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熱點|德育教材當中如何體現生活性

來源:徐影老師。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德育,因為德育在考研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我們對德育了解的方方面面的細節越多,我們答題的時候就越和別人不一樣,越容易得高分,今天跳出師德,我們來看另外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生活性。

自從杜威告訴我們教育即生活以後,在我們教育的方方面面,似乎都經常會出現這個詞——生活性,今天大家就來看一看,我是怎樣把德育的教材和生活性體現在一起的。

毫無疑問,今天我們在德育教材當中一定要去體現生活性,怎麼體現呢?首先,我們過去的教材有一個非常機械的模式,這種模式一點都不靈活,甚至也達不到教育意義。這個模式就是,教材當中講了一個故事,老師上課引領大家故事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你懂了道理是吧?好,你要出現這樣的道德要求。這種「故事加道理加行動要求「的模式,真的我們已經看得厭倦了,所以我們應該多種多樣地組合生活事件。

今天我講的第一點,就是在教材當中,我們可以多種多樣的組合生活事件,我們組合的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而且生活世界也應該是種類繁多,有一種豐富性的感覺。其實在我們的德育教材上,不光是要告訴大家道德是什麼,有的時候,還要告訴大家要遵守法律,有的時候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甚至有的時候就是進行一些性教育或者其他教育相關的內容,即使德育教材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那麼怎麼體現豐富性,當然是要取決於生活事件和我們組織生活事件的表達方式。

我講的第二點,就是要說明,我們不能把生活當中隨意的一個事件拿來放到我們的教材當中,這個教材的內容應該是有能夠增進大家的生長,或者說是應該具有一定的道德意味的。如果說它一丁點與我們人的生長和道德意味都毫不相關,我們就不應該選用了。舉個例子來說吧,在前不久呢,看到三年級有一幅圖畫,這幅圖畫表達的是一個學生在那裡學習,而她的爸爸坐在沙發上看書,這樣一幅畫就擁有了一定的間接的道德教育。什麼意思呢?人要終生學習,看,你的爸爸媽媽也在學習,你也應該好好學習,這樣一幅畫的插圖就擁有了足足的道德意味,這就是我們應該選入進來的。

在我們講到這裡的時候,我還是要提醒大家,我們所講的道德教材或者是插圖,或者這些事件的具體內容,一定是荒誕的,是引導孩子們去追求一種積極的生活,或者去體驗自己的積極的價值觀和態度的,我們都可以選入進來。

我要講的第三點,我們在編寫教材的過程當中,一定是以兒童為主體的生活事件為主的,當然了這不代表著我們一丁點都不能出現兒童以外的生活,或者成人的生活,或者說兒童不在場的生活,什麼叫「不在場」?這個詞大家可以記下,哲學的專用辭彙,在場和不在場,比如說,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進行穿越性的故事,穿越到了一個古代的社會,去了解古代的一些人文趣事,這是什麼?這就是不在場。也就是說,我們的教材不需要每一篇都是有著兒童當下生活的,可以是兼顧其他生活的,只是我們主張以兒童主體的生活為主,為主和為兒童主體生活,這種辭彙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我講的第四點是,在引導兒童要過好當下生活的時候,一定要向未來看。那就是杜威所講的關於生活的理解,也很有「教育即為未來準備「的意味。那就是引導學生有一種超越當下的生活,步入到人類更廣闊的文化世界當中的教育意味。這一點也就是在說明,教育不僅僅是為當下,也是為未來,不僅僅是我們實然的生活,也是應然的生活,更是要教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去追求一種更好的生活。

暫且不說別的,我們就來說一說當今社會的一些人和我們前十年社會當中的人們的區別。前十年當中,當人們在社會當中受到了政策的委屈的時候,更喜歡隱忍,更喜歡接受這種不公平。十年之後的今天,當人們發現了一些不公正,尤其是政策,或者說在官員處事過程當中的不公正的時候,敢於在網路當中,大膽地表達要求,能為自己的生活追求一種公平和合理,這種敢於追求正義,追求公正合理,不看輕自己,敢於和這個世界當中不好的制度一搏的心態,其實就是我的教育引領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生活,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應然性的,更好的生活。

當我們的教材在上著剛才所講的這樣一些方向,來進軍或者來編寫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教材就在逐漸的遠離知識化和灌輸化,更加追求經驗和體驗。而且當與兒童當下生活相聯繫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就逐漸地在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

前不久,有個學生問個很好的問題:老師,我們教材當中的生活事件,是不是一定得是生活當中有的,不能夠去創造的?我認為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將生活當中的一些事件,就像編寫一些劇本一樣的,可以有一些加工提煉,可以在這個實際生活的基礎之上有創造性的。但是我們的創造不能脫離實際生活的本來面貌,不能夠生硬的給學生一個道理,也就是說,這個創造要源於生活,也可以高於生活,但是絕對不可以去改變,就是說完全胡編亂造一個生活的樣子,完全不可以為了給一個道理,而創造一個生活。這些是不應該的。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要最終給大家總結一下了,在德育教材當中我們應該體現什麼?我們可以體現生活事件的多樣性,我們也可以體現是設計生活世界具有教育意味,或者兒童成長意味。同時,我們要以兒童為主體的生活事件,作為我們教材的主體。但是可以兼顧其他的生活事件。最後,不僅是為了兒童當下的生活,也是為了超越當下,擁有更好的生活,可以有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同時,最後一點,德育,既然是入選我們教材裡面的,它應該具有德育功能,而且要讓德育的功能而且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我希望的講的一些點,同學們在考場上可以遷移使用。尤其是可以用到我們的分析論述題的地方。當然,這絕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在我講的每一段內容當中,我都希望大家把凱程的這樣一個微信公眾號,不僅僅是當做應試的一個必需品,也應該當做未來我們當老師的一個引導,我希望在這裡,更多的是在引導我們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不是一個死教書的老師,而是一個靈活教書,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或者教育工作者。


推薦閱讀:

班規中的公平與正義——班主任的第一課
有哪些不那麼主旋律的愛國電影?

TAG:德育 | 教育 | 教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