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你想了解自己嗎?你想了解身邊的人嗎?

當然想,對不對,要不為啥有那麼多人研究星座呢?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同桌,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個男生,如此的緣分啊,結果倆人的性格居然天上人間之別,各種打架,最厲害的時候倆人搬起板凳操傢伙大戰一場,最終,被老師劃定楚河漢界,以不再做同桌結束。

一想起他,就粉碎了我的星座夢。

最終發現還是老老實實分析自己的夢比較靠譜。

後來學習了心理學,更是覺得個體的經歷才具有獨特性,才更能反映個體特質。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側面的集合體,不能一概而論地確定一個人,但是從不同側面確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部分特質。

比如夢。如果一個人總是做類似的夢,或者某一個重複的夢,那麼這個夢對於主人而言,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再比如,最早記憶。一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記憶,但是每個人保留有最早記憶的年齡不同,記憶中的人物不同,事件類型也不同。甚至可能同類型的事情,有些人記得有些人不記得。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生活態度,是不同的。

所以,一個人的夢或者最早記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這個人

我們一起說說最早記憶,它也許可以有意無意地幫到你,了解自己或者他人。

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會經過很多事。有些事被我們記住,有些事被忘記或者忽略,也或者沉睡在大腦某個角落。但是,但凡能夠被我們記得的,一定可以反映我們的真實自我、我們的生活態度、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對環境的看法。

記憶不會說謊,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記憶一定是當時真實事件的反應,極有可能記憶是錯的,或者扭曲的,或者放大的,也可能是模糊的,不清的,非完整的,或者片段化的。但是無論是何種記憶,只要被我們記住,哪怕是錯記,也一定是你內心的真實反映,它可以成為我們了解自己的有效依據。

從另一個角度,你記得的,一定是你想記得的。所謂想記得的,不是說這個記憶讓你感到很美好或者很快樂,所以你想記得,而是你的認知決定了你會記得它,而之所以你的認知決定你會記得它,也許正是它,形成了你的認知。所以這個記憶才在以後的生命歷程中得到了不斷強化。

我最近很有幸獲得了一些人的最早記憶,做了一些分析。

案例一:A男士

最早記憶:在我家老房子的樓下,我姐站在我對面,恍惚記得,當時有人說我兩歲了。然後就是我的媽媽在廚房做飯,我跑過去問她我幾歲了,她說我三歲了。

該男士最早記憶中出現的人是自己的姐姐,說明姐姐至於他是比較重要的人,至於說是合作關係還是敵對關係,後來沒有述說,不便判斷。但是從他在姐姐在場的時候聽到年齡答案看來,他們極有可能是合作關係,也就是關係不錯。之後出現的人是他的母親,可能他更多地得到了姐姐和媽媽的照顧。該男士的記憶中最重要的都是女人,估計他的人生可能更受女人的影響,與女人的關係更緊密。成年的他與女人的關係一般不會太差。

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而言,詢問年齡,說明他對時間和數字類的東西很敏感,成年的他極有可能非常守時。

後來,我詢問他,他確實證明了這兩點,他與姐姐關係很親密,至如今都是如此,對於女性,他也完全不會有男權思想。「我確實非常守時,與人約會的時候我會嚴格到1分鐘都不差」,他如是說。

案例二:B男士

大概兩歲,我在奶奶的屋子裡拿著拐杖亂竄;還有一次家裡來了很多爸爸的朋友,我端著一盆葡萄給那些人送葡萄,當時一片人聲鼎沸的熱鬧場景。

一般而言,三歲之前孩子的關注點主要在媽媽,對媽媽有依戀,之後才逐漸轉移到了爸爸,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由和媽媽的依戀關係轉移到向父親學習和模仿。如果這個年紀的記憶不是媽媽而是奶奶和爸爸,極有可能該男士幼年沒有得到媽媽很好的照顧,與媽媽的關係相對疏遠,所以把注意力過早轉移到了爸爸身上。該男士的最早記憶是奶奶,接著是爸爸,奶奶和爸爸在記憶中佔據最早記憶,這樣的孩子可能家族觀念和情感比較濃厚。

除了人物,他的記憶中有場景故事:在人聲鼎沸的環境中送葡萄。記憶中這樣的場景,說明他很早就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對於成年的他而言,可能更容易,也更願意融入社會,注重人際關係。

可能有人說,對於人際關係的判斷是不是基於他所描述的場景說明他從小就學會了而已,這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人成年後能夠回憶起的最早記憶是這樣的場景,說明成年後人際關係對於他依然是很重要的,且他善於與人溝通。正因為這一點,記憶可以側面反映一個成人的人生態度和與他人關係。

這位男士確實是朋友圈中很善於溝通交際的人。

案例三:C女士

我記得大概3、4歲時,去媽媽工作的單位玩,大人不管我,我就到處跑,打開了一棟類似庫房的建筑後門,發現有一條河,河水奔騰洶湧,當時令我很震撼。

C女士的最早記憶中出現的人物是媽媽,估計C女士得到了媽媽很好的照顧。在沒人的情況下,到處跑發現一條河,說明B女士的自主能力比較強,對新環境有好奇,從這樣的記憶場景可以推測出C女士在成年後相對較好的安全感,以及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河水的清晰記憶,可以得知她是一個感知力比較強的人。

後來,C女士說,她確實得到了媽媽很好的照顧,在自己的記憶中最出現的是媽媽,後來是爸爸,C女士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給予自己很好照顧的家庭。個人認為在成年後做事確實比較自主,幾次大的工作調動,以及在自己的其他人生大事上,都是獨自一人作出讓家人吃驚的決定。

案例四:D女士

我最早的記憶是幼兒園,有一個女生給我們講鬼怪的故事,她講的繪聲繪色,而且她說她是親眼看見的,就在我們院假山上,讓我特別害怕。

記憶中出現鬼怪故事,說明這樣的事對主人公有較深的影響。成年後的她依然會對環境存在恐懼,不容易相信環境和他人,防備心理強。

同理,如果最初的記憶是某重要親人的離世,擁有這樣記憶的人,相比他人可能會更加恐懼死亡,我們可以從他記憶的事來判斷他目前的狀況。據研究,最早記憶是死亡的人,特別是親人死亡,長大後往往希望做醫生,這樣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對抗死亡,克服死亡恐懼。

我們每個人最早可以回憶的事,不是因為這個事發生的最早或者最特殊,而是因為這個事對於我們最重要,所以被我們的記憶保留了下來

我們所保留的記憶一定對於我們後天的人格形成和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影響。認識自己,其實有很多途徑,只要你善於發現。這也是我把這篇文章的分析分享給大家的原因。

朋友們,你的最早記憶是什麼呢?

拋磚引玉,大家思考一下,你的最早記憶與你的人生有何關係呢?

我自己的最早記憶……額,好像有那麼點狗血,但是對狗血劇的分析,恰恰讓我懂得了自己過往的很多行為以及現在的問題。這也是我自己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穫與成長。作為保留,有機會我們一起在突破內向課程中來與大家私密分享吧。

今天的文章,就當給大家一個個睡前故事~


推薦閱讀:

答應我,期末考試的時候帶上腦子好嘛
文革的記憶
8500字關於高效記憶的深層解讀,讓天下的孩子沒有難記的學習內容!
片單|影像中的政治記憶——苦戀100+1

TAG:認識自我 | 記憶 | 童年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