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牽95歲奶奶散步:舉「孝」維艱時代的榜樣瑜伽
記得在一期《圓桌派》中,馬家輝用粵語講到:「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仔細品讀箇中滋味,結合生活秩序,著實切中人性,並直戳現實。某種意義上,談論「孝道」實則就是談論「孝心」,而對於踐行而言,自古都算是一種「點綴」,想要達到知行合一的「孝子賢孫」,實際上有很多現實困境。
於此,每當我們看到一些能代表「孝心」的暖新聞時,人們便瞬間被牽引,開始觸摸「孝心」,感慨生活。所以,在社交媒體上,人們才會對「孫子牽95歲奶奶散步」的話題進行不斷發酵。如閔敏(孫子)所說:「奶奶走不遠,就隨身帶個凳子方便休息,並聲稱結婚後安排奶奶和自己一起住」。
面對這樣的事情,看起來踐行門檻很低,實際上很多人卻也並不能很好的踐行。這從近些年來「空巢老人」的眾多報道中,我們也能深切體會。雖然,大多數「空巢老人」的情況發生在鄉村,可在城市裡的「孤寡老人」也日漸增多。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所謂的盡孝對於老人而言,就是能被養活就很不錯。可現在的大多數兒孫,基本的生活保障都能給予老人,最大的難處反倒是陪伴的問題。兒孫們因學業、婚姻、就業等因素被迫離開故土,去向不同的地域生活。這種時候,就算物質豐腴,但還是難以彌補精神上的孤寂。
所以,對於一些節假日而言,老人們總希望能家人團聚。但相對普通的日夜更替,補償性的節日陪伴也終究是「蜻蜓點水」,起不到陪伴的作用,更也談不上孝道的奉行。於此,所謂的「孝」最終只能定格為「孝心」而非「孝行」。
於此,當一個兒孫能身體力行的陪伴自己的老奶奶散步時,身處異鄉的遊子們自然被擊中。他們感慨時光流水,他們嘆息歲月如梭,一邊是自己在成長,一邊是父輩在衰老,其中的滋味難免湧上心頭,卻又不得不被現實的困境囹圄。
誰都明白人老過活按天算,可現實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還有自己的生活。即便很愛自己的家人,還是不能放下現實,任性的擁抱「孝行」。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也只能靠著「榜樣瑜伽」來實現孝道的喚起,最終保養出一顆精神煥發的「孝心」就算是一種慰藉。
不得不承認,很大一部分人在「孝道」面前有心卻無力。就算是住在同一個城市,父母和兒孫也並非能每天見面。實際上,能做到一周見一次已實屬不易。有的人和父母間隔在同省的兩個城市,但回一次家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按照孔子的講法,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要長期在外地駐足。如若不得已而去,必須告訴父母去哪裡,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對於「遊必有方」而言,作為信息如此通暢的年代,幾乎可以達到實施彙報,可「不遠遊」這種理想的狀態,絕大多數人而言很難做到。
作為現代社會,人們的活動半徑已經從過去的幾十公里,上升到幾百或者幾千公里。這裡面最顯著的問題,就是「生活」的驅動。人終究還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動物,當自己要維持自己的良性運轉體系時,農業時代的「不遠遊」模式也就瞬間瓦解。而這種分化的趨向,正隨著經濟的日益更迭和繁榮逐年在增加。
這就讓「孝道」的內涵更傾向「孝心」,而這種趨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美願景。不得不承認,在舉「孝」維艱的時代里,能得到「孝心」的老人就已經很滿足。而在一些節假日中,得到一些補償性的愛,實則也就能稱得上擁有「孝子賢孫」了。
而對於那些理想化的「不遠遊」孝道模式,也只是少數人的美好光景,多數情況下難以成全。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深愛著自己的父輩,畢竟他們將我們撫養成人,給於我們最好的生活。就算日常的行為和言辭不能彼此理解和融合,但並不代表內心沒有彼此。
於此,對於現代人而言,既然不能守著父輩盡孝,就盡量在相聚的時候能傾注最好的耐心和愛心。「孫子牽95歲奶奶散步」做一次很簡單,做十次就可能變成一種為難,做一百次就成為佳話。對於類似的事情,相信絕大多數人只能「論心」,因為誰都清楚,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有太多「情非得已」。
熊培雲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和天涯,每個人要像愛故鄉一樣愛天涯」。可我總覺得,不管是愛故鄉還是愛天涯,都要儘可能的記住故鄉里的親人。「孝行」難以踐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這並不代表「孝道」會消亡。
人們因為打拚生活需要更遠的路途,自然就不得不遺棄陪伴的光景,而在這個過程中,如「孫子牽95歲奶奶散步」這樣的榜樣,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榜樣瑜伽」,它起碼喚起人們的「孝心」,並認為那是一種美德,而非被高懸的古老傳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