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道士下山》好在哪?

就從何安下說起吧。

何安下是本電影的主角、線索人物。其名字由來是一手把他帶大的老道士羅隱師傅在雪地看到被遺棄的小何安下時,抱起他嘴裡數念著「何安下、何安下……」不知怎樣安置他,於是便給他起了個名字叫何安下。「何安下」,「Where to put him」,從整部電影的內容來看,既是暗指了安頓其身,更加著重強調安頓其心。

電影《道士下山》好在哪

安頓其身的問題,也就是找個安身立命的飯碗,何安下一下山遇到藥店老闆崔道寧——也即他的第二位師傅時基本就解決了,從做粗活到靠自己的絕活幫助師傅做手術再到最後能獨當一面開點葯,若後來沒再摻和進那麼多江湖恩怨,靠他的勤儉樸實,想必也可以安穩度過此生了。而安頓其心的問題則幾乎讓他用盡一生去上下求索,也恰恰是因為這個問題的懸而未決,才使他不得不繼續捲入江湖。為什麼安頓其心如此重要的呢?《孟子》中不是就有「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嗎?學問之道沒有別的什麼,不過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來罷了。

何安下是如何尋求安頓其心的道路的呢?這需要把整個故事簡單梳理一次,夾敘夾議:何安下自幼在道觀長大,每天讀道家典籍,三觀自然是天地大道,善心慈悲云云,這些藏經也自然成為其心安頓之處,但因為何安下還未經歷世事,這些藏經上的話對他來說大多只是些空洞的概念,對他的幫助也只是建立了些簡單的善惡分別,因此根基不穩,遠不能安頓其心。

電影《道士下山》好在哪

而在其為師父崔道寧報仇鑿沉船淹死偷情的崔道寧之妻玉珍與弟崔道融後,心中所受的巨大不安使其原先的三觀瞬間崩塌。於是有了下面這一段何安下在明光寺懺悔避禍時與住持如松長老的一段對話,如松長老雖未正式收何安下為徒,卻一直神一樣地存在著並在每次何安下受挫心有疑慮時給予他人生指導。

何安下:「師傅,我在入定的七日里,跪遍了天地萬物,但還是安定不下自己心中的惡念。」

如松:「拿你心來,我替你安。」

何安下:「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裡。」

如松:「自己去找。」

電影《道士下山》好在哪

心在何處,何以安頓其心?這是何安下第一次感受到這個問題的巨大和重要。也為後面的故事發展張本。其實,這段對話是一則著名禪宗公案的直接翻版,原公案講述的便是禪宗二祖慧可向初祖達摩斷臂求法的故事:

電影《道士下山》好在哪?

慧可禪師問道:「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師道:「諸佛法印,匪(非)從人得。」

慧可禪師聽了很茫然,便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師回答道:「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禪師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覓心了不可得。」

祖師於是回答道:「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禪師聽了祖師的回答,當即豁然大悟,心懷踴躍。只不過何安下比不上慧可大師的慧根,當下沒悟,於是才需要繼續到江湖裡經歷世事,在滾滾紅塵中繼續體悟大道,去尋找他的心。

然而,何安下卻在接下來的故事裡找到了顆毒心。電影這裡用了誇張暗喻的手法,到何安下藥鋪前來給受傷的父親彭乾吾抓藥,並打探師兄趙心川消息的彭七子順手帶著個野物,便用何安下店裡的灶火燉了分與他吃,結果這個野物的心有毒,是個「盛滿惡念的心」,吃了什麼都幹得出來,於是倆人瞬間變得醜陋猙獰,惡念紛飛,何安下幻想與師母睡覺,並鼓動彭七子一起去偷附近一個小廟的功德箱,不巧卻遇上了隱居的高手周西宇。

一番比試打鬥後,才幸得周西宇宅心仁厚替二人解了毒。這裡電影大概是想告誡觀眾,當心盛滿惡念時,人會變得無惡不作而不受控制,變得從內心到外在的醜惡不堪。

何安下繼續尋找著心,並決定去拜周西宇為師,潛心修鍊,但他的心卻遇到了與他的第二任師傅崔道寧同樣的考驗——紅顏美人。這位女子叫王香凝,是在其到道觀里求子時與何安下相遇的,二人一見面便彼此心生曖昧,何安下為此感到苦惱,去找如松師傅解惑,也與周西宇談心。

在見識了周西宇與師兄彭乾吾對抗中使用的絕招猿擊術後,何安下作出決定——放下!電影里的台詞是這樣的:「師傅,我什麼都放得下,我長這麼大,就喜歡過一個王香凝。都能忍受住不去找她,我不圖名,不圖利,不抱怨,哪怕練瞎了眼睛,走火入魔,我都不怕。」



推薦閱讀:

怪奇物語2評價主要內容?
《長江七號》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漢尼拔主演加里·奧德曼演藝經歷是怎樣的?
[影評]羅曼蒂克消亡史:為什麼好電影不好看
如何評價葉問3這部影片?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