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長恨歌》中的時代與命運

上海的弄堂真是見不得的情景,它那背陰處的綠苔,其實全是傷口上結的疤一類的,是靠時間撫平的痛處。因它不是名正言順,便都長在了陰處,長年見不到陽光。爬牆虎倒是正面的,卻是時間的帷幕,遮著蓋著什麼。鴿群飛翔時,望著波濤連天的弄堂的屋瓦,心是一刺刺的疼痛。太陽是從屋頂上噴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這是由無數細碎集合而成的壯觀,是由無數耐心集合而成的巨大的力。——王安憶《長恨歌》

在王安憶的《長恨歌》中,女主角王琦瑤與多個男主角的愛情糾葛的確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但在我看來,這本書講述的不止是女主角單純的愛情故事,更是隱藏在這些故事背後的時代性和這種時代性與主人公人生際遇之間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女主角的恨綿綿無期,那恨蔓延在整個時代中,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確是真實埋藏在女主角心中的那些無法磨滅的傷害所造成的結果;雖是細細碎碎的每個停,但卻斂少成多,最終細流匯成大江。

20世紀初,剛剛初長成的豆蔻少女王琦瑤在經人介紹下認識了她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男人——程先生。那個時代的上海總是一片繁華夢的景象,雖然繁華是舊繁華,夢是舊夢,可是那餘光照耀也足夠半個世紀用的。王琦瑤在「上海小姐」的競選中獲得了第三名,而這第三名也註定埋下了她以後人生中的三次愛情失敗的伏筆。可以說,王琦瑤的人生的確是她自己錯誤的選擇造成的:年輕氣盛的她為了出名,競選「上海小姐」由此認識了李主任,她還來不及愛就消失在她短暫的輝煌人生里的男人;而以後的她註定也不能與自己喜歡的康明遜開花結果;老克臘死纏爛打的愛好不容易喚起了她已步入老年的最後時光的激情,卻又在那個還是孩子的男人的狠心分手下將她的心撕碎。作者在小說的開頭運用大段大段對弄堂,鴿子,少女閨閣以及流言的描寫將整個故事鋪陳開來。那個時代的潮流,那個時代的摩登,那個時代人們的金錢觀,價值觀都是王琦瑤人生際遇的背後推手,在暗盤操控,包括那些閨閣里的流言,弄堂里的蜚語,唯一不變的只有那群城市的證人般的鴿子。

在小說中,對王琦瑤的幾段友情描寫非常細緻,在我眼中王安憶的確非常準確抓住了年輕少女對於友情的那種懵懂而青澀的心理,並且用語言完美的將其表達了出來。對王琦瑤來說,可能最真切最純粹的一段友誼就是與吳佩珍的那段了。而蔣麗莉對她來說,可能只不過是一種接近上流社會的需要而已,她的矯情和固執都會讓年少的王琦瑤有時無法忍受,但是她在表面上卻又不得不與她好好相處,其實內里卻是虛榮心作祟。可是當後來她們都成年時,蔣麗莉卻成了唯一一個真正懂她,理解她的人。當第三段友情開始時,王琦瑤已是邁入黃昏的成年女人,其女兒的好朋友張永紅與她的漸漸熟稔使得這兩個情趣相投的女子一下子找到了知己。張永紅對時尚的追求和她獨特的理解喚起了王琦瑤多年以來一直壓抑在心裡的對美的嚮往,兩個人更是像姐妹一樣,不止談得來而且時常心心相印。這些女朋友可以說都是那時不同年代年輕女性的代表,深刻地反映了那時女人們在真正解放之前的灰暗時期的掙扎和努力。當然,她們每人個人不同的性格也使她們的人生軌跡慢慢偏離,但她們之中大多數卻都是不幸的,由於對金錢的追求,對愛情的追求,對上層社會生活的嚮往,她們的選擇漸漸與她們原先設想的方面背道而馳。也許這也不是她們的錯,只是那個時代的女性仍然有太多束縛,太多顧慮,太多背後無形的社會力量在使她們變得虛榮和貪婪。

小說中最主要的還是貫穿王琦瑤整個人生的愛情。在我看來,她與程先生的擦肩而過真的是一種悲劇,王琦瑤人生中最大的悲劇就是她不愛程先生。可能在王琦瑤的心中,她所需要的伴侶就應該是又能力的,不像程先生那樣軟弱無力的,幽默而風趣的能夠張開羽翼保護她這樣一個美麗女子的男性形象吧。但可惜程先生只是個痴情的,溫文爾雅的,不輕易表露情感,更不願意強迫自己喜歡的女子的男人。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在程先生跳樓自殺的那一瞬間爆發出來,雖然他的自殺並不是因為王琦瑤,文革的批鬥才是導火索,但是王琦瑤卻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和最深的傷痛。而作者卻沒有詳細寫出王琦瑤的反應,也許是想為讀者留下更多的聯想,但不得不承認,她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很多,日子依舊像車輪一樣向前轟隆隆滾去,彷彿不近人情卻又暗涌悲傷。與李主任的那段日子就彷彿是王琦瑤年輕時的一個美夢,美夢裡藏著空虛和寂寞,如此不真實卻又真實的存在過。愛麗絲公寓始終是那個她一直嚮往的地方,在那裡她和第一個愛的男人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歲月;在那裡,她也認識了她人生中最後一個男人,最後一個毀了他的男人,老克臘。康明遜給她帶來了一個女兒,卻沒有給她帶來明天,反而讓她未來的生活更加艱難而充滿陰霾。流言蜚語幾乎要埋了她,但是我還是佩服王琦瑤的,她的處事不驚和一份聰明女人的淡定讓我對她不僅毫無厭惡反而讓我不得不尊重這個堅強的女人。但是,在愛情里,她的確是傻的,不懂得進退取捨,也不懂得什麼樣的男人真正值得去付出。在一段有一段的折磨後越陷越深,最後無法自拔只好將自己完全獻出去,幾乎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但到後來,事實證明,她的選擇從來沒有正確過,她總是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最後受傷的也是她自己,落得個無人理解無人安慰的結果,只能自己靠著時間來抹平曾經留下的深深痕迹,默默舔食著自己心上的斑斑血跡。

在王安憶的這部作品中,作者在開頭就已經埋下了王琦瑤命途多舛的最終結果,多年前她在片廠看到的那一幕:一間三面牆的房間里,有一張大床,一個女人橫卧床上,頭頂上是一盞燈,搖曳不停,在三面牆壁上投下水波般的光影。這個女人死於他殺。

王琦瑤雖住的是平安里,但是誰又知道平安之下醞釀著什麼樣的危險和悲劇呢?像王琦瑤這樣的人,都是那個時代的體現者,紀念碑似的東西,一個見證。同時,像王琦瑤這樣的人也是那個時代變革之下的犧牲者,舊的東西一點一點在消失,晨曦一點一點亮起,燈光一點一點熄滅,屬於她們的那個時代也算徹底結束。


推薦閱讀:

你在高原書評- 雷達點評你在高原-讀者評價你在高原
賞析《少年中國說》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背叛後的新生
不是我們摒棄了古典,而是時代繁華了世界
藝術社會學思考22——哪有什麼天真的藝術家

TAG:文學 | 小說 | 文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