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洛伊· 山多爾,一個匈牙利作家的誕生與死亡
1989年2月21日中午,美國聖地亞哥警察局接到一通電話,一個自稱是馬洛伊· 山多爾的人說要自殺,他告訴警察家裡的具體位置,讓他們來收拾遺體。然後,他用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88年的生命。
我試圖找出他老年生活的一些片段,但是資料非常少。在1986年,死亡圍繞著他的生活,在妻子、養子、兄弟姐妹相繼死去後。他陷入了一種死亡的氣氛中。他的幾個孫女,對於這個老人一無所知,只是周末的時候去看望他。
他的一個孫女說:「我們不說匈牙利語,我們不知道他的曾經,不知道他的影響力。」
的確,在2001年之前,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直到2001年,《燭燼》被翻譯成英文小說,一舉成名後,世界才知道這個匈牙利作家,馬洛伊· 山多爾。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隱形的。
1949年,馬洛伊· 山多爾在日記寫到「世界不需要匈牙利文學」,他認為人們喜歡外國口味的小說,而匈牙利人們是聾子。
在他的小說中,知道他可以德語寫作,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用匈牙利語寫作,這個也是他不被廣泛閱讀的一個原因。即使是精通英語的帕慕克,在提問為什麼堅持用土耳其語寫作的時候,他回答「我只為土耳其人寫作。」對於一些作家來說,母語是他靈魂。
讀《燭燼》的時候,有一種衰亡、時光消逝的感覺,故事緩慢而壓抑,一段跨越41年的友誼, 在垂暮之年,兩人再見。通過將軍的大量自述,一段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如同沉睡千年的火山爆發,燃燒回憶的憤怒,走向熄滅。對於友情,愛情的最後道別,是將軍生命最後所剩下的灰燼。 因為這本書,記住了這個名字:馬洛伊· 山多爾。
我以為他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但一查記錄,他在40出頭就已經完成了這本書,而自傳式小說《一個市民的自白》是他在30多歲出版的,這本會讓人想到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海明威《流動的盛宴》,那是一個光芒萬丈的20年代。歐洲從一戰復甦,大批思想湧現,巴黎聚集了一批藝術家,那時的馬洛伊就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1900年出生的馬洛伊,出生在一個有錢,有地位的大家族,媽媽即使是商人出身的家庭(商人當時是被歧視的小市民),但是受過很高教育,父親更是有名望的律師。他從小就接觸各種文化教育,在最好的教育環境中成長。這種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的確給予他很大的成長空間。14歲的時候他就說「一開始就讀莎士比亞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們藐視一切不純的文學。」
成年後,輾轉在很多個城市,進行著「流亡」的生活。年輕時候有過非常荒唐的日子,酗酒,不斷的參加派對,每天醒來身邊躺著沒有名字女人,「一段青年時代的愛情記憶,就這樣由大腿、胳膊和動作組成。」
23歲,他結婚了。他說自己生活也有出現拮据的時候,但是對於別人一個月才吃5個雞蛋,而妻子做一個蛋糕用5個雞蛋的大蕭條時代,他的拮据可能只是「月光族」,但還是非常富足。他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生活隨意,世界在他眼裡是自由的,除了故鄉。
小說的後面大部分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寫作。30歲的馬洛伊基本是焦慮地度日,失眠、焦慮、酗酒折磨著他,他極度空虛,於是開始思考寫作。
我不知道他們對我抱著什麼期待,而且我對此不感興趣,大概等待我的也沒有什麼,只有自我毀滅。
一個人擁有過多思想,而又不迫於生活,我想他大多會成為一個作家。寫作是他唯一的技能,他的成長充滿了閱讀和寫作,他只能寫作,只剩下寫作。
現在,他的書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他成為了全球暢銷作家,被追贈匈牙利文學最高榮譽「科舒特獎」 。但是,他一無所知。
推薦閱讀:
※讀書:《渴望生活——梵高傳》(序幕)
※【讀書筆記】01-植入臨界知識的「晶元」|成甲《好好學習》
※不成比例——我讀《大空頭》
※只有拋棄自大才能進步《全球通史》上讀後感一
※《人性的弱點》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