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剖學的學習方法引申的思考
如何學習解剖是我這幾個月在思考的問題。看過許多視頻教程,許多老師講的課,包括學校的,網路的,mooc上(大致是比較簡略的介紹)、較詳細版的各大醫學院的網路課程、丁香園上的、還有這裡很多人的經驗總結。我試圖想從裡面得到一些啟發,但結果不太滿意。
上課(包括大體實驗和理論課),翻來覆去都是給你幾個圖片或者給你標本,告訴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走馬觀花一般,解剖這種東西,又不是幼兒園階段的掛畫,簡單的說這個是蘋果梨子香蕉,它們有一個顯著和簡潔的特徵讓人印象深刻。而骨頭連小小的溝溝回回都要起個名稱,根本記不清楚!大部分人推崇的辦法就是在實驗課上多去看標本之類的。而我,今早神清氣爽地拿起解剖書開始複習,看了10分鐘成功把自己催眠了。
結合我目前的條件來看,在實習基本沒有機會接觸大體老師,有些朋友的辦法是下載相應3D解剖軟體以及製作模型,之前嘗試了一把,發現模型的材料不行,加上我手殘和沒耐心不得不放棄。3D軟體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目的不能局限於只知道某個部位在哪裡。
以下是我用超輕黏土製造魔性的圖片,第一次做,我想把它做成和真正大腦大小差不多的東西,用了5包黏土,因為太重而且黏土還很濕潤,我就算一邊濕潤一邊做,它底下還是全部塌陷了,感覺有點受挫。也許接下去有時間我會試一下,不同大小,或者用鐵絲來加固構架來看看做其他器官成不成吧……
了解大部分人的經驗,他們的學習方法我簡潔地分成兩方面,一個是從記憶角度來講(背、口訣),另外一個是他們所說的「多看,多摸,結合思考」。
我個人覺得記憶的那些方法雖然可以輔助,但頂多是輔助記憶,不能解決本質問題。用了一堆花花綠綠的比喻方式和口訣,只記得那些天花亂墜的東西,就算你最後記得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如果長久不去看,根據那什麼艾賓浩斯曲線,早就忘了。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學習目的不能僅僅滿足於我知道它是什麼東西,而是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萬物的存在有它自身的道理。所以究竟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凌駕在記憶上面?可以抓住本質,進行推理,然後長久能夠應用,以至於在某一天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大腦提取出來使用?
這幾個月我想出了三個辦法。
第一,還是從內科學加外科學的疾病機制的角度開始,學習每一個系統的病變。疾病,代表失去平衡,那麼會追溯到它器官本身的平衡運作是什麼樣的?一個功能的開啟又來源於它器官(我比喻成機器)的構造,構造取決於運作。這就可以說明,「它」因為有什麼結構,加上什麼動力,才可以讓「這台機器」運轉起來。這個過程,我們就可以去學習解剖+生理,後來,由於一些因素,導致這個組織結構破壞,破壞導致機器不能發揮它的作用,因此這個結構失去平衡了,那麼這個機器的生產不行或者罷工是如何影響其他機器(器官)或者整個人體的?
【這個思路,我想它不單單只是學習解剖,它需要涉及到每個學科,可能這個辦法真的有效?但是由於個人懶惰的原因,我又會花費多少精力去做呢?而且我需要搞清楚我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臨床這個專業大部分是建立在治療疾病的角度上去分科的,為了通過單科考核的這個出發點來看,這個方法會不會讓我在解剖上了解得太過片面?仔細一想,解剖學是一個大範圍,我可能沒辦法把所有精細且冷門的東西都學到/記住,就不要太過貪心奢求太多了…
第二,從舉例子設置場景來入手,這個方法可能屬於記憶方面的。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個是,我有一堆知識點,我從這堆知識點去編一個場景;第二個是無中生有地製造場景,從而去引發知識點。前者應該是建立在應試上的,後者相反,我心裡想著若是為了應試而費勁心思去製造這個場景實在讓人有點不爽。因為我想要一切初衷都是為了學習和探索這個學科而進行的,而不是為了應試而應試,但經常我的一些想法不得不限制它身上。所以對應試有種負面情緒。
詳細的說是這樣。每個場景都有不同側重點。設置場景1「我走在路上,看到了一片五顏六色的花,聞到了花香的味道。」問題:我在走路,用了哪些結構?哪塊骨頭?哪塊肌肉在使力讓我可以走路?我看到了花,那麼我怎麼知道它是花?和大腦的記憶與認知有什麼關係?花的顏色感受器感受到了,顏色,光,如何傳導到眼球?通過什麼細胞?發生了什麼反射?進入了視覺通路到我的中樞?中樞再感受到顏色?我聞到氣味,同上,氣味的記憶和認知,鼻子上的嗅覺細胞的反射通路如何達成?此場景側重於感官方面的。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我能夠有目的地,探索性地去尋找其解剖生理,達到一個複習效果。缺點是,我能設置幾個場景呢?場景之間肯定會有重複的方面,要怎麼去分類?而且自己也會在某個時候開始鑽牛角尖。實施這個方法的時間一定又會很長,而且能堅持與否都說不定!加上,這種辦法一定會涉及到神經系統,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人的任何行動都離不開神經系統,它主導我們去做什麼事情,運動動作,思考,和生活的互動帶給我們的反饋、感受,都離不開神經。然而我個人覺得神經系統是一個永遠挖不完的巨大的坑,以我一人的力量恐怕難以完成。
第三,乾脆把凡事想得簡單一點,全身上下器官幾個久算幾個,先不說它們之間的聯繫,就說它自己的作用。比如,胃,它的存在是為了消化食物,那為了促進消化,這個器官需要長什麼樣子,才能為消化服務?(那些皺褶),而且促進消化不可能就單一零件在運作,肯定有聯合的零件一起來完成,食物過多了,從哪裡獲得更大的動力來進行這個巨大工程? 之後,腎,心,脾,肺這些也是根據作用來引發這些問題。而各種骨頭和肌肉要根據他們的位置,位置毗鄰的器官給它(骨頭)造成的溝壑去思考。先簡單地從自己「本職功能」談起,了解了解剖特點,再來引申到去聯繫各個器官互相之間的平衡作用及對整個人體的影響。
主旨是:沒有無緣無故就存在的結構。它的形成,要麼是為了某個目的而變成這個樣子,要麼是被其它東西的單一/聯合作用形成的結果。
這3點方法都還沒實踐,我覺得自己肯定有一方面是因為懶惰,況且,一些想法需要耗費的心力和時間太大,目前沒有志同道合者,以一個人的力量,和稀缺的資源,想想心好累,難以完成這種工程。這些唯唯諾諾的想法可能讓我踟躕不前。
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應該得一次次明確目的,我究竟要得到什麼結果?我想知道些什麼?還要考慮這些因素:時間不多了,過了不久要考試了,是否應該點到為止?來限制我巨大的腦洞和邊緣、極端的探索方向。因為經常在某個問題上想太深,其它方面沒有顧及到,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和木桶原理差不多,有的長板長,而短板是顧不上。如何平衡「能夠顧及其它學科」和「我目前特別想了解得很深刻的一個問題」這二者,還需要慢慢去想明白。
通過以上整理,有些事情豁然開朗多了,而還未上崗前,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考試,一想到這些方法在當前階段差不多都是為應試作鋪墊,我就有點小抑鬱。
最後,這些都是個人的想法,隨手總結一下,大家當做看熱鬧吧…對於學習方式,肯定要結合多元的角度去進行,並且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一一證實它是否可行或開闢新的屬於自己的方法。還是在實踐中得真知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