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深刻」

似乎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對於一些怎麼擠也難擠出來太多思想性內容或者啟發性的文學影視作品,有大批的人會去高唱:「啊,這個作品真的是太深刻了!」比如《銀翼殺手》(不是指續作,以及別誤會,我其實覺得這是個好作品)、還有2018一月新番的《惡魔人 crybaby》。然後你去看這些人寫的評論,結果也確實也沒說出啥真正「深刻」的內容。

當然,文學影視作品並不一定需要什麼思想性和啟發性,一個作品、有這樣的特性也好、那樣的特性也罷,對於個體的讀者或者觀看者帶來她或他中意的閱讀或觀看效果就好。我絲毫不覺得——隨便舉個例子吧——《罪與罰》在某種「絕對客觀」的本體論意義上、以一種獨立於個人的方式、絕對地高於《賣拐》(我指的就是那個小品)。然而,某些讀者、觀眾非要把一個作品沒有的東西說成有的東西,還是讓人看著不爽。這種現象還會成批出現,就讓人不僅是不爽,還想試著分析一下了。

看起來,我感覺這裡的心理動機大致如此——通過把自己的看過的某個作品說得很「深刻」,試圖(在自己和他人的眼中)給自己的生活填充某種「意義感 」——啊,我都看了些多麼深刻的東西呀!以及或許由此而來的——啊,我自己是多麼深刻啊!

當然了,這裡的問題是,既然他們想通過接觸所謂的「深刻」來獲得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他們為什麼不去接觸那些確實有一些思想內容或者啟發性的作品呢?或者乾脆去讀一點正經的哲學、社會學等等學術著述?(為什麼我知道他們沒讀過?因為顯然他們要是讀過點乾貨,就不會在那裡高呼那些所謂「深刻」的作品是多麼「深刻」了)那麼似乎只有唯一的解釋——他們其實並不喜歡那些認真討論問題、分析現象的東西,但是呢,他們確實喜歡所謂「思想深刻」這一光環——於是乎,他們就把自己願意看的東西里,某些似乎能用來裝一裝的作品說得十分「深刻」了。

換句話說,我覺得「深刻」已經成為了一個標籤性的消費品,通過觀看和談論某些作品,一些人獲得了某種「深刻光環」附體的滿足感。我甚至覺得,這類消費者確實被一些生產商注意到了:難道不是有一些作品,其實沒啥insight方面上的營養、卻確實努力試圖營造一種「感覺很深刻」的樣子?說實話,我覺得《惡魔人 crybaby》就是出於這個目的製作的作品。製作者似乎拼了命地想表現:「啊,你看,人類其實就是那麼醜惡!我這裡多麼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啊!」,但其實不過一非常粗淺(而極端)地表現了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豆瓣我給三星。

推薦閱讀:

宮崎駿有哪些動漫?
番劇補完計劃——終極補番目錄
尼特子的創造者竟然是個很厲害的黃漫老師?——畫師アルデヒド
NO GAME NO LIFE 遊戲人生 ZERO(劇場版) 觀後
不在他處正在此地——成年女性的動畫時間(3)

TAG:日本動畫 | 雜文 | 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