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真相(三)佛為什麼出家?
為了回答一位朋友的問題,先補充一段。
因為想簡單的介紹佛的悟道因緣及過程,所以沒有把一些細節細化,結果出了點誤會,是我考慮不夠周全,慚愧慚愧。 苦修不是修行的正途,卻是重要的助道品,佛的成道不是因為苦修,而是他尋求真理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或者說是嘗試。在找不到老師可以請教以後,他希望通過苦修來得到答案,當他發現苦修不能達到目時,就主動放棄了。 釋迦牟尼的修行,遵循了由低到高的過程,在解決了地火水風四大問題以後,在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修行方法以後,他繼續學習「無想定」,他成功了,但他發現那不是他所追求的境界,於是放棄,再學習「非想非非想定」,又成功了。可惜他發現,那還不是他要的東西。於是「知非即舍」,知道那還不是自己要尋找的東西,就捨棄了。 然而,剛才的兩種定,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層次的方法,佛修成以後,已經沒有人能教他更高明的方法。他找不到老師請教,只能自己摸索出路,所以才做出去雪山苦修的決定。既然想不出別的辦法,就抱著走投無路或者嘗試的念頭,去試驗一下,看看是不是此路可通。結果,他苦修了六年,每天只吃一粒糧食,後來餓到自己想摸胸口,卻摸到了自己的後背——這是他出現幻覺,還是真餓到就剩一層皮,我們沒辦法確認——所以佛長嘆一聲,明白了此路也不通。於是就改變了自己的做法,下山去了。
一般來說,人都是容易欣賞崇拜自己做不到的事和人,所以,佛苦修的時候,大家相信他是個真正的修道人,當他改變做法下山的時候,那些人就以為他失敗了放棄了,不認為他還在修道了。 佛下山以後,在河邊洗了澡,(估計再不洗澡自己都受不了了吧?六年沒洗澡,身上得是什麼味兒啊?)又吃了牧羊女給的羊奶,吃飽喝足以後,找了一棵樹下坐下,自己琢磨下一步的計劃:什麼招兒都試過了,別人的方法自己的方法都試過了,內心深處那個疑問,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可以替自己解答了。已經真的無路可走了。怎麼辦?
此之謂「兩界關」是也! 那時候他想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反正後來的結果是,佛發了一個毒誓:不證菩提,不起此座! ——找不到我要的答案,我就死在這裡了。 於是,佛就坐在那裡,死等或者等死——當然他不是真的死等。 到了第六天,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境界,擁有了各種各樣的能力——還是沒有悟道。 直到第七天凌晨,佛看到天邊的「明星」,忽然豁然開朗,大徹大悟。這就是經典里記載佛悟道時的情況。
所以,從上面的情況可以看出,雖然世界上很多宗教都提倡苦修,並把它作為很好的辦法,並提出很多理論,但是,在佛家,是不推崇苦修、也不認為苦修是修行正途的。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苦」修是必由之路。但是,那樣的「苦」也許是我們世俗眼光里的苦,未必是真正的苦,比如斷食閉關,禁慾禁語等等。佛所說的苦行非道,「修習苦行都無利益」,是指火燒、刀砍、自殘、泡糞池子、跳崖自殺等等摧殘自己的方法,以及所謂的諸如此類可以消業的行為。 選擇「苦」的路線,看起來很是高大上,但是,常常會是逃避學習研究真相的一個好招兒。 ——為什麼?怎麼會?後面會提到,稍安勿躁。回到我們原來的路上。
偉大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偉大的相對論,但是生活中,他還是那個在校園裡每天走路上下班的孤獨老人。 佛大約也是如此。 他不是早上起來,睡覺的地方就動地放光,也不是睡著的時候,天空中有五色祥雲,走路也不是騰雲駕霧,而是老老實實用腳走著去化緣,更不說自己的洗澡水便溺的水別人喝了就治病或者加點兒泥巴搓搓就能治療癌症——當然,到底有沒有這個功能,我還是不知道。 生活中,他就是很簡單很平常的一個人,教一些道理,帶一些學生,跟別的老師沒什麼兩樣——可能比別的老師還更倒霉一些。我們簡述了佛的一生,當然,我們換了個角度,不是按照以往的模式,而是換成我們普通人的眼光。
於是我們得出結論:原來我們一直以來頂禮膜拜的金光閃閃的大佛,不過是生活在森林裡的一個乞討者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釋迦牟尼放棄了什麼都有的皇帝不做,而寧願做個一無所有的乞討者呢? 讓佛決定要離開原來的生活,去尋找新生活新生命的原因,至少有兩個,一是他發現自己擁有的那些東西——也就是我們孜孜以求的那些——並不能讓他快樂,並不能讓他沒有煩惱。 對世界上的每個人來說,對外物的擁有量與質,雖然似乎不同,但是當我們把那些東西回歸到本質,回歸到他們對我們內心世界的影響,也就相似了:如果我們擁有的東西,不能讓我們快樂,不能使我們沒有煩惱甚至痛苦,那擁有的再多,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排除掉不擁有就餓死之類的極端情況,我們不抬杠。 於是,回到我們上篇留下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佛的煩惱是什麼?——什麼樣的煩惱讓他決定放棄榮華富貴等等我們夢寐以求的一切,也要去追尋答案? 第二個,他找到了什麼樣的答案?——他的答案使他從此再不被煩惱所困,使他安心過上了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讓我們來看看經典里怎麼說。佛經里這麼記載佛出家學道的因緣:
他一次出去玩兒,從東門出去,看到路邊有人老到「髮白體羸膚色枯槁。扶杖傴僂喘息低頭,牙齒缺落涕唾交流。或住或行乍伏乍偃。」覺得慘不忍睹,就問馬夫,我也會這樣嗎?馬夫答是,於是他就很失落。 後來一次又出南門,看到一個病人,「困篤萎黃上氣喘息。骨肉枯竭形貌虛羸處於糞穢之中受大苦惱」。 後來出西門,看到死人,當然更不爽。 ——這哥們兒一出門就遇晦氣事兒,真夠點兒背的,做生意千萬不能跟他合夥兒! 最後一次出的北門,這次倒還不錯,遇到一個出家人,覺得「容止端嚴威儀詳審」,就下車作禮請教:出家有什麼好處啊? 出家人答道:人生無常,有求皆苦。於是我捨棄親族以求自由,「修習無漏聖道,行於正法調伏諸根,起大慈悲能施無畏,心行平等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永得解脫」。 太子深以為然,覺得這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才爽。 當他把老病死三樣兒都湊齊了以後,覺得生命危如壘卵,俗世生活痛苦不堪,接著遇到了修道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恰好與前面那些俗世的痛苦相比較相映襯,好的很,就決定出家學道,想解決這個問題——人都是想離苦得樂的,佛亦然。 事實上,這理所當然是種寓言,誰不是從小就知道老病死的痛苦,如果真是到快二十了看到別人出事兒,才明白那麼簡單的道理,那不是佛,那是糊塗蟲。他自然是在生活經歷里,體會體察到了那些自己不喜歡不願意承受的痛苦。但是,不管具體什麼情況,結果卻一致,那就是:世界上發生的有些事情,讓一個風華正茂前程似錦的年輕人,明白了有些難以逃避的事實,使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心目中最有價值的追求目標。
那些事情,就是痛苦,而他要追求的,就是沒有痛苦的生活,或者解脫痛苦。 佛成道以後,曾經總結了自己認識到的生命之痛:人生八苦。 在他決定出家修行尋找答案的時候,他有沒有後來那麼清醒的認識與分析,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往往我們做事情,靠的不是清醒飛分析與認識,而是一種感覺,一種簡單樸素的內在驅動力,使我們不去想那麼多,就那麼去做了。 人生有哪八苦? 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 活著痛苦多多,老病的痛苦,不用多說,死的痛苦,自己想。 求不得,我們多少痛苦是因為慾望(廣義)得不到滿足? 愛別離,愛過的人都知道,不多說。作父母的,兒行千里母擔憂。 怨憎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甚至憎恨的人,又躲不開逃不掉,怎麼辦?不明白的,想想自己的配偶,或者自己的上司。五陰熾盛,有二解,都與佛家對生命體的看法有關,這裡暫且擱置。
以上對人生苦痛的分析,不過是一種簡約的分類方法,當然我們也還可以增補,不過基本上差不多了——反正人生是痛苦多多,快樂無幾。 我們反思一下,如今的生活方式雖然大大的改變了,但是我們快樂與痛苦的方式,並沒有什麼變化——改變的,是我們生活的方式,卻不是生活的內容。我們生活的主要內容,還是功名利祿,飲食男女,財色名食睡那些東西,我們還是為慾望所驅使,是慾望的奴隸。 由此可知,從古到今,生活方式雖然千變萬化,生命的痛苦,生命的本質卻沒有變:我們還是會為衰老而痛苦,我們還是會為疾病而痛苦,我們還是會為死而恐懼,我們還是會得不到而痛苦,我們還是會為所愛的人離去、愛情的消逝而痛苦,我們還是會為不得不忍受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事而痛苦。 這些生命中的必然,並不會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活的好好的,沒什麼痛苦啊?你說的那些,反正每個都要遇到,我也沒覺得怎麼樣啊? ——好像聽有道理,只不過,豬的一生似乎也很開心,可惜到了挨宰的時候,還不是難過的哭爹叫媽聲嘶力竭?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真遇到事的時候,這樣的輕鬆話可就說不出來了。 ——原諒我侮辱了豬,阿彌陀佛。 ——沒關係,沒有痛苦的時候,先好好的幸福,等遇到痛苦了,再來學佛,不急。「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也無妨。 佛的教導中,有很多的篇幅,討論了為什麼常常我們並不知道、並不以為自己在痛苦中,甚至以苦為樂——這個問題我們也擱置,有機會再專門說。現在我們知道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了:佛的苦惱,就是這些痛苦。
他不象我們,在與這些痛苦的鬥爭中,或認栽,或妥協,或假裝不明白,或根本不去深想得過且過,或者逆來順受,反正也沒有反抗的能力。
佛沒有我們那麼消極和糊塗,他不想姑息養奸,也不想自欺欺人,他想徹底解決這些痛苦。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所有生命,去尋找一個答案。
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既得利益,全身心的投入到為全心全意人民服務這件偉大的事業中去——當然,佛的志向更大一些,為的不只是人,還有眾生。
該問第二個問題了:他找到了什麼樣的答案,解決了這些痛苦?
我們前面說到,佛在樹下坐到第七天,一抬頭看到了明星,於是大徹大悟。然後就找到答案了,那麼,他找到了什麼答案?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修習天眼通需要禪定嗎?
※為什麼我們要對這個世界有慈悲心?
※感性抑鬱質的人該如何減少雜念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而投入當下的生活?
※和尚為什麼不吃肉?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