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輕易說「和解」

傳統小鎮,剪紙,多年前離鄉的傳說,亡靈節,先祖牌位,「陰間」世界,家庭的禁忌,家族與個人的矛盾和溫情……一部墨西哥背景下的異域電影,居然如此多的與我們的傳統世界暗合,本身就為影片增加了微妙的好感度。

看完《尋夢環遊記》,我是帶著淚花走齣電影院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被電影的劇情所感動。看著曾曾祖父的骷髏因為女兒Coco的遺忘即將灰飛煙滅時,一切的誤解和隔閡都煙消雲散,只希望能挽救他——那一刻,純粹的親情勝過了一切。

就在那時,我忽然好想擁抱自己的父母。就算曾經和他們產生過太多的爭執、矛盾和衝突,這一刻,彷彿我們之間除了愛已無其他——我突然想起一句話:

學會與自己「和解」

是啊,與自己和解,無論曾經經歷過什麼,當我們慢慢成熟長大,不再片面地只以兒時的體驗作為評判標準,開始理解很多人、很多事。曾經的心結不斷放下,曾經讓自己苦惱甚至憤恨的人也可以對他們說聲「感謝」——與世界和自己和解。聽起來多麼睿智、正確、開悟的話語。

曾經的我,也因自己無法達到這樣「睿智」的境界而苦惱,因為放不下「憤恨」而背上道德加鎖。但走出濃郁情緒的影院,初冬的寒風吹在臉上,滾燙的大腦開始一點點理性和清醒。我突然反問自己:

「和解」真的那麼「正確」嗎?

如果在電影里,小男孩米格的曾曾祖父不是那位被無辜謀殺的拉丁裔好男人,而是那個大反派歌王呢?小男孩的命運又會怎樣?

現實中,我們的大部分長輩既不會像他曾曾祖父那樣無辜和正面,也不會像大反派那樣殺人越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平庸的,是沒有惡意地按照情緒慣性去做事——因為看著孩子可愛給他擁抱,因為工作不順打罵孩子。

他們和我們既有割不斷的親情,也有理不清的矛盾。

影片中小男孩最終得到家族無條件的愛,幫助他重返人世、實現夢想。這些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契機轉變上的。這些契機使得原本對音樂持封殺態度的一家子最終能支持他的音樂夢想。

但是,這種轉變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大嗎?如果不能發生,作為小男孩的你我,又該如何面對親情和夢想之間的對立?

更多時候,電影里所有角色都齊心協力地完成各種機緣巧合的情節,以保證這個轉變的實現,但現實里並沒有誰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相信我們經常會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現實衝突里:

一邊是無法割裂的養育親情,一邊是自我的成長與發展。

好的家庭,常常把這兩者融合在一起,家庭幫助孩子自我成長與發展,反過來孩子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家庭間的感情。

可是相當一部分家庭是將兩者對立的,孩子的夢想或者發展遭到家人的抵制,這個抵制主要來自家長的觀念。當對立最為衝突時,孩子只能做出二選一的決定,要麼選擇親情,要麼選擇自我獨立。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都會面臨巨大的痛苦。

那麼當我們面對這樣的衝突時該如何解決呢?——特別是在這個年代,我們和父輩的觀念差異如此之大,成長中「反現代」的東西如此之多。

無數沒有受過教育,沒有經過「崗前培訓」的父母不斷地把「祖國的花朵」養大,這其中,應該不僅只有愛和溫情的一面。還會有另一面:

無盡的家庭爭吵、冷熱暴力、被扯光的頭髮、重男輕女的洗腦、糞坑裡撿起的女嬰、性禁忌下充滿羞恥感的被性侵、棒打的鴛鴦、門當戶對的婚姻、開花結果的媽寶男、喜歡嫁人的翟欣欣、兒時的夢想、少年時的夢想、大學時的夢想、成年時的夢想、臨死前王獻之的憾事。

如果我們片面地形成和解的輿論,不去正視矛盾本身,會不會也會變成新的「政治正確」?

就好像那傳統文化里經典的輿論:

「一個巴掌拍不響,他怎麼只打你不打別人?」

「浪子回頭金不換,你不原諒你混蛋!」

「哎呀!人家是強姦了你,但是人家也認錯了,也道歉了,你怎麼還這麼不依不饒?他畢竟是你的XXX!」

所以,現實不是爆米花情感電影的完美橋段,也不能用這類電影或雞湯文學去強迫一個曾經受傷的心強行「原諒」,強行「和解」,強行「高尚」。

畢竟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具備和解的條件,和解才是一種睿智的象徵,如果沒有和解的條件強行和解,和解只不過是自我懦弱的屈服與妥協——

簡稱「說服自己認命」。


而大多數的我們並不會認命,所以我們會看到自己走進電影院,看完溫情的電影,涕泗橫流,出來給父母打給電話說聲「我愛你」,發朋友圈說「親情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回去多陪陪父母」。

然後回到家,又是無盡的爭吵、永存的矛盾和內心的衝突,如此往複——這不怪你,沒必要說自己不爭氣,沒法和解,只是因為這碗雞湯出了問題。

所以,真正的和解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影院出來的那一刻有一種想和父母和解的衝動,那時滿腦子裡都是親情大於一切的想法。

可是轉念一想,孝應該是什麼?記得《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上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這講了孝的幾個層次,最終落在立身與修德上,用現在話說就是個人成長。

所以先為自己的成長負責,當和解與成長相衝突時,先把和解放一放吧。真正地去踐行自己的夢想,活出自己。也許這是和家人和解的最重要的籌碼,以及在人生路上走得最為省力的一個方法。

既然人生那麼艱難了,我們就不要再給自己和別人背上「不懂和解,不懂感恩」的道德加鎖了。

當有一天,你有了足夠的閱歷和經驗,足夠的思考和實踐。才可以談論「和解」。而此時的和解已不是一種妥協和原諒,而是一種自信和使命感:

「我或許生於不完美,成於混沌;但我一路走來,我不僅戰勝了生活的困苦、自己的怯懦;更戰勝了那曾經奴役過我的歲月、讓我痛苦過的人和事——即使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

「我沒有被出身限制住自己的夢想和自由——因而自信;我沒有讓後代看到我的原生家庭和原始環境的任何痕迹,我給世界展示出了完完全全的『現代性』、『文明性』——因而充滿使命。

這才是真正的「和解」,以上。


推薦閱讀:

《大世界》:一個怪誕而真實的象徵
《愛樂之城》的經典台詞都有些什麼?
愛情公寓2大結局是什麼?
你怎麼看,電影《愛樂之城》破內地歌舞片票房紀錄?
《寂靜嶺》電影的劇情有沒有?

TAG:電影 | 尋夢環遊記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