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平坦順暢的職業發展道路,一開始就做好完善的職業規劃,就能避免多走彎路,所以,擁有科學的職業規劃方法是我們職業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本文將通過職業規劃的5個作用,7個問題,10大誤區和一幅圖告訴你怎麼科學地做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的5個作用

職業選擇理論是職業規劃理論特質因素理論的代表理論之一,是最早的職業輔導理論。帕森斯的特質因素理論是1909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選擇1個職業》的著作中提出了人與職業相匹配是職業選擇的焦點的觀點,他認為,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模式,每種人格模式的個人都有其相適應的職業類型。該職業規劃理論在我們的職業選擇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1.職業規劃有助於確立個人發展目標

通過分析了解自身能力、才華和性格特點;找出自己的特長,確立自己的個人發展目標,並制定一系列行動計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最終實現目標。

2.職業規劃能夠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和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計劃將1步1步地實現,這時你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將逐步改變。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具體並且可實現的計劃。

3.職業規劃能助你把握關鍵

做好職業規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安排日常工作的優先順序順序。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將使我們能夠把握關鍵,提高成功的幾率。

4.職業規劃有利於挖掘個人潛力

職業規劃可以幫助你集中注意力,專註於自己有優勢且能得到高回報的領域,這有助於你發揮更大的潛力,最終達成目標。

5.職業規劃能助你了解當前的努力

為你提供了1個自我評估的重要功能。你可以根據規劃的進展情況評價你當前取得的成果。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呢?

做好職業規劃的7個問題

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加州門羅公園貝拉港社區學校演講時說道:「當你回家吃飯,盤子里是最難吃的蔬菜,如果你願意可以勉強自己吃下去。但如果你是玩遊戲,即使非常難,只要自己喜歡,你也會努力通關。如果你喜歡自己做的事,事情會容易很多,而你也將擁有更大的決心。」

不論做什麼,興趣永遠是最好的導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要做好職業規劃,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7個問題。

第一問:我喜歡做什麼?

興趣和喜歡是人們工作動力的源泉。為什麼有的人得到了優厚的薪酬福利,登上了理想的職位,在別人看來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成功人士,可他自己卻悶悶不樂,很可能是他目前做的職業和工作不是自己的興趣所致。

所以,在設計自己職業生涯的過程中,必須考慮職業方向、目標和路徑與自己的興趣相吻合。從事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一致的職業和工作,不僅會加速自己的成功過程,而且能達到「工作著並快樂著」的職業人生順境。否則不但很難實現職業成功,還容易陷入「工作著並痛苦著」的職業人生逆境。

第二問:我擅長做什麼?

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假如你是左撇子就要從事左撇子最擅長的工作,而不要設法去提高自己右手的行動能力。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其最終的優勢領域。你可以把自己已經證明的能力和自認為還可以開發出來的潛能一一列出來,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

當工作使你感到壓抑、不愉快,並且成績平平時,你干這些事的能力便是你的弱點。對於一個集體,需要克服的是「短板定理」,而對於個人,不要想著努力去補齊短板,而是應該去發揮自己的長處。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個左撇子,你就應該提升和發揮你左手的優勢,從事能使左手大顯身手的職業和工作。

第三問: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麼?

環境分析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一環。大到國際環境、國家環境、城市環境、行業環境等,小到企業環境、人際關係環境、家庭環境等,都是應該充分考慮。

環境分析可以引入SWOT方法,列出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而在職業規劃和選擇中,強化和發揮優勢,抓住職場機會,並弱化劣勢減少威脅。比如依你的職業實力,你完全可以在沿海發達地區的知名企業謀得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職位,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環境是否允許就值得考慮。

第四問:社會需要什麼?

社會的需求不斷演化著,舊的需求不斷消失,新的需求不斷產生。昨天的搶手貨或許今天就會變得無人問津。所以在設計職業生涯時,一定要分析社會需求趨勢,要將自己的職業方向規劃在社會發展的朝陽職業上,而不是「下坡趕驢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第五問:我要什麼?

多多益善的金錢?

更高的體面的職位?

還是安穩平靜的環境?

還是家庭的天倫之樂?

還是無拘無束的生活?

這就要傾聽來自心靈深處的職業錨的吶喊——

我究竟喜歡什麼?

我究竟需要什麼?

什麼才是我最為珍惜和追求的?

我為什麼而活著?

第六問:怎樣設計職業生涯規劃?

設計職業生涯時要考慮事業與家庭、物質與精神、興趣與工作、長期與短期之間的平衡與和諧,重點要考慮與自己的價值理念相一致。形成的生涯規劃要符合SMART原則,即具體明確(5W2H)的、能夠衡量的、可以達到的、平衡關聯的、設定期限的。同時還應該為實現職業目標做好必須的精神、資質、能力以及人際關係準備。

第七問:幹得怎麼樣,滿意嗎?還應該怎麼干?

每年辭舊迎新之際,我們都要注意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問一問自己:

我今年幹得怎麼樣?

我實現自己的職業計划了嗎?

取得了哪些職業業績?

存在什麼問題?

我的職業規劃需要調整嗎?

我明年應該怎麼干?

我還應該提升哪些方面的職業能力和競爭力?

職業規劃中的10大誤區

在規划過程中有些人難免會陷入一些誤區,我們總結了10個常見的誤區,希望為你掃清障礙。

誤區一:性格內向,找個銷售工作改變性格

案例

Alan學的是程序設計,他一向比較內向、寡言,不善言辭。自己覺得這樣的個性不理想,便決定找一份銷售或者客服的工作來改變性格,讓自己有個大變化。但結果不盡如人意,每次拿起電話要跟陌生人溝通,心裡便充滿了抗拒,最終還是以辭職告終。

點評

「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工作對個人性格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並不會因此產生本質的變化。」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說,不少職場人希望通過工作來鍛煉和徹底改變自己,會有一定作用,但與自己性格特質、能力特長等完全不相合甚至背道而馳的工作,不僅不能讓你發揮所長做出成績,還很有可能會讓你消磨自信,導致更深的挫折感。

誤區二:找本專業的工作,一定有優勢

案例

Lisa的專業是工業設計,畢業後想去廣告公司做設計。但幾輪面試下來,她才知道自己掌握的軟體、設計功底都達不到企業的要求。「本專業」還不及那種精通設計的業餘愛好者,讓她沮喪迷茫。

點評

一般狀況下,找本專業工作在專業知識、技能上有一定優勢。但目前的現狀是,大學生的專業學習不到位,且因為沒有提前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實施規劃,在知識和技能的準備上很不充足,技能水平很難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對接,常常無「優勢」可言。大學生應儘早利用在校時間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工作和前期探索,才能真正積累有用的優勢。

誤區三:調整心態,一定能喜歡上現在的工作

案例

Jack畢業後進了銀行工作。櫃員的工作枯燥單調,完全不是他以前想做的。他不敢辭職,想了不少辦法讓自己對工作多一點積極性,但心理的抵觸始終消除不了,嚴重影響了工作表現。

點評

喜歡一份工作,是因為這份工作滿足了你的成就感、價值感,且不斷刺激你追求新的目標。若眼下的工作根本不是你的興趣所在,也不能滿足你的自我成就感,即使在短時間內可以讓生活有保障,也不會是長久發展方向。職場人選擇職業時,一定要結合三方面進行綜合決策,即自身的能力特長、職業價值觀和當前的職業機會。通過全面的分析和判斷才能找到合適、感興趣、讓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好工作。

誤區四:三四十歲才做職業規劃,已經來不及了

案例

Mary今年36歲,在一家小公司當副總,主要負責公司銷售、客服方面的工作,繁忙且壓力很大。家中還有一個4歲的孩子要照顧,總感覺吃力,想重新換一個新方向工作,可她始終不敢邁步,覺得已經過了年齡,只能繼續忍受著生活。

點評

「任何時候做職業規劃都不會晚。」職業規劃導師閆嶺說,職業生涯漫長,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要完成,如果前一階段的問題沒有解決,拖沓到下一階段只會加重發展的危機,且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每個階段都應該隨發展及時調整職業規劃方案,及時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誤區五:大學生只要學習,職業規劃等工作以後再做

案例

Ray高考成績不夠理想,被調劑了學校和專業,學了工商管理。但這個專業到底以後出來能做什麼工作,他一點也沒概念。眼看著大三就要過完了,家裡父母都為工作的事焦急,他卻慢條斯理地說:「還有一年,等畢業時再考慮也來得及,現在找了又不是馬上就要去上班。」真等到畢業時,看到身邊的人都陸續簽約,他傻眼了,連自己能做什麼都還不清楚。

點評

大學是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預備階段,需要充分利用好此階段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行探索和嘗試,並有針對性地學習和積累一些專業技能,多從實踐中了解社會、職場以及自己的能力特長等,以便畢業時與職場「無縫接軌」。

誤區六:年輕是資本,嘗試越多工作越好

案例

Jerry畢業一年,已經換了3份工作,做過外貿跟單員、銷售和經理助理,可他都覺得不合適,做幾個月就辭職。「趁年輕,我想多嘗試不同的工作,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Jerry就這樣不停的跳槽換工作,但始終定不下來。

點評

「裸辭」、「閃辭」似乎已成為職場新人的通病。工作中碰到一點阻礙和不順心,就立馬放棄,去嘗試其他的新領域,一直追逐著「更好的工作」,卻不知道究竟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好工作」。閆嶺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毫無頭緒地瞎跳槽、亂換崗位和行業,只會讓自己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誤區七:計劃沒有變化快,用不著規劃

案例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沒必要提前計劃什麼。」Bob做IT工作做了三年,總是在新項目有需要時,才會臨時突擊學習可能需要的新知識。他有技術,但總顯得不夠火候,做了幾年的技術,進步還是很緩慢,升職的事總是遙遙無期。

點評

越是知識和技能更新周期短的行業,更需要提前規劃來提高自己對行業發展趨勢的預見性。只有時刻準備著的人,才能在機會出現時,抓住發展的機遇。

誤區八:想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只要做個測評

案例

Jenny的行政助理工作做了不到一年,還是沒能堅持下來。可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工作三年了,她還是一頭霧水。這次找工作前,她特意做了好幾份職業測評,以希望從測試結果中找到合適的工作。但結果出來那麼多「適合職業」,難道自己要每個都去嘗試一遍么?還是迷茫。

點評

職業測評只能作為自我了解的輔助工具,並且需要專家根據測試結果,結合你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解讀才能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切勿片面的理解和利用職業測評結果。

誤區九:有了各種證書,就能找到好工作

案例

從大三開始,Tom就開始考各種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導遊證、會計從業資格證等等。可是到畢業了,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他也不知道找什麼好,面試了幾家公司,也無果而終。

點評

其實光有證書根本無用,企業用人更看重實際技能,判斷你是不是真正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人。職業規劃師方文怡認為,求職者最好先明確職業目標,有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考證。

誤區十:別人的成功軌跡,自己「依葫蘆畫瓢」

案例

Jim學的是經濟學專業,但並不是太喜歡。在他認識的人中,有一位學長也是經濟學專業,但後來考了法學的研究生和律師資格證,讀完書出來從事經濟法律方面的工作,前途似錦。Jim覺得這個方向不錯,自己也去考法學碩士,可那些法律條文都背得頭疼,更談不上通過考試了,前景一片渺茫。

點評

「每個人的發展軌跡和經歷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職業發展上,個人的能力水平、價值觀、性格特質等都在影響和左右最終的結果。」方文怡說,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必須量身定做,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推薦閱讀:

35歲之後,我想明白了什麼?
你的新年計劃我能給的一些建議
放棄20w年薪,我成為自由職業者
ENFJ如何用興趣愛好賺錢?
「離30歲還有一個月,我發現自己一無所長!」

TAG:職業發展 | 職業規劃 | 職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