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火最旺的寺廟為什麼叫「宮」不叫「寺」?

作為中國漫長古代王朝史的尾聲,清代的角色十分特殊。雖然這並不是第一個由北方民族進入華夏核心區建立的統一王朝,但清代卻在歷史上第一次對東亞大陸不同的文化板塊(漢、滿、蒙、藏、回)實行了有效控制與統合。

這成為今日中國所繼承的最重要政治遺產,也形成了今日中國國家認同的基礎。而實現這一宏大治理成果的秘訣,正隱藏在雍和宮。

雍和宮鳥瞰圖

雍和宮坐落於明清北京城的東北角,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並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1725年(雍正三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1744年(乾隆九年),雍和宮改建為藏傳佛教寺廟,是北京絕無僅有的以「宮」命名的佛教寺廟。

因雍正駕崩後曾於此停放靈柩,雍和宮主要殿堂的琉璃瓦由原來的綠色改為黃色;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

在上世紀中葉的舊城改造中,緊鄰雍和宮的北城牆東段被拆除並改建成二環路後,雍和宮成為整個二環路沿線最顯著的古典地標。行駛在北二環高架橋上,緊鄰環路高高矗立的萬福閣仍然是京城勝景。

雍和宮建築示意圖

雍和宮坐北朝南,整座寺廟的建築分東、中、西三路,中路建築主要包括牌樓院、昭泰門、天王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左右還有多種配殿和配樓。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東、西順山樓,共佔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其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融漢、滿、蒙等各民族建築藝術於一體。

雍和宮入口牌樓

雍和宮與一般佛寺不同,在入口便能有突出的感受。整個建築序列的起點是由南影壁和東、西、北三座牌坊圍合成的橫長庭院,這是與清西陵大紅門一樣的清代最高級別建築組群入口。

穿過正牌坊後,是一條長長的輦道,輦道長度幾乎與從昭泰門到最後一進院的整個軸線等長,這樣的布局在中國平地佛寺中極為罕見。輦道的出現其實是為了在其兩側設置「阿嘉倉」,即活佛居所。清代時輦道兩側設有至少七位呼圖克圖的佛倉,他們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受朝廷委任的佛教管理者。

《喇嘛說》四體文碑碑亭

雍和宮現在的入口是在1744年改建中擴建的,進入昭泰門後的雍和門才是原來雍親王府的大門。雍和門與後方的雍和宮正殿是中軸線上第一個大體量的建築高潮,這兩個殿堂與左右配殿圍合成一個封閉的庭院。這是原先王府前朝後寢格局的「前朝」部分,是禮儀性最強的空間。

庭院正中置有一座四角攢尖頂碑亭,顯著的位置說明了其內御碑之重要。這座碑就是清代著名的石刻文獻《喇嘛說》,為乾隆帝親自撰寫並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銘刻。《喇嘛說》是乾隆帝對當朝佛教政策的全面概述,從「興黃教所以安眾蒙古」的根本宗旨到元代過度崇奉「有妨政事之弊」的歷史反思,再到「金瓶掣籤」制度的建立,可以說直到今天藏傳佛教大活佛轉世確認辦法的合法性都直接源於此碑。

雍和宮正殿

由於雍和宮先後經歷了貝勒府、雍親王府、雍正行宮和藏傳佛寺四個功能時段,建築組群經歷過多重變化。在其作為胤禛府邸時期最主要的形態遺留便是這兩座大殿:正殿「銀安殿」和後殿。

雍和宮正殿原名銀安殿,是當初雍親王接見文武官員的場所,改建喇嘛廟後,相當於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殿內正北供三尊高近兩米的銅質三世佛像,東北角供銅觀世音立像,西北角供銅彌勒立像,兩面山牆前的寶座上端坐著十八羅漢。

雍和宮北為永佑殿,原為王府後殿,後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為「神御殿」,1744年(乾隆九年)行宮改建寺廟後,改為今名。殿內正中供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殿前有東西配殿,分別為額椅殿(醫學殿)和寧阿殿(數學殿)。

法輪殿與萬福閣

永佑殿之後的區域,是乾隆朝將行宮改建為佛寺過程中對建築形象和功能最重大的改變。

法輪殿是漢藏文化交融的結晶,原來是雍正帝的寢殿,但今天已完全不是一個傳統王府寢殿的樣子:橫長的漢式主屋頂上升起一大兩小三個閣樓,屋頂的北坡上還有兩個小閣樓,與南坡上的兩個一起環繞中央的大閣樓,形成一種中心對稱的圖式,是為附會須彌山的五峰。佛教認為須彌山是宇宙的中心,環繞須彌山的中心對稱圖式便是「曼荼羅」,也叫壇城。因此,法輪殿從形態上代表了整個建築組群的中心。

宗喀巴大師像

法輪殿最精彩的看點是它的室內採光。外觀上象徵須彌五峰的五個閣樓上都設有窗,到了室內它們正好巧妙地成為了五個天窗。幽暗的室內空間中,從天頂射入的光線打在主尊宗喀巴大師像的頭和肩部,給予這尊佛像以極其光明與神聖的光影效果。

萬福閣

萬福閣是人們在外面街道上對雍和宮最深刻的印象,它是雍和宮內最高的建築,也是中軸線上最後修建的一座建築。此處原來是雍親王府寢殿(法輪殿)的後罩樓,直到1748年(乾隆十三年),乾隆帝命令工匠將七世達賴喇嘛進獻的一根罕見巨型白檀木雕造為一尊彌勒佛,並在雍和宮內造高閣供奉。

萬福閣巨型木雕彌勒

萬福閣中的這尊巨型木雕彌勒,佛身寬8米,高18米,地下埋入8米。據說乾隆帝為雕刻大佛,用銀達8萬餘兩。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與承德普寧寺大乘閣中的千手千眼觀音像是清代巨型木雕的雙璧。

萬福閣的建築不但有三重飛檐之間層高和體積富於變化而造就的優美外觀,更是中國古代多層木構樓閣技術在最後發展階段的一個傑出作品。它與兩旁配樓——永康閣和延綏閣——之間的空中連接橋,是中國歷代建築中僅存的一例實際尺度的飛閣復道。

戒台樓

整個雍和宮最後建成的建築,是法輪殿東西兩側的班禪樓和戒台樓。它們的修建緣於乾隆朝後期清廷最重要的接待任務:六世班禪來訪。六世班禪在1780年對朝廷的訪問催生了北京和承德兩地最後的一次大規模佛教建築營造。

雍和宮的兩處添建雖規模不及承德須彌福壽之廟和北京宗鏡大昭之廟,但戒台的存在使其意義遠在另兩處寺廟的接待、居住功能之上。由於授戒的顯著意義,班禪樓和戒台樓成為六世班禪在北京訪問過程中規格最高、禮儀最隆重的活動;而由此建立的雍和宮與班禪的特殊關聯亦給二百多年後的當代提供了一份重要政治遺產。

作為北京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雍和宮通常被北京人視作本地最為靈驗的寺廟,終年祈福納祥人潮湧動,香火蔚為壯觀。每年農曆初一搶燒頭炷香更須排隊達四十個小時,一日之內吸引七八萬人。在當代中國東部都市傳統信仰漸弱的語境下,雍和宮前身作為皇帝潛邸的地位並不足以維持如此洶湧的信仰,而更在於其宗教角色。

內陸亞洲的滿洲、蒙古和西藏在清代第一次同時被有效整合在漢地皇權之下,最重要的粘合劑即是藏傳佛教。滿洲皇室對內亞各板塊的政治主權來自軍事和宗教主權,而塑造宗教主權的首要舉措便是將藏傳佛教信仰與管理中心從拉薩轉移至北京,這是乾隆帝改建雍和宮之首要目的。

雍和宮僧侶

因此,雍和宮在1744年改建後不僅成為全國等級最高的一座寺廟,也身兼規格最高的佛教教育機構、活佛駐地和佛像生產地。雍和宮的建築和宗教供奉在有清一代成為一種帝國武器,有效地實現了清廷對疆域的宗教整合。今天,它依然作為十一世班禪在京的首要佛事活動場所,是中央與藏區的溝通中具有重大意義。

關注我們

喜雅藝術公眾號:himalayanartcn


推薦閱讀:

想要出家,還是想要離家出走?
三月踏春祈福,選擇寺還是廟?
我們寺廟裡也有免費WIFI
深夜寺廟門口傳來小貓一樣的哭聲,清晨開門後送來千里的緣分

TAG:佛教 | 寺廟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