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司馬錯論伐蜀》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古文觀止-司馬錯論伐蜀》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

  從為秦國建立「王業」的目的出發,就秦國當前的主攻方向問題,張儀與司馬錯展開爭論。辯論雙方在論證各自主張時,都緊扣「利弊」二字,闡明自己的觀點。

  張儀力主「伐韓」。出兵三川,進逼周室,「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一舉稱霸,功大利近。他描繪的前景,頗為誘人。正面論證伐韓之利後,再從反面論證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長,荒遠貧瘠。勝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為利」。無名無利,且「敝兵勞眾」,其弊大矣。

《古文觀止-司馬錯論伐蜀》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司馬錯主張「伐蜀」。先以「不然」二字斬釘截鐵地否定了張儀伐韓的主張。然後正面立論,指出建立「王業」的三個前提條件:地廣、民富、德博。而秦國的現實則是「地小民貧」,「地小」則需廣地,「民貧」則需取財,欲「德博」則需樹美名。基於當時的客觀現實情況,應先選擇易於成功的事做。接著從正反兩方面進行縱深論述,一一揭示伐蜀之利,攻韓之弊。先論伐蜀的有利條件:「西僻之國」,「戎狄之長」,「桀紂之亂」,伐蜀適逢其時。既有攻伐的口實——「禁暴止亂」,又有必勝的實力——如「狼逐羊群」。終言其利:取地、得財、獲美名,一石三鳥,何樂不為?然後從反面揭示伐韓之弊,不僅得惡名、無實利,還可能使秦處於被動危險的境地。對周、韓、楚、魏四國的政治交易與聯合抗秦,雖屬推論,卻切近事實。伐蜀「易」而有利,伐韓「危」而多弊,立論堅實,分析透闢,很有說服力。

《古文觀止-司馬錯論伐蜀》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二人的論辯風格大相徑庭:張儀蹈空踏虛,高談闊論,詞語華美,聳人聽聞,頗具誘惑力;而司馬錯則沉著冷靜,注重實際,不以放言高論蠱惑人,而是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張儀縱橫家的風采與司馬錯務實政治家的風範,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推薦閱讀:

你所需要的寫作套路,都在這本書里
《吹燈耕田》這部小說女主在哪章定情的?
《中國詩歌》雜誌徵稿啟事
沒有調整好這種心態之前,我勸你還是不要再寫作了!
一點文字資料搜集的經驗

TAG:寫作 | 小說 | 文學 | 寫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