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事務從業者的格局觀
之前在某部委參加網約車行業聯合懲戒工作座談會,時下國內主流的網約車平台相關負責同志均悉數到場,大家圍繞聯合懲戒徵求的意見稿激烈交鋒。
各平台意見大體可以分為兩派,一派呼籲加強監管,嚴厲執法;一派呼籲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大家你來我往,刀光劍影、針鋒相對。
在現場,我彷彿又回到了當年主管部門制定《網約車暫行管理辦法》約談各家意見時激烈博弈的場景。很多當年的網約車小夥伴們應該深有感觸。
當天的座談會上,某平台高管的發言異常精彩。
他談到,政策出台的初衷,應該基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政策出台的效果,可能打破供需平衡,並可能不利於中國在新一輪建設網路強國、走向世界中搶佔競爭制高點;
政策制定的程序,應貫徹落實十九大「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精神,構建多方參與機制;
政策制定的原則,宜找到上位法依據,堅持「過罰相當」的基本法理原則;
政策出台的時機,適逢當下黨政機構改革的大背景,各地政策配套不完善,應在公平競爭審查之後審慎出台。
現場發言更精彩,我只是從筆記中稍作整理。
早前,我還在體制內工作的時候,有一次陪同前領導去給某大領導單獨彙報申報某世界級博覽會,大領導在聽完彙報後講,既然是世界級博覽會,你就要跳出轄區看北京,跳出北京看中國,跳出中國看世界,要有更大的格局。
在我個人看來,今天某平台的那位高管,格局和站位就很高,最重要的是把准了中央精神,也吃透了行業,把中央精神與行業實際結合起來;同時,從網約車行業看到了大交通領域,從中國看到了國外;既有高度又有遠見,讓我深受啟發。
後來跟一個在場朋友交流,說這位是高手,有大格局。
所以我在想,對於政府事務從業者而言,什麼是格局?
百度百科對格局的解釋是,對局勢、態勢的理解和把握。即一個人對事物所處的位置(時間和空間)及未來的變化的認知程度。
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情認知的程度,格要精、細;局是時間與空間認知範圍的大小,局要大。
在哲學上說,格指人格;局指氣度、胸懷。
有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局限,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
個人的看法,從事政府事務工作,格局就是眼界和胸懷。
眼界:
一是看勢。
從政策看趨勢。政府事務的主要工作對象就是政府,指導方針就是政策,工作性質就要求GR具備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政策意識。
通過研讀十九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市黨代會報告,進而把握中國未來5-10年的前進方向、2018年中央政府的工作思路,以及北京未來的發展重點。
通過研究行業政策,政策空窗期越來越短是勢,內容監管沒有最嚴只有更嚴是勢,金融持牌經營是勢。
看準了勢,才能把准了脈,方能行穩致遠。
二是跨界。
各個行業、各家企業政府事務工作各有側重,但無外乎政企合作、資質證照、項目申報、政策研究、危機應對、安全監察、社會責任等版塊。
做項目申報的也需要了解政策研究,搞危機公關的也得了解黨政媒體,搞政企合作的也得了解精準扶貧,工作才能融會貫通。
傳統行業的GR要與互聯網行業的同行互動,互聯網行業的要關注外企的策略打法。兼收並蓄,為我所用。
胸懷
一是站位。
GR的立場肯定是首先基於企業的利益出發,在此基礎之上,也需要跳出部門看企業,跳出企業看行業,跳出行業看政府;即,做好內部溝通協調,代表行業發聲,考慮政府需求。
特別是反饋政策訴求的時候,至少需要站在行業的層面,而不僅僅只是企業一家之所求。
二是擔當。
從企業的角度,開展精準扶貧、承擔社會責任就是擔當。
精準扶貧既是勢,又是術。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巴巴設立100億的精準扶貧基金,恆大在貴州投入數十億元和上千骨幹,劉強東、張近東、丁磊三位大佬均在這次全國兩會上就精準扶貧提交專門的提案。
有擔當,就是一個不能少;沒擔當,就是不少你一個。此處不多說,你懂的。
從個人的角度,擔當是主動作為的工作態度。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供業務支持,支撐戰略達成。江湖能救急,危機能滅火;化干戈為玉帛,解危勢於倒懸。也就是,有為才有位。
總之一句話,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微信公號:GA實戰派;GA-TMT)
推薦閱讀:
※80後成為政府各級領導人之後,會比現在好嗎,好多少?
※國家應不應該保障一個拒絕勞動的公民的基本生存權?
※如果特朗普真的實施了減稅政策,美國和全球經濟會有什麼變化?
※積跬計劃——BIM政策文件
※稅收是為了影響消費者行為還是政府籌集資金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