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樂中國急賣中國業務背後的無奈

近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將收購美國第二、也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分銷商康德樂 (Cardinal Health)的在華業務,實際支付5.57億美元。近一財年,康德樂(中國)實現收入255億,位列國內醫藥分銷企業第八位,其產品結構中約80%為進口產品,佔據公司業務量的一半,是國內最大的進口醫藥品代理商之一。

眾所周知,醫藥是朝陽產業,在中國更是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行業。對於康德樂而言,中國市場本該是其戰略發展的重地,為何要賣掉呢?其實,康德樂確有難言之語,丟掉中國市場確屬無奈。

真實的內幕是,康德樂在適應中國市場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主要原因是中國醫院藥品市場存在著50%左右的地下隱性交易活動,在面對這樣一個全球罕見且僅有的扭曲市場體系的同時,康德樂還時刻受到美國法律的監管,導致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法律與財務風險。

從2000年以來,中國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實行了集中招標採購和差價率管制(順價加價15%、零差率)這兩項政策,在這兩項政策的疊加作用下,導致了當今公立醫院藥品供應體系的混亂。

首先是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的問題。「誰採購、誰做主」,天經地義!作為交易主體買賣當事人理應在交易中處於「主導」地位、擁有「主導」權利,政府部門可以監管但不能干預、更不能主導,不能「既吹哨子又踢球」。而我國公立醫院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卻由有關部門主導,但事實上,現主導部門理應只是一個監管主體,並不是交易主體,一無採購藥品所必須的資金,連資金都沒有,不付款,那拿什麼去主導、憑什麼去主導呢?二不掌握具體的採購需求,連該買什麼葯、買哪個廠牌、哪個劑型、哪個規格的葯、該買多少、什麼時候買都不知道,那主導什麼、怎麼主導?毫無疑問,除了「確定價格」之外,有關部門什麼也主導不了,「集中招標採購」其根本性質就必然異化為行政部門的「統一定價」,行政定價就必然破壞正常的市場競爭!

再是差價率管制(順價加價15%、零差率)的問題。按常理,集中招標採購的目的是實現買方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差價率管制(順價加價15%、零差率)則從政策上禁止或限制買方獲益,違背了商品交易的客觀規律。任何事物違背客觀規律,必然付出慘重代價。所以,兩項政策實施以來,其結果完全事與願違,這也是當今葯價虛高、回扣泛濫、藥物濫用、醫患衝突加劇、醫保資金穿底等一系列嚴重問題的根源。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和靈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可避免。沒有公開的價格競爭,就必然產生隱性交易的競爭!在公立醫院的藥品採購價被有關部門事先確定的情況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向醫院銷售藥品時就無法開展公開的價格競爭,不得不開展隱性交易的競爭,否則就會被淘汰。再者,逐利是人的本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競爭的目的就是逐利,禁止逐利就必然讓公開的市場競爭機制失靈,沒有公開的利益往來,就必然有隱性的利益往來。零差率卻禁止醫院獲利,這就倒逼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不通過地下隱性交易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獲取交易機會,否則就會被淘汰。在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和零差率的共同作用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要想把藥品銷售給公立醫院,只有「高定價、大回扣」這一條路可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藥品的採購價格是「行政主導」確定的,「高定價、大回扣」就和政府部門綁在了一起,必然導致有關部門不但不可能對「高定價、大回扣」的非法行為進行監督懲戒,反而包庇和袒護——因為「價格是政府(官員)定的」,每一個「高定價、大回扣」問題的曝光,於公意味著政府部門的失職與失責,於私則往往牽涉到官員個人的腐敗。這使得「高定價、大回扣」的競爭策略在中國是相對安全的。儘管官方媒體多次曝光湖南湘雅醫院葯價虛高1300%的蘆筍片、北京隆福醫院虛高2000%的克林黴素磷酸酯、福建漳州醫療腐敗醫院100%涉案……等一系列葯價虛高、回扣泛濫的醜聞,但最後都不了了之,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官員受到刑事處罰。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外在華葯企可以毫無顧忌地在中國開展「高定價、大回扣」,因為這種做法違反美國《海外反腐敗法》,遲早要受到制裁(輝瑞、禮來、惠氏等知名葯企都曾因在中國賄賂醫生而遭到美國司法部的指控、處罰)。這就是康德樂要賣掉中國業務的原因。

也許有人要問,康德樂為何不遲不早、偏偏在這個時候賣掉中國業務?這和另外一項政策——「兩票制」有關。

什麼是「兩票制」呢?這是有關部門針對公立醫院藥品採購最新出台的一項政策,即銷售到公立醫院的藥品只能開兩次發票——生產企業銷售給流通企業+流通企業銷售給醫院。

藥品從出廠到進入醫院的過程中,究竟是需要開兩次、三次還是N次發票,這理應是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自己的事情,只要不違法,政府幹嘛要管呢?憑啥管呢?

對於企業來說,法無禁止皆可為;對於政府來說,法無授權不可謂;從法律上講,實行「兩票制」也是無法可依。

但根據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介紹,實施「兩票制」的理由是,當前公立醫院藥品價格虛高源於「流通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因為每開一次發票,它這個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最少加20%」……據說,梁司長此言一出,讓很多人把肚子都笑疼了。一則,如果真如梁司長所言,那麼所有企業直接坐在家裡開票就可以發財了(這也太低估中國老百姓的智商了)!二則,我國公立醫院的葯價是有關部門招標確定的,藥品從出廠到進入醫院的過程中無論是開兩次、三次還是一萬次發票,最終醫院的採購價都只能是中標價(竟然連這個最基本的事實都敢無視,顯得欲蓋彌彰)。

那麼,有關部門究竟為何要強制推行「兩票制」呢?這裡面的確有著老百姓不知道的秘密。

前文已經說過,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和零差率這兩項政策疊加在一起,倒逼葯企不得不開展「高定價、大回扣」的隱性交易競爭。「高定價」是「大回扣」的前提條件,「高價中標發大財,低價中標等關門」,主導藥品招標的有關部門決定著近5000家藥廠的生死,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讓有關部門成為「大肥缺」,如果丟掉主導藥品招標的大權,他們將變成一個清水衙門。因此,想盡各種辦法牢牢抓住這一大權成為有關部門維護部門利益的頭等大事。而「兩票制」則恰好可以掩蓋葯價虛高的黑幕,適其所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為了給醫生提供回扣,葯企必須洗出用於藥品回扣的現金;如果洗不出,則一盒也賣不出去。洗錢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高開模式」,藥品從出廠到醫院只需兩票甚至一票,用於回扣的現金只能由生產企業洗出來,大量進口合資企業早就採用了高開模式。「高開模式」儘管洗錢成本很高,但是很安全,因為藥品回扣暗含在出廠價中,很難通過發票發現葯價虛高的黑幕;

二是「低開模式」,藥品從出廠到醫院需要三票甚至四票,用於回扣的現金由藥品流通環節洗出來。「低開模式」儘管洗錢成本相比較低,但是風險很高,因為藥品的出廠價不含回扣,低開的出廠價和虛高的中標價之間差距特別大,極易曝光藥品價格的真實信息,頻頻戳穿藥品集中招標導致葯價虛高的黑幕,致使社會各界要求取消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的聲音此起彼伏。

如果強制推行「兩票制」,那麼通過藥品流通環節洗錢的「低開模式」就無法運作,洗錢的方式就只剩下「高開模式」了,藥廠必須抬高出廠價,使高額的回扣成為出廠價的構成部分。如此一來,中標價與出廠價之間就不會存在很大的差價空間,就掩蓋了招標導致葯價虛高的事實,讓外界找不到問責的證據和理由,從而保住主導藥品集中招標這一大權。這就是有關部門強推「兩票制」的秘密!

那麼,「兩票制」對於康德樂(中國)究竟又有什麼影響呢?

「兩票制」對康德樂有致命的打擊。因為,康德樂最為優勢的業務與絕大部分利潤的來源就是進口葯代理,在實施「兩票制」之前,康德樂可以通過「低開模式」把洗錢的風險轉移到二級或三級代理商,使自己經得起美國司法部的調查。但是,「兩票制」使得「低開模式」無法操作,逼迫康德樂必須採用「高開模式」自己洗錢,其代理的進口產品年銷售額約125億,按照50%的洗錢比例,至少需要洗出60多億的現金,如此巨大的洗錢金額,別說過不了美國司法部的關,就是中國稅務這一關也很難過。所以,只能賣掉,沒無他擇。這就是美國康德樂急賣中國業務的無奈。


推薦閱讀:

TAG:藥品銷售 |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