人口過億,領土獨佔南亞次大陸的龐大國家幾乎沒有投入多少兵力就殖民了將近兩百年而沒遭受過重大的主權威脅的"奇蹟",也就只能在印度發生了。

雖然種姓制度讓印度在現代化和民主化的進程上受到了阻礙,並且趨向包容的文化理念使印度文明看起來像一個好捏的"軟柿子",但是不論印度文明受到了如何摧殘與破壞,印度文化一直在持續地吸納,改進,成為了世界上具有各民族文化特點,又獨具一格的璀璨文化。

說完了東方文明在公元前的一些發展情況,我們將目光轉向西方文明的源頭,希臘文明。那麼下一章我將分希臘文明的建立和拓張兩部分來介紹。

推薦閱讀:

The Red Army—蘇聯足球隊的興衰(一)
為什麼《大秦帝國之裂變》有那麼高的評價?
我們的祖先選擇了象形文字就註定了科技的落後?
「大東亞戰爭」三個月就結束了嗎?
如何看待十二銅表法的歷史地位?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