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窩裡橫」背後的真相,90%的家長都不知道
01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她家也是一個男孩兒,5歲多了,每天精力旺盛、上躥下跳,折騰的朋友精疲力盡。
這孩子看到我們在聊天,湊過來大聲跟他媽媽說:「我要吃蘋果!」
朋友說:「等一下我跟阿姨說完,我給你洗。」
孩子大聲喊道:「不!我現在就要吃!」
這時孩子的奶奶聽到了趕緊過來說:「你們聊吧,我給他洗。」
孩子用兩手猛地把奶奶一推,差點兒把老人推個趔趄,「我不要你洗!我就要我媽洗!」
朋友立刻批評他說:「怎麼能這樣!不能推奶奶!」
結果孩子哭鬧的更凶,朋友沒法子只好趕緊去給他洗了個蘋果,才平息風波。
然後朋友對我不好意思地說:「這孩子就是慣的,在家裡你看這副小霸王的樣子,出去見了陌生人連個屁都不敢放。連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兒都得拉著我,讓我過去跟人家說帶他一起玩兒。」
02
其實很多家裡可能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孩子怎麼在家凶得要命,出去就「熊」得要死。在家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出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兒了,不敢和陌生人說話,被搶了玩具也不敢吱聲,還得央求父母去要回來。
難道用「就是慣的」一句話就解釋了嗎?
這樣未免太簡單粗暴點,而且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孩子這種雙重表現背後,真實的需求和問題,我們並沒有看到。
有人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可每個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就開啟了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探索之旅。即使還不會說話,TA就能很敏感的感受到家中每個人的脾氣、性格、以及與自己的關係。
誰是溫柔可親的,誰是冷漠嚴厲的,誰是有求必應的,孩子小小的心可是門兒清。所以孩子和家中每個人的互動模式也是不一樣的。不過總體來說家裡人對孩子總是溫柔關愛的,在家裡孩子總能感受到溫暖、安全、放鬆,所以家這個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個安全的港灣,可以無所顧忌的釋放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當孩子到了一歲多兩歲的時候,慢慢學會說話增進和家人的互動。家就成了孩子第一個人際交往和情緒訓練的實驗場。
03
到了外面呢?外界環境對孩子來說,本來就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陌生人可不像家裡人那樣對TA和顏悅色,有求必應。
孩子打了別的小孩,對方可能會打回來,或者從此不和TA玩兒,又或者對方家長會跑過來不依不饒。
而這時很多父母所做的卻是代替孩子去和別人溝通。此時孩子雖然知道了不能打人,卻沒有建立起和他人正確交往的模式。父母的嚴厲斥責讓孩子無所適從,慢慢變得害羞、膽怯,不敢說話。
所以一開始對孩子的引導很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別人打招呼,介紹自己,勇敢地說「我想和你們玩兒可以嗎?」「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嗎?你也可以玩我的。」
孩子已經是這樣的現狀了,如何解決呢?
?不要給孩子輕易打標籤
不要說「這孩子一到外面就打蔫兒」。正確地看到孩子處於這樣一個試探的階段,是可以變化的,而不要簡單歸為孩子有問題。這是父母首先應有的態度。
?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窩裡橫」的孩子缺乏與外界打交道的經驗,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給孩子創造機會,多帶孩子到戶外玩,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合作。
孩子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須是通過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
?愛孩子要有度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僅要把握「度」,更要掌握一定的原則,減少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對於無理要求更是要學會說「不」。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慢慢走向獨立,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而自己代勞,使孩子得不到成長。
?教會孩子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一味地責怪孩子「發脾氣不對」是沒有用的,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教給寶寶表達和釋放情緒的方法,鼓勵他用語言說明自己的需要、描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家長太過「貼心」,還沒等寶寶開口就已經猜到並做到他想要的了,這也會剝奪他發展表達能力的機會。所以要耐心一點兒,等待孩子自己表達出來。
當孩子發脾氣時,更不要硬碰硬地去打壓,那樣會激化矛盾、掩蓋問題。我們應該理解和接納孩子,孩子才能接納自己。
經常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整理和傾訴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也會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共建規則,彼此尊重,親子關係從此不同。
以更多家庭幸福的問題,請關注愛加家庭。
推薦閱讀:
※「兒子,沒想到你會毒死我……」
※減少孩子在學校里的叛逆行為
※培養完全的女孩——養育女孩
※女孩學習探索階段——養育女孩
※避免掉入大喊大叫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