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電視就會說英語?研究發現效果欠佳,寶寶還需要你的「即時回應」

不少父母給孩子培養英語,就日夜播放英語的音視頻。有位寶媽告訴伍教練,家裡經常給孩子放《小豬佩奇》等動畫片,但是孩子對英語始終不感興趣。對於正在牙牙學語的嬰幼兒來說,光靠看電視就能學會一門外語嗎?

早就有人研究了這個問題,發現孩子看電視上的兒童節目等只能學到某些辭彙,但學不到更複雜的語言知識,例如語音、語法等。(Naigles and Mayeux, 2001) 這意味著播放英語的音視頻給孩子「磨耳朵」,學習效果欠佳。

電視本身是個好東西,能讓非英語國家的人們也有機會接觸原汁原味的「真英語」,是提升語言能力的絕佳材料。有北京的網友告訴伍教練,很多父母通過播放視頻讓孩子會說純正的美語口語。我的兒子Tritium天天看YouTube上的兒歌視頻,也逐漸會哼歌謠,學著含糊不清地說gar(car)等。作為語言輸入的方式,看英語電視總比不看強,但這種被動接收的方式質量較低,還需要配合即時的真人互動。

看外語視頻無法逆轉聽力的衰退

嬰兒出生後不久,就能聽出母語以及各種語言在發音上的細微差異,但到了6~12個月時,語言能力逐漸向母語方向發展,而聽非母語的能力迅速退化。這是因為大腦的神經逐漸適應母語的聲學特性,出現了專業分化。在這個階段,如果及時收聽其他語言,嬰兒的聽力能力還可以逆轉——

華盛頓大學語言和聽力科學教授Patricia Kuhl研究了一批9個月大、英語母語、沒接觸過普通話的嬰兒:

A組的嬰兒跟普通話母語人士真人互動,分為12次共5小時,每次大人先念10分鐘故事書,然後和孩子一起玩15分鐘玩具,期間經常說話。之後測試發現,較多嬰兒能分辨普通話有但英語沒有的發音區別q和x(例如「氣」和「戲」,中國北方的人幾乎100%能區分,但美國人容易以為是一個音)。而且,兩周之後他們繼續保留著這種分辨能力。

B組的嬰兒跟英語母語人士真人互動,條件一樣,過後較少能分辨普通話的q和x。

C組和D組的嬰兒分別聽普通話的高清錄音和錄像,裡頭說話的就是A組的大人,說的內容一樣,播放時間也跟前面一樣。特別是錄像,人像大小、高度、環境光亮度等完全按照嬰兒的視角進行模擬,而且檢測發現嬰兒確實能感知大人嘴唇動作與音頻的同步變化。然而,過後他們仍然較少能分辨普通話的q和x。

學語言首先要有輸入,孩子會對聽到的語音進行「統計學習」,自動分析語音中的音節頻率等規律,從而分割單詞甚至掌握語,人際互動可增強語言學習的效果。這個研究證實了及時輸入外語,可逆轉聽力的退化(A和B對比)。

研究還提示互動交流很重要,是聽力逆轉的促進因素(A和CD對比)。類似現象也在動物界也能觀察到,例如小鳥和老鳥在一起嘰嘰喳喳的時候,小鳥啼鳴的聲學特性會有質的提升;斑胸草雀的小鳥甚至能被孟加拉磧鶸的老鳥帶歪,唱了外種族的歌。

即時回應可鼓勵嬰兒提升發音質量

那麼,真人互動究竟跟錄音錄像有什麼不同?原來,真人互動會產生許多暗示的信號,吸引嬰兒的注意力,鼓勵了他們學習。例如,大人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目光可能會盯著說到的東西,孩子順著看過去就知道大人說什麼,於是就漲辭彙了。

深入的研究發現,10~11個月大的嬰兒能夠分解視頻中人物的「動作流」,看出一個個獨立的動作,從而推斷出別人的意圖。(Baldwin et al., 2001) 。這說明嬰兒能夠接收信息並解讀,為互動和語言學習做好準備。而且,這還提示看電視並非一無是處。

互動促進語言發育的直接證據也有了。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的心理學家Michael H. Goldstein等研究了8個月大的嬰兒,讓他們跟媽媽一起玩耍互動,其中A組嬰兒發出含糊不清的語音後,媽媽立刻微笑著走近拍拍孩子;B組嬰兒發聲後媽媽沒有即時回應,而是等到實驗人員發出指令後才微笑著走近拍拍孩子。之後用聲譜圖分析嬰兒的語音,發現獲得「即時回應」的A組嬰兒說的話更多,而且關鍵是A組有相當多的嬰兒發音質量出現了即時提升,包括音節結構和濁音更標準、濁音母音過度更迅速等。相比之下,B組嬰兒無一出現這種改進。

互動的精髓就是「即時回復」。試想一下你是嬰兒,說了半天媽媽也沒反應,或者幾分鐘之後媽媽才搭理,你都忘了之前說啥了,也沒有動力改進自己的發音。有的研究還發現互動是相互影響的,媽媽聽到嬰兒發出比較像樣的語音之後,自然更積極地回應,於是形成良性循環。

自己動手把外教的工資獨吞了

如果只是嬰兒學母語,上述研究的實用意義不大,因為正常家庭的親子交流就是時刻互動的過程,孩子迅速掌握母語——科學家做研究是因為好奇為什麼他們能學得那麼有效率,試圖挖掘出具體的機制。有些「教孩子說話」的早教班意義不大,因為母語毫不費勁就能自然學會,根本無須額外教,所謂的「早教」加快孩子學說話也大多缺乏科學依據。

但對於打造孩子的雙語,特別是在國內環境中打造英語母語,真人互動就非常有意義了。很多父母也意識到這一點,不惜成本請外教、雇菲佣。

不久前,VIPKID被美國招聘網站Flexjobs評為「全美最適合在家辦公的公司」,其提供的遠程工作崗位是「在線教師」。這個軟文透露的信息是:中國家長的錢太!好!賺!了!在家通過網路陪小孩聊天就好。對於英語來說,外教跟孩子互動的確很有價值,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根據一個聾啞人子女語言能力康復訓練的研究,每周至少需要5~10小時吧。我按照150元/25分鐘的北美外教課時費試算了一下,一年要9.36萬元。據說菲律賓外教便宜很多,40元/25分鐘,一年也要2.5萬元。嗯,堅持10年也差不多了——要打造英語母語,需要長年累月進行才有穩定、實質性的效果,一旦停下來就會前功盡棄。

朋友二胎後家裡打算請菲佣,希望照顧孩子的同時提升英語。中介公司發來幾位菲佣用英語自我介紹的視頻。我看了一下,都有明顯的地方口音,流利程度不一。應該視頻互動面試,畢竟背熟自我介紹和即時應答是不同的,無奈很多中國僱主自己的英語不足以面試別人……菲佣的價值本應在其家政素質,而現在很多人似乎更關注英語。她們的「南洋英語」不一定比很多中國人好,但父母不習慣在家講英語,請個只講英語的菲佣帶動全家語言氛圍,意義還是很大的。

伍教練一直提倡家長DIY孩子的英語,在家裡把英語用起來,跟孩子英語互動。這是可行的,我們的英語比不上英美母語人士,但用習慣之後不比菲佣差多少——根據語言學中poverty of stimulus的理論,孩子接受到的語言輸入即使相對貧乏,但依靠內在語言潛能,可以利用有限的輸入進行語言參數設置,從而發展出語言能力。

父母別嫌自己英語不好,特別是口語不行,就放棄跟孩子說英語。你的作用是開啟孩子語言潛能的鑰匙,只要習慣說,注意「即時回應」,產生的效果會出乎你的意料。當然,DIY也不簡單,要求父母一要習慣用英語且不混雜中文,因為只有習慣才能長年累月地進行;二要不斷提升辭彙量,研究顯示父母辭彙量的豐富程度決定著孩子的辭彙量。DIY免費且效果不錯,家長自己的英語也獲得進步,兩代人都受惠,為什麼不嘗試一下?

在具體實操方面,父母首先要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用英語,可參考透析法;每日可以給孩子念英文故事書,特別推薦戴上耳機做VOA、BBC等慢速跟讀,可以讓互動的語音、辭彙、語法等質量更高,而且父母不用看著書,可以跟孩子有很多眼神、表情、動作的交流。最後,電視之類雖然缺乏互動,但仍是個好東西,我們硬著頭皮也要努力在家講英語,無非就是要讓孩子看懂、聽懂電視,最終跟高質量的英語接軌。

文/伍君儀,透析英語使用法創始人、暢銷書《把你的英語用起來!》《把你的辭彙用起來!》作者、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倫敦大學學院語言科學(語言發育方向)研究生

新浪微博:@伍君儀透析英語

微信公眾號:透析英語


推薦閱讀:

我用這個方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髮型|美日美夜

TAG:早教 | 雙語 | 幼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