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著慾望、謊言、權力的《健忘村》,真是一部簡單的喜劇電影嗎?
個人所感,《健忘村》之所以看起來喜劇以及戲劇,不僅是演員們賣力而且特別拙劣的表演,更加在於那一件獨特的機器,那個可以抹掉人過去不快樂或者快樂的全部過往,但是人一旦忘掉了自己的記憶,沒有了悲傷的情緒的同時也如初生的嬰兒一樣蒼白如洗,很容易就會變成任人操作的木偶。
雖然荒誕不禁,但時時充滿著現實
我一直認為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作品,多少都要反應一點時代的特徵。而評價並不高的《健忘村》彷彿就做到了這麼一點,這部荒誕又帶點魔幻色彩的喜劇,往深了挖有心的人就可以看出各種各樣的隱喻,往淺了看,也可以當作洗腦神劇來圖一個開心,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來說明,那就是張弛有度。
個人感覺這也是近年大陸喜劇比較欠缺的,不少喜劇電影一副用力過猛的姿態,另一方面又不一定有什麼深刻的人文關懷或者充滿理性思考的內核,總之兩邊都欠缺一點。
經常加些霸道總裁、物理化學、女性色情擦邊球之類的東西,或許廣大群眾還很愛好這些吧。而《健忘村》缺偏偏用那一些無厘頭的思考以及粗略的配置,一種混搭的風格卻顯用心,打造出的獨特村落比什麼亂七八糟的《西岐城朝歌城》、《魂冢永生島》等等作為片名和主題結果打醬油的《長城》都舒服多了。
獨到的內心獨白,不一樣的人間冷暖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劇中的舒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村裡人的眼裡,她就是一個外人。我不禁想起以前總總那些外出旅遊卻被當地人所傷害的新聞,或許在共同體內部他們互相幫助展現的是淳樸的一面,可是當面對外人或者說外來者,那麼淳樸的另一面就是不開化反文明的野蠻。
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秋蓉,原本是村中健康成長的小孩中的一員,但是命運總是造化弄人:父親離去時的承諾、情人分手時的承諾都沒能一一兌現,最為女人,在那個封建的時代,可想而知,她又受盡虐待欺凌,或許她的內心,必然是對外界充滿懷疑的,無數心理創傷或許在精神上造成了永久性的損害,而這樣的損傷,更讓其像受傷的貓,只要稍微有些許不對勁就會受到驚嚇,立馬顫慄起來。
對比於安於現狀、輕易上鉤進而被分化控制、哪管世道天翻地覆,依舊不聞不問的其它村民,秋蓉,這位受傷的姑娘,即使被忘憂後,她也經常對自己提出疑問,對一切的懷疑和憂慮也許已經是成為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本能,深深烙印於靈魂,最終幫助她翻盤成功。
雖然對於秋蓉,這一切,都是顯得那麼充滿酸楚。也許是時代,也許是電影的共性。
因為愛情,所以一切無厘頭,也可以變得合理
愛情,或許是眾多電影中永恆不變的話題,如果說愛情是一抹異色、是第一推動力,那麼也是其中最大的,最獨特的bug——春花和醫師的私情轉動了命運的第一顆齒輪,奪村計划出現了第一個意外,所有人的命運從此改寫,包括外來客王千源,一切正常的話他進村的第二天就將面對一片雲的屠刀。而之後舒淇的翻盤過程中愛情也是最重要的動力。
因為愛情,從而也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秋蓉,至少表現得她從不曾是鮮明的好人,忍見丈夫毒死就可見她的決絕,細想之下、上吊這齣戲也不一定是真做,當著王千源的面、且明知張孝全看守在外。
可另一面她又是只知歲月靜好的短視村民,在最後面對生死入侵的危機,像鴕鳥一樣縮在坑裡說情話,沉迷於二人世界,只看得到自我。
在我們的眼裡,在村子中的她,並不像一個外人,在這村落的環境中正常成長的秋容也只是另一個春花罷了。我們之所以覺得她突出,不過是——
其一、她是女主,她是弱者,因為被欺凌,所以受同情;而且她嚮往愛情這種美好。
其二、她美,她是舒淇。舉個例子——另一對亂世鴛鴦春花和醫師又能博得你多少好感呢?
故事因為愛情,變得可怕,也因為愛情,村子中也充滿了謊言。鏡中花水中月,一件忘憂,卻讓虛幻成了真,或許,真真假假卻也是其中獨特一點吧。
當電影碰上了現實,思考的火花熠熠生輝
儘管最後秋蓉當上了村長,驚艷了不少人的雙眼,或者推翻了不少人對於電影結局的想像。但是仔細想想,其實這也不是在述說女權。但凡是權力,不論其大小,人們對於其的追逐野願都是十分巨大的。而權力的象徵——忘憂,無論掌握在男人女人手裡其實都一樣。
但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藉此展開對女權的思考,現實中權力由於歷史性原因確實掌握在男人手中,而掌握權力的人也更有能力去洗腦,包括但不限於
「女人多少歲後就該趕緊找個男人嫁了」、「姐姐打工供弟弟上學感動XX」、「女孩子就該有個女人樣」(同理男人就該像個男子漢)……等等等等。
洗腦,或好有壞,但最終屬於那個頂端階層流傳而下的規則,而規則,也在時間的沖刷下,留下其最後的印跡。
有人說這部電影多少帶點影射的色彩,指向的也是芸芸眾生。說來也無錯,畢竟權力者本質上來自於群眾,是他們的一員,與其說是政治隱喻,不如說是指向人性。淡化了善惡觀,角色們大都面目模糊卻活得現實,即使劇情荒誕卻格外真實。不是傳統主流商業片的戲劇性設置而是群像戲,人物為劇情和主旨服務。
你說王千源是主角吧,可他一個外來客,前一小部分分擔了導師角色,後面又變成反派;你說舒淇是主角吧,可她除了最後四分之一左右,一直不是主要推動劇情發展的角色;其他人就更別提了,包括王千源和舒淇在內,成長弧都乏善可陳,張孝全有一點點例外,但和主題聯繫不大、也只是功能性的支流作用。
作為最後的革命者張孝全是個外來客,他有勇氣後戰勝的也只是他自己,幫忙只是舉手之勞。勇氣用作割捨非分之想面對現實,認清自己不屬於這裡。他是唯一一個放下權力(忘憂)的人,註定不過是個過客,而這裡輪迴依舊。
或許桃花源是個妄圖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所有的宇宙真理,最後都不免南轅北轍,去相信完美世界可能也是一種缺乏勇氣、無法面對現實的體現。無論是一個人、一個群體、還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都要面對現實。無憂的桃花源只在夢境,會痛苦的才是現實。
畢竟,現實是讓鹹魚感覺到自己鹹味的唯一麻痹劑。
平凡而不平凡,獨到而又引起思考
而現實不會像童話故事裡英雄戰勝惡龍,或許英雄本身就是惡龍。相對來說,善惡本身是模糊的,劇中的秋蓉,在最後的片段里或許打心眼裡相信,在她的保險箱里的忘憂村,沒有了人與人的爭執、利與力的較量,是和諧美好幸福的。最後的村子整潔美麗,欣欣向榮,鄰里和睦,四畜興旺,彷彿真的是一片桃源景象……
但在最後一刻,看到秋蓉嘴角的那一絲笑意,我突然間很想說點什麼,但是話到心頭,卻說不上來。
試問:手段與結果,哪個更重要?是不是忘憂這一絕對權力掌握在一個好人手裡就無需擔憂了?她表面是好人、但內心呢?她現在是好人、未來可以免於被絕對權力腐蝕么?就只能一廂情願地指望她不會犯錯不會變壞么?是不是健忘村的發展是第一要務?在一個「明君」舒淇統治之下、修好基建(火車)、變得和諧富裕了就是真正好的?按照我們之中最善良的人對未來最美好的想像去塑造一個理想中完美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得到一個可爭取到的最優解?
與其痛苦的當一個智者和還是快樂生活的像頭豬?
一時間,喜劇片,彷彿充滿了各種提問,引人深思。
說起來評價這麼低的片子,本來是沒報太多期待的去看,反而收穫了意外。但是粗略的畫質,以及大家普遍性淺顯的思考,這片子的評價想必兩極分化嚴重,但不可否認,因為添加的元素很多,很雜,也讓這一部喜劇片,顯得並不是那麼簡單。
推薦閱讀:
※張檬演的《少年四大名捕》講的是什麼故事?
※如何評價玉觀音這部劇?
※《戲說乾隆》有哪些經典情節?
※因為遇見你這部劇評價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