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陳蕭伊《KOAN》:消除文本脈絡的影像書寫

自陳蕭伊2015年以《Koan》獲三影堂攝影獎,對她的作品和書一直有關注。與其稱陳蕭伊為攝影師,她更像是一位影像書寫者。無論是《Koan》,還是她新的系列作品,都呈現出獨特的個人敘事風格,這種敘事指向了宗教哲學、個人感性,以及符號意義,因此後文將以「作者」指代。近期收到假雜誌寄來的《Koan》迫不及待打開,除去一個精緻盒子與一張作品海報,一本設計頗具心思的《Koan》呈現眼前:

陳蕭伊, 《KOAN》, 假雜誌出版, 2017

封面和封底為以《Koan》的一幅作品為底的亞克力板,相比承載作品的紙張內頁,它們像兩塊打磨光滑富有質感卻冰冷的石頭,這也似乎暗示了觀看《Koan》時最直觀的感受——充滿層次和細節之美的照片,卻同時帶著不可言說的距離感。這與我拿到畫冊前的想像稍有不同。此前看過陳蕭伊個人網站關於畫冊的網站頁面,封面的玻璃面反射使它像被靜置在河流中,水紋象徵著流動的思緒,同時似乎再現了作者在暗房中沖洗底片的經歷,凝視著慢慢顯影出來的照片,有如翻閱書籍一頁頁抵達照片深處的感受。

陳蕭伊, 《KOAN》, 假雜誌出版, 2017

《Koan》內頁則是連續的開頁,因此造成兩種閱讀方式——根據作品圖像的編排,形成兩到三面的翻頁閱讀;此外,如果有足夠的空間環境,倒可以將其全部展開,以閱讀「山海」捲軸的方式來觀看這本畫冊(大部分作品的第一層面指向了自然之山川、海水等)。但不管是以哪一種方式,其大小錯落的編排製造了充滿節奏的跳躍感,照片與照片之間情緒或是概念上的關聯充滿隱喻。這種跳躍感使我們無法以單一視點去凝視完整本畫冊,以至於我們像是在讀一篇平仄起伏的詞曲,雖不全然熟知它的編排規則,卻能獲取它的圖意和韻律。

陳蕭伊, 《KOAN》, 假雜誌出版, 2017

「Koan」是作品名,也是畫冊的名稱,它來源於禪宗,作者認為「它意味著打坐沉思以簡單不合邏輯的問題使思想脫離理性的範疇」。「Koan」一詞無論是對國內的中文讀者來說,還是對更普遍的英文讀者來說,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辭彙。因此,「Koan」對於多數人來說並不具備一個清晰的指向性,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Koan」的能指無法構建一個眾人所知曉的所指,「Koan」成為一個與作者所傳達出影像符號並行的文本符號,而無法直觀闡述影像的概念。

自「文本崇拜」以來,人們總是希圖將更完美的話語闡述作用於影像上。《Koan》這組作品某種層面是在反抗這一規則,並且追求更純粹的影像性。畫冊中除了「Koan」這一文本符號外,未見任一與作品相關的文字。而作品闡述與畫冊信息附於海報的另一面,與畫冊的圖像分離,或許也是源於取消圖像對文本依附性的作者意圖。

節選自KOAN系列, 陳蕭伊

如果作品未能用文本解釋,那麼如何知曉其精神性呢?

作者曾在媒體採訪時有過這樣的表述,「感受你是無法說出來的,說出來你是在用符號去閹割掉一些東西,我們在看一張圖片的時候,我們說它在說什麼的時候,可能你又把一部分閹割掉了,所以當時我就想要探討,語言沒有產生之前,你所有的直接體驗。」

羅蘭巴特認為,「攝影歸於一種純粹的觀看意識」。影像的產生不同於文本,一張照片的產生或許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而選擇是否拍下、以及對此調整光線、構圖等拍攝方式,但它仍然是一個整體產生的過程,而不是由一個個像素掃描而成。我們日常的言談和書寫需要經過意識的層層過濾,因此相對而言,影像的產生更多與潛意識相關,也因此更加純粹,避免「因充滿全部意義而導致的意義缺席」。

陳蕭伊, 《KOAN》, 假雜誌出版, 2017

《Koan》正是在談論這種意識之外的、用圖像直接連結畫面和情感的內在邏輯。這一概念與本雅明的「靈光」有相似之處。在《論波德萊爾的幾個主題》中,本雅明認為,「對靈光的體驗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即:將人際間普遍的關係傳播到人與無生命、或與自然之物之間,那個我們在看或感到我們在看他的人,也回眸看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事物的光暈意味著賦予它以回眸看我們的能力。」本雅明所見的時代是傳統藝術還未退去光芒,當代藝術又尚未興起之時,而在今天機器複製已成為時代的默許,並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大標誌元素。本雅明認為過去擁有的此時此地的唯一性,也就是「本真性」,在機械複製時代消弭了。此時,「靈光」對於今天的藝術,尤其是最具有機器複製代表性的媒介——攝影,有了新的內涵,《Koan》某種程度在回應這種後靈光的顯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組作品採用照相光刻工藝(photo-etching),照片製作的過程相對來說繁複而漫長。這不是一種刻意的懷舊,這種技法給作品帶來了更豐富的質感,也保留並加重了一些時間痕迹。東方的禪思所追索的意識之流和時間之流交錯,面對作品時,周遭空氣流動已然停滯,卻將意識拉到空靈的時空中,直面照片中的物件所顯現的本有肌理。作者以非傳統的思考方式來製作傳統影像,相比今天轉瞬即出的數碼照片,傳統方式少了一些大量複製和篡改圖像的可能性,因而提供更純粹的觀看體驗和想像空間。

最後,借用偶然讀到小野洋子的詩,我認為用它來描述《Koan》恰到好處:

SHADOW PIECE

Put your shadows together

until they become one.

Take a photo of theshadow.

影子

將影子不斷疊加

直到它們成為一體

拍下來

節選自KOAN系列, 陳蕭伊

關於藝術家

陳蕭伊,1992年生於中國四川。於 2014 年獲得倫敦藝術大學純藝術攝影碩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於成都。 個人網站:chenxiaoyi.net

關於作者

肖瑞昀 ,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攝影系,曾工作服務於攝影藝術機構,現為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影像方向在讀碩士。

陳蕭伊《KOAN》

尺寸:260mm*90mm,44折,43幅照片

裝幀:經折裝,亞克力封面封底,精裝紙盒,附一張海報

印量:500本

推薦閱讀:

西線邊境 · 行走夏特古道(一)
[賞析]讓剪輯更吸引觀眾的一個拍攝剪輯技巧| 第6期
2017.09.28 今日日曆
《攝影之聲》最新刊總第22期 : 高重黎專號
攝影小記||西湖夜尋

TAG:攝影 | 評論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