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休憩用的黃花梨箱型榻,如今博物館也難得一見

榻是過去的一種傢具,隨著社會發展、習慣改變,它已經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一般人都知道榻是用來休息或睡覺的,但並不都清楚它與床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見識清代初期的黃花梨四面平箱型榻之前,先了解一下榻為何物是有必要的。

和床相比,榻矮而窄,僅供一人獨睡。從形式上看,座面上無圍無柱的卧具叫榻。榻一般分有束腰和無束腰形制,四足榻最為常見,也有台座式榻。從功能上講,榻是用來小睡、休憩的,因此可坐可卧,也可以斜靠。既然不是晚上睡覺使用,所以榻一般並不放在卧室里,而是擺在書齋、茶室,甚至花園、亭榭這樣需要臨時休息的地方。可以說榻沒有固定的場所,根據需要移來移去也是經常的事兒。

大家都知道動詞「下榻」的意思,歷史典故是這樣的:東漢時期的一位官員誠邀某高士相見請教,為表恭敬,特在家中設一榻。每次高士前來,便將榻放下來留宿夜談;高士走後,再將榻掛起。由此可見榻為移動式小床,把榻放下來也就衍生成了貴賓住宿的意思。

言歸正傳。箱型榻是台座式的一種,傳世至今的台座式榻本來就少,黃花梨材質的更為罕見。《明式傢具研究》收錄了四款榻,均為四足或六足落地形式。王世襄先生在書中這樣介紹「台座式平列壺門的榻,在明清畫中雖能看到,實物則有待發現」,由此可見這隻清初黃花梨箱型榻是何等的稀有珍貴。

一起來玩海南黃花梨收藏吧!長按關注「藏咖程」微信公眾號:

weixin.qq.com/r/MkSHnw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皇宮椅有多牛,《明式傢具珍賞》港版用清中期款做封面
四面平箱型下設龜足,台座式榻的明式形制是個謎

TAG:黃花梨 | 明式傢具 | 紅木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