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郝思嘉的積極心靈——貓一樣高傲的活著
一個貓一樣的女人。有著貓一樣的目光,貓一樣的微笑,貓一樣的敏捷,貓一樣的高貴和高傲。貓總是在面臨危險時,弓起身子,怒髮衝冠貌似強大的樣子,但是內心的卻虛的一塌糊塗,但是卻不會放棄。郝思嘉正是這樣一隻貓,虛榮,驕傲,自戀,自以為是的愛著,但是她還有一樣貓沒有的積極心靈。任何時候都高昂著頭,現實沒有什麼可怕的,雖然有時候會使人難堪。
也許她不夠體貼,不夠善解人意,她只看她的目標。天生的美麗使她慣於高傲,但是她的堅強樂觀才永遠是她最大的魅力。也正是這些深深的吸引著瑞恩。同樣的美麗,郝思嘉驕傲的資本,布蘭奇生存的依賴。在面對落寞的家族時,郝思嘉勇敢的走過去開創未來,布蘭奇留在原地後退。
如果沒有梅蘭的淑女風範,淑女代表了社會制度對女人的制約好要求,梅蘭是一個典型的體制要求下的婦女典範。但是郝思嘉不是,她的桀驁不遜源於她的自我認同不是源於制度而是自我。正如一隻飛揚跋扈的貓,只干自己想乾的事。
郝思嘉明白無限的希望存在於明天。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今天再如何糟糕,它正在過去,摻合不了明天的事。現實的今天怎麼樣就接受怎麼樣的現實。
一、積極情緒和體驗
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對於積極情緒,B. L. Fredrick (1998) 提出了拓延 —構建( broaden -and -build ) 理論,認為某些離散的積極情緒,包括高興、興趣、滿足、自豪和愛,都有拓延人們瞬間的知—行的能力,並能構建和增強人的個人資源,如增強人的體力、智力、社會協調性等[5] 。
積極的情緒能擴大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能夠對更廣泛的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保持清晰的有意識。這種開闊的注意範圍使我們對信思想和新活動保持開放的心態,並且比平常更具有創造性。(Isen,2000)
親子之間、手足之間以及大家庭成員之間親密的支持性關係,可以增進每一個親族成員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力量。這種社會支持加強了主觀幸福感。
二、積極人格特徵
Hillson 和Marie (1999 ) 在問卷研究的基礎上將積極的人格特徵與消極的人格特徵進行了區分,認為積極的人格特徵中存在兩個獨立的維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徵,指接受自我、具有個人生活目標或能感覺到生活的意義、感覺獨立、感覺到成功或者是能夠把握環境和環境的挑戰; 二是與他人的積極關係,指的是當自己需要的時候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願意並且有能力提供幫助,看重與他人的關係並對於已達到的與他人的關係表示滿意。積極的人格有助於個體採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情景[11] 。
(一)安全感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幸福的人的人格特徵是外向、樂觀、高自尊和內控的。而在美國,更是如此,自尊、按照與個人意志一致的方式行為,是與高度的主觀幸福感相關的人格特質。安全感是這些人格特質的重要徵兆(Thompson,1999)。
穩定的家庭、良好的社會認可、客觀的經濟條件以及對自身魅力的高度認可塑造了郝思嘉的內在安全感。使她形成自尊自信、樂觀外向的性格。成為她在面對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候堅信的力量之源。穩固的後方使她有精力有信心去開闢去面對。從亞特蘭大回德園的那個拱橋下,大雨天她拉著馬韁繩,心中倘若沒有強大的心靈支撐,一個弱女子面對唯一的依靠瑞恩的離去,怎麼能夠渡的過去。
回到家後,發現一切不是自己想像的模樣,短暫的修整後成為家庭的核心人物撐起德園。此時她所有的希望和安全來自於德園。郝思嘉一直心存希望,固執的喜歡希禮,也認為希禮喜歡她。這樣的執著彷彿一生是沒有盡頭的,時間足夠她折騰。她說這是她唯一的生存下去的理由,希禮之於郝思嘉正如太陽之於夸父。但是實際上像希禮說的一樣,德園對於郝思嘉來說更為重要。當發現這一點時,郝思嘉的心突然有了希望,她像一個注意力狹窄的人,眼中只有一個目標閃閃發光。她認為自己快要絕望時,一次又一次找到溫暖和堅持的理由,並為之奮鬥。
戰爭結束後,她為了保住德園搶了妹妹的男朋友。經歷了這一切之後,她的安全感來源於德園和金錢。所以此時的她,是個貪婪的商人。
面對逆境,流言蜚語,她,以一個生意人的身份做木材生意時,很多人仍然站在南方郡的立場上敵視北佬,無視一統的局面。但是郝思嘉認為「戰爭結束」,面對現實,從新開始是必須的。面對眾人的不理解、勸阻和背後的非議,她一往無前。流言向來力量之大超出人的想像,千夫所指,無病而死。而郝思嘉慣於從一片沙漠中堅強的站起來。正如黑人保姆所說,上帝賜予她與生俱來的抵抗悲傷的力量。走投無路時開闢新路的膽識。而這一切與她強大的自我認可分不開,與她內心的安全感來源分不開。正是堅定的自我認同和穩定的安全感,使她不在乎外界的一切阻擋力量。
內在的安全感給予郝思嘉積極樂觀的思維去看待問題,使她形成一個高自尊,高自我認同的人格。
(二)樂觀
在積極的個性特徵中, 引起較多關注的是樂觀,因為樂觀讓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當然,樂觀有時會產生「樂觀偏差」,即判斷自己的風險要比判斷他人的風險要小,盲目樂觀而不夠現實。這樣就產生了矛盾:現實主義會提高成功適應環境的可能性,而樂觀則會使我們有比較好的主觀感受。為了解決這一矛盾, Sandra L. Schneider ( 2001 ) 討論了一種「現實的樂觀」,認為「現實的樂觀」與現實並不相互抵觸,因為從原則上說,人們能夠作到樂觀而又不自欺[12] 。這種對於「現實的樂觀」的研究是積極心理學的很好的註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
毫無疑問,郝思嘉的樂觀已經滲透到她心靈的每一處犄角旮旯。樂觀的人相信事情總會有好轉的時候,具有生存下來的強烈的信念。郝思嘉面對任何狀況都認為「會有辦法的」。
面對困難時,會繼續堅持追求所認為的有價值的目標,採用有效的應對策略,不斷調整自我狀態,以便儘可能去實現目標。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答應過阿希禮照顧梅蘭的一句承諾,在北軍就要攻佔亞特蘭大的時候,郝思嘉又果斷地替梅蘭接生,並找到瑞特衝破重重阻礙和關卡,回到了鄉下老家--德園。在又飢又餓之時,她又遭受了母親病亡、父親痴呆、家裡被劫,一窮二白的多重打擊,她不屈不撓,帶頭種田幹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並照顧梅蘭和小波,支撐一家人的生計。一個小姑娘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裡的重擔,以常人難以企及的毅力抗爭命運。當她舉著蘿蔔向天盟誓,決不願讓家人再受苦挨餓時的郝思嘉就像一個女神---渴望富有、並為此能不擇手段的慾望女神。
能夠支撐她擁有如此巨大的動力的背後因素是她對於美好未來的相信,和對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能夠打造一個燦爛的未來的樂觀精神。
三、自我寬容
自我寬容,不逼迫自己去,自我原諒源於高度的自我認同,形成悅納自我的局面。郝思嘉不是神,必然有累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她不是逼迫自己去奮鬥去鬥爭,而是讓自己休息。
(一)「明天再想」
郝思嘉面對一時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掛著淚滴她時常說「我不要想了,留著明天想」「恩,明天再想」。她也不是一個戰無不勝的英雄,她也不是一個常常理智的智者,她也有迷茫無措的時候,她會停下來,她相信明天也許自己會想出好的解決辦法。不逼自己,不壓迫自己去面對,對自己寬容,也是對自己的相信。這在弗洛伊德看來是自我防禦系統中的迴避,但是郝思嘉不是迴避,而是放在明天解決,認為「會有辦法的」,而不是迴避不談。倘若沒有樂觀的堅定明天會更好的希望,沒有郝思嘉的自我相信,這就是消極的迴避。也是這「今天不想了,明天再想」突出了郝思嘉可愛的形象,正如貓可愛的一面,讓人憐惜。
(二)哭泣宣洩
面對戰爭的廢墟和硝煙,帶著梅蘭和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郝思嘉藉助瑞恩的力量穿過槍林彈雨意圖尋求一個溫暖的港灣,尋求家的庇護。但是回到家中發現母親的去世和父親的痴呆以及生活的貧窮,她的心靈在瞬間崩潰並迅速建立起來更強大的防護網。
這個轉折時期的宣洩——哭泣——是必不可少的,先把這些發泄出來,面對現實自己為自己的過去和過去的希望埋葬的一個儀式。哭泣,放空自己,釋放自己的失望和恐懼。然後早沙漠一般境地中重新審視自己,接受現實。
她堅毅,她樂觀,但她必須先宣洩。面對戰爭和家族的落寞,她哭泣;面對希禮愛的不是自己的時候,她哭泣;面對梅蘭去世時,她哭泣;面對瑞恩的離去,她哭泣;面對孩子的逝世,她哭泣。正是因為這些哭泣,使她沒有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也沒有讓這些負面的力量積聚。
關注積極面的心靈只有一個,倘若不先釋放消極情緒和負面力量,只是一味的忽視,也是無法真正的成為積極的心靈。所以,宣洩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參考文獻
5 Fredrick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1,56 (3):218 -226。
11 MedvedovaL.Personalitydimensions: 」Little Five」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oping strategies in early adolescence. Studia Psychologica , 1998 , 40 (4) : 261-265
Alan Carr 《積極心理學——關於人類幸福和力量的科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亞洲積極心理學研究院http://mindhhh.com/html
推薦閱讀:
※台大潑硫酸案,給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
※最近在寢室特別呆不下去,完全不想說話。同時心情特別不好,很壓抑,覺得看到室友就特別煩?求給意見
※如何快速走出焦慮,拖延,浮躁情緒?
※矮子男就應該自卑嘛?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