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去理解這個世界,還是去享受這個世界?

感覺我的過往,似乎都在理解這個世界,如果單純的享受這個世界,是種什麼體驗?

或者,我理解世界的行為,也是在享受這個世界?

--------------------------------------------------

2018.3.31 補充一下

1.我所理解的「理解」的解釋:或許是因為個人特質的原因,從小就擅長看到事物的原理,可能這也是成長後喜歡去探求一些更深層次的規律的原因,比如去思考一個年長者的社會地位、成就和他的脾性、思維等之間的關係,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的相處方式、角色分工等對家庭內的合作和單獨家庭成員的影響等,諸如此類,然後從中明確自己人生走向的地圖,或者提取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所需要的要素在自身上培養。

2.我所理解的「享受」的解釋:一個人不需要做過多的思考,順其自然的成長,從父母雙方繼承下來的東西融合起來,後期再加入自己的人生體驗,沒有指向性挑揀自己身上的要素的人生成長體驗。


有的人,天生骨骼清奇,故紙堆里的上下求索就能構成他生活的全部樂趣所在;

另一些人則心雄萬夫,盡享聲色犬馬、遍看人

間繁華,才是他們心中的人生應有之意;要讓他們動動腦筋思考一下經典的保安三問,那簡直要了他的老命。

他之蜜糖,我之砒霜,人和人之間真是不一樣。

可人和人也只是不一樣,而沒有對與錯。

對與錯只屬於自然科學關心的「是」怎樣這種事實判斷;

價值判斷關心的「應該」怎樣則不涉及對錯,也沒有什麼高尚、卑劣的區別。

也就是說,價值觀問題,並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讓我們憑其就能釐清各種價值判斷的優劣。

這就是所謂的價值觀多元,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私人的,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每個個體都是裁決自己的體驗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的法官,所有來自外部的標準在私人體驗面前都是無效的,也是無力的。

所以題主的這一問,其實預設了存在一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標準答案。

當然歷史上的價值判斷也並不是一直沒有標準答案,上述這種自由主義式的回答只是在近代才成為主流。

在人類進入現代以前的中古世紀,就有一個提供標準答案的源泉,就有一個最高法官來裁決或者規定所有倫理問題的對錯,這個最高法官就是:

上帝。

擁有一個上帝來提供標準答案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再也不用在很多問題上糾結,上帝已經指明了道路啊;

當然壞處也更加突出:一切都只能按照上帝的規矩,否則就要被燒死!就要下地獄!

後來隨著啟蒙運動、自然科學的興起,人們才逐漸開始崇拜理性而不再崇拜「上帝」,「上帝」漸漸失去了往日的權威,漸漸的退隱,直至,上帝死了!

「上帝」退隱的過程,就是這個世界被「祛魅」的過程。

隨著上帝的退隱,上帝為世人定下的倫理秩序也隨之解體為各種大大小小的各種所謂的「主義」。

古老的代表智慧、愛、勇氣等等的諸神之爭變幻了形式,變成了現代社會的主義之爭。

細心的你一定能發現,諸神之爭與主義之爭,其實換湯不換藥而已。

倫理上的艱難,現代科學無能為力,我們和古人同樣需要去掙扎面對。


以這個句式連結起來的兩個從句,應該是互斥的,但是「理解這個世界」與「享受這個世界」,是互斥的么?

理解這個世界,不就是為了更好的享受這個世界么。

享受這個世界,無非就是在與世界的交流當中獲得更多樂趣。那你以為,你以為的享受,比錢學森總領全中國的導彈事業,運用全中國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成功造出一枚能按照事先設置的意圖在太空中運行的航天器,樂趣更多麼?

你以為的享受,比起把一堆鐵礦石,變成一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運行的汽車,樂趣更多麼?

你以為的享受,比起用一支鉛筆描繪出一副美麗的圖畫,樂趣更多麼?

是你以為的「享受」,與「理解世界」互斥。理解世界,本來就是為了更好的享受世界啊。你就是想要喝酒喝得爽,也是掌握更多的氣候、土壤、工藝流程的知識,喝得才更爽啊。

你就是想要打人打得爽,也得更好的掌握搏擊技巧、運用器械的技巧,才能打得爽啊。


記得初中時語文老師問過我們全班同學一個問題:

願意做一隻快樂的豬,還是做一個痛苦的思考者?

很多同學出於政治正確選擇了痛苦的思考者。我當時也不例外。

這裡的豬和思考者無疑是符號化了的,分別代表享受世界的人和理解世界的人。

但後來一想,為什麼不能做一個快樂的思考者呢?盡情享受理解世界的過程。

思考者的快樂,或許用幸福一詞代替更為貼切。

思考者一定痛苦嗎?不一定。

豬一定快樂嗎?也不一定。

不能用標籤化符號化的思維來考察這個世界。

事實是什麼?

真正的思考者只佔這個世界人口總數的極少一部分,而絕大多數人都是所謂的凡夫俗子。

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往幸福的路絕不止一條,我們只是選擇了不同的路而已,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言?

現在的「思考者」已經職業化了,並不神秘,他們或是哲學家,或是科學家,他們出了自己的工作室,也不過是一個平凡人。

我們該去理解這個世界還是享受這個世界呢?

想理解的就去理解吧,想享受的就去享受吧,在享受中理解,在理解中享受,只要你走的路能通往幸福快樂。


所有生活的美學旨在抵抗一個字:忙。


這個問題深究起來,就是一個哲學性質的問題。就好像1+1等於幾一樣,實質性我們是有答案的,但如果是延展到更深的層次,他是沒有答案的。

這個世界可能我們不需要理解太多,只需要專著的做好一件事情,我們就能在此基礎上建立上,去好好享受生活的最基本的條件。結婚,生子,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得到別人的尊重,這些世俗的事物,都能在足夠的物質基礎上得到。

價值觀的不同,定位自然也不同,有些人生仕途不同,一路都比較通暢,也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考慮那麼遠,一個擁有博士身份,一個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的人,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條件,就讓他們不可能僅僅局限在維護一個小家,或者就是單純的去享受物質帶給自己的安穩。

條件和自身擁有資源的推動不能不讓他們努力的去理解著這個世界,而不是享受這個世界,在理解的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擁有等量資源的人,所需要承受壓力時,自然也會比常人所承受的壓力要巨大得多。

這個命題是不成立的,只有一個人還生存在這個世界,擁有什麼思想,資源,條件,都將決定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會多深,但不會止步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你和大神之間,差的只是思維方式?
對於2000+粉絲的一點解釋
世界哲學史(2)——赫拉克利特
《我的奮鬥》中的修辭學:Burke談希特勒(二)
再讀康德-從康德的墓志銘說起

TAG:生活 | 心理學 | 哲學 | 人生 | 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