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聽著像浙江話?
日語里的漢字發音,有音讀、訓讀兩種。
其中,模仿漢語發音的是音讀。
常見的音讀又分三類:「吳音」、「漢音」、「唐音」。
它們雖然發音不太一樣,
但是都和江浙話比較像。
比如「京城」的「京」,吳音是「kyoto」、漢音是「kei」、唐音是「kin」;
「光明」的「明」,吳音是「myo」、漢音是「mei」、唐音是「min」。
吳音的原型是兩晉南北朝的吳方言。
中國文化傳到日本,剛開始要靠朝鮮半島做跳板。
應神天皇十五年(公元285年),百濟國王派阿直歧和王仁帶著中國書籍東渡日本,這可能是日本人第一次大量接觸漢語。
五世紀起,日本和中國南朝有了使節往來。
到了六世紀,南朝不少僧侶工匠東渡日本,這些中國人不光帶去了漢字書籍,他們的方言口音也影響了日本人。
隋唐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遷回長安洛陽。
日本留學生接觸到的,主要也是長安洛陽音。
這種發音傳到日本以後,
被叫做「漢音」。
在醉心大唐文化的日本貴族和儒教弟子之間,當時漢音比吳音更流行。
不過,一千多年前的漢語語音和現在不大一樣。
唐代的長安洛陽人說話,比起今天的陝西河南方言,還是更像江浙話。
「唐音」又叫「宋音」或者「唐宋音」,指的是宋元明期間,傳入日本的漢語發音。
「唐」字的意思也不是唐代,
而是泛指中國。
唐音主要靠來往於江浙和日本之間的商人、和尚傳播。
唐音的原型,
是浙江土話和南京官話。
現代日語里,三種音讀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漢音,其次是吳音,最後是唐音。
因為歷代政府的偏愛,漢音的勢力越來越大,直到在東京話的基礎上,形成了現代標準日語,
漢音佔了音讀的半壁江山。
至於唐音,今天基本上只在禪宗、武士道、茶道這些領域裡才能見到了。
推薦閱讀:
※【N2】03.29 正午のNHKニュース
※【N0】【天聲人語】20180309引っ越しの春
※【N1】03.17朝のNHKニュース
※日語有哪些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