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傾聽叩擊未來的聲音 ——詩集《漂在北京》賞析

一口氣讀完王長征新近出版的詩集《漂在北京》,我一直在糾結著一個較為沉重的話題,那就是一個「漂」字。偌大的北京城海洋一樣浩渺無際,高樓一座挨著一座,馬路一條比一條寬闊,車輛堵塞,人流擁擠,一個人儼然一片輕飄飄的樹葉漂在其間,浪尖起伏,又沉入海底;即便被海水淹沒,被浪濤拍得粉碎,都不會有人知道,即便知道最多也只是發出一聲嘆息。生活如舊,日子如舊,誰能記得曾經有一片葉子凋零,生活不會因為一片葉子的失去而停止前行的步伐。

這便是人們用極為準確的詞語說的:北漂。面對這兩個字,心裡驀然湧出一股淡淡的酸楚。當一個人懷揣著美好的夢想走進這座偌大的都市,心情定是忐忑不安。在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的城市走著,那是怎樣的一種無助、一種凄惶。陪伴自己的是那個未來虛幻的夢,給自己勇氣的仍然是一個虛幻的夢。無數個北漂者就有無數個夢,正是這無數個夢的奮鬥者,裝點著這個城市。於是,城市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繁華,而那些無數個夢境,有幾個可以圓呢?更多的是破滅。在北京城的白天或夜晚,有多少北漂者或踟躕街頭,或棲息高樓的某一個角落,或提一籃水果叫賣於衚衕,或懷抱一把胡琴賣唱於地鐵的過道,或躺在密不透風酷熱的工棚,或穴居於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我總在想著一個「漂」字,蘊含多少艱辛和淚水,多少無奈和惆悵,多少掙扎和無奈後的奮起!

王長征是眾多北漂者的一員,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詩人而得到上天的眷顧,同樣也經歷一個北漂者所經歷過的酸苦,正像他說的那樣:

「剛到北京時,我碰到過黑中介,被坑了房租,也沒有人出面幫助解決,我曾找過當地居委會和區政府投訴,但都無濟於事。最苦的時候,我住在北京城東北角一個偏僻小村莊,那裡每天塵土飛揚,人口雜亂。他和一個拾荒老人擠在一起,冬天窗戶漏風,只好用一些破被單去塞窗戶縫,為了取暖,兩人睡在一張床上(身體)緊緊地貼著。最可怕是,如果出門忘記關閉窗戶,回到家時,桌子、柜子、電腦上都落下一層厚厚的塵土。」

在這樣的環境下,王長征仍然懷揣著一個夢,堅定而勇敢地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走進自己所期待或者擁有的領地,那就是詩歌。我想王長征並不是成為北漂後,才開始走進詩歌領域,而是在他闖北京之前,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了。他來北京的想法,就是想更多地了解社會、開闊眼界,同時期望得到一些詩歌名家的賜教,從而提升寫詩水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詩人。

正如他的詩歌《漂在北京》:

北京,偉大的造夢師

漂,海水一樣的寫實

北漂者熙熙攘攘

擁有一腔熱血

眨眼間,冬天漸漸遠去

多少人輕輕來

多少人悄悄離開

無論怎樣艱辛,多少困惑,詩人在北京堅強地挺了過來。他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尋找著自己生活的契機,積極地融入大都市的喧囂,勇敢地走在王府井的街頭,面對現實中那些困惑、無助和煩擾堅定地向前走著。

有多少無情的困惑

將我們死死地纏裹

樹上貧窮的鳥兒

被風肆意吹落

像一朵凋零的花

我們風中懂得

短暫的美麗不會永恆

這是京城最繁華的大街

手心裡攥出汗水

吃不起最廉價的素麵

舉起的酒杯空空如也

我的腳印被人流淹沒

找不到過往的一切

彷彿從末來過

仰首空蕩蕩的天空

一群天使唱著讚歌

我在激情歌聲中離去

從此越發沉默

--------《走進王府井》

這首詩應該是詩人真實的寫照,也是詩人走在喧囂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時,那種複雜而堅定的心境,這也是許多北漂者的生活縮影,為了在北京生活下去,不得不縮衣節食走過每一天,或流落街頭,或餓著肚子。但是,為了一個美麗的夢想,他仍那樣堅持著,堅持到夢的實現。

在詩集《漂在北京》諸多詩歌里,我們分明感受到詩人總在關注著那些不被人們注意的角落,關注著那些與詩人一樣生活曾經艱辛的弱勢群體。詩人明白,一個小人物無論怎樣去做,也無法改變這些人的命運,也無法改變他們簡陋的居住環境,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用無力的文字來表現,用詩歌來講述他們的生存狀態,試圖得到社會的一點呼應,哪怕這些講述軟弱無力,但是已經盡到自己的良心,並從中得到心靈的安慰。在那些詩歌里,我看到了詩人的影子,同是北漂者,僅僅是處境不同罷了。

從五環到六環

烈日下揮汗如雨

弓腰駝背

種植出片片樓群

他們常在中午

像顆顆彎著的釘子

散落在路邊陰影里午睡

那姿勢原始而又純粹

臉頰沾滿泥土

無人欣賞

這卑微的草芥

這細碎的微塵

他們夢中

將一塊塊磚頭壘向白雲

隨著工地不斷轉移

一年能跨好幾個省份

請你放輕腳步

不要驚擾

這些把房子蓋得最高

卻住在最簡陋最低矮板房的人們

---------《睡在路邊的農民工》

在諸多好詩中,我認為這首詩是較為優秀的篇章。如果讀者注意一下,認真體味,是不是有些許的憂傷或淚濕眼角的感覺?在這首詩里,可以看到我們所掛在嘴邊歌唱的父老鄉親的身影,父母的身影,正是這些佝僂的身影養育著我們,成為溫暖這個世界的源泉。盛夏工棚里酷熱難熬,民工們一個個躺在路邊的樹蔭里。這一幅幅熟悉卻被人們漠視的畫面,被王王長征一旦拾起便變成了詩行。那姿勢原始又純粹臉頰沾滿泥土無人欣賞這卑微的草芥這細碎的微塵。的確,這是一群卑微的人們,像細細輕飄的鴻毛,輕輕的一縷風就會把他吹得無影無蹤;更像一粒微塵,即便你睜大眼睛,也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我想詩歌不僅僅表現生活現實,還牽扯到一首古老的民謠: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承載著人們千百年來的一個總也沒能實現的願望。千百年前的詩人們都曾不斷關注著這些弱勢群體,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寫下數篇反映現實的詩篇,期望著他們的命運引起社會關注。

紅線毯,擇繭繰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然。染為紅線紅於藍,織作披香殿上毯。------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紅線毯》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翁》

之所以簡單錄下白居易兩首詩詞中的句子,是因為我總感到從過去到現在,文化者們憂國憂民、關注人民的疾苦的心境,是何等相似。

另外,王長征的那首《拆與建》,仍然是作者對社會和民生的關註:

我的人民熱愛勞動

一天就能圈完百萬畝土地和房屋

拆掉幾代人的夢想

我的祖國足夠富強

建設的大樓不計其數

足夠裝滿十三億人的空虛

這首詩歌短短几句,卻蘊含著大量的現實信息。一經在網路上發表,就有著千萬的點擊率 。還有《一位乞丐老婦》《拒絕》《「城中村」飄出讚美詩》等詩歌是詩集的主要表現手法。詩人也一定像詩人杜甫那樣的心境,安得廣夏千萬間,天下大庇寒士俱歡顏---------

文學最有力的承載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感。正如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一樣,生命的支撐是人本身所原有的不渝情感。一個人是這樣,一部好的作品也是這樣。無論是詩歌,或者小說、散文等一類的文藝作品,離開了情感,就等於作品缺少了它應有的魂魄。唐代詩人李益《夜上西城聽涼州曲》:鴻雁新從北地來,聞聲一半卻飛回。金河戌客腸應斷,更在秋風百尺台。

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月下誰家砧,一聲腸一絕。杵聲不為客,客聞發自白。杵聲不為衣,欲令遊子悲。-----孟郊《聞砧》

以上兩首古詩雖是在外遊子思鄉的詩,仍然寫出了那些思念親人的情感,我們讀著不禁心情戚然。沈從文《邊城》里的翠翠和爺爺之間的那份感情是那樣真實而雋永,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讓人感受到那份淡淡的憂傷。王長征的《漂在北京》有幾首寫爺爺的,我認為是寫情感較為貼切的詩歌,令人從中感受著詩人對爺爺離去的那份難捨的心情。不然,詩人不會一再表述著對爺爺的懷念。

爺爺,此刻你是否站在村口眺望

一臉微笑慈祥

背依高大的桐樹

破舊的衣服有些泛黃

爺爺,我彷彿看到你粗糙的大手

划動紫色的雙槳

搖呀搖----------

搖皺一河碧波

朵朵蓮花散發縷縷清香

你的額頭

汗水閃耀著太陽的光芒

爺爺,我彷彿看到

你乾裂的手掌

正捧起草尖上一顆顫動的露珠

獲取收穫之吻

盼望顆粒歸倉

爺爺呀

我驟然想起你精心飼養的山羊

空落落的羊圈破敗不堪

你的舊宅野草茂盛

你的田地快要荒蕪

你看到之後定然也會痛苦惆悵

爺爺,我今夜無眠

彷彿看到你白髮飄飄

手抓黃土緊緊貼在心窩

隱隱傳來你一聲聲蒼老的慟哭

那麼悲情蒼涼

聲聲敲打在我的心上

像這樣充滿感情,充滿著思念真摯情感的詩歌,如果沒有真切的情意,沒有真正感受過親情的過程,即便是再有才華的詩人,也不會寫出這樣動人的句子。詩人一定是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晚間,萬籟寂靜,月色溶溶中,回憶著美好的往事,想到和爺爺相處的那些日夜,想到那些不會再來的童年,突然悲從中來,於是寫下這樣真切的詩句。我還想再向人們介紹他另外一首親情的詩:《給爺爺讀詩》:

比今天還要寒冷的那個冬天

我失去了你,爺爺

彷彿突然失去整個村莊

爺爺,今夜我獨坐窗前聽著風吼

就是這無情的風搶走了你,我的爺爺

我不能原諒它

也無法原諒自己

我再無機會給爺爺讀一首詩了

爺爺,我

分明感受到你的失眠

你定然有著同樣的遺憾

請別嫌我這首詩苦澀

它會化作泥土變成青煙

陪伴你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一顆漂泊的心,孤獨之中常常回憶成為時光的相伴,爺爺是詩人心靈里的村莊,爺爺走了,村莊也就失去了,剩下的只是思念中的惆悵。漂泊北京的人們會深感其間的。從一首首回憶爺爺的詩歌里,我們明白詩人對爺爺那份深切的思念。正是這份思念道出了對故土的依戀。有一種聲音親切而又遙遠有一種腔調模糊而又動容她的魅力藏在純真時代長在夢裡故鄉總也看不清卻留在我的詩里(《鄉音》)。

一部書並不能最終說明什麼,但是王長征的這部詩集卻使人聽到他輕輕叩擊未來的聲音。當讀者在歇息片刻目光稍作停留,就會發現他的世界和那份心靈里散發的縷縷芬芳。一本書不可以說明明詩人王長征未來真正的走向,但是,如果我們靜靜地去品讀和傾聽那些詩句里的意蘊,那是他叩擊著美好未來的腳步聲,幾多悅耳、幾多迴響!

結束這篇文字,我不能不引用幾位詩人對詩集《漂在北京》的評介:

詩人洛夫:從王長征的詩里,我讀到了他根植內心的鄉愁和善良……

詩人雁西:王長徵用一縷光穿過塵世,化作琴弦呼喚一份真誠和純凈……

詩人張況:王長征展開個性鮮明的抒情之翅,翱翔於都市的繁華駁雜與鄉村的透亮清淺之間,他以雛鷹般的犀利視線,給們帶來敘事詩平和而淡定的驚喜,他的筆墨內斂、理性、純粹,不乏理想主義情緒,值得品讀。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無人生還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
電梯書架【9、細節】
管理的實踐--讀《醫生的精進》
少有人走的路——經典摘抄筆記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