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課能聽懂、看書能看懂,但做題、考試卻不一定行?-談理解的4個層級

聽懂、看懂的實質,指的是腦子裡能拿出相關的東西對目標內容進行對接和詮釋,是新舊信息之間的對照認知,統稱為「理解」。

有些同學上課基本能聽懂、書本資料基本能看懂,可一做題就出錯,考試成績總上不去,問題出在哪裡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老師的課堂講解和書本資料裡面有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和試題、習題有什麼聯繫,如何通過對照認知來拉近彼此之間的邏輯距離,我們將這種對照認知(理解)粗分為四個層級:

A,信息元素認知層級:通過對照調用大腦相關信息元素儲備,能夠聽懂、看懂、理解目標內容中各個基礎性的知識元素和信息元素,比如公式、定理、概念、常識,這些東西就像英語的字母,很重要,但很少可能直接考到;如果把學習比作下棋,這些東西僅僅相當於最基礎的棋子和走棋規則;如果自己所謂的能看懂、能聽懂、能理解僅僅局限於A這個層級,顯然是不足以解題得分的,基礎元素就像一堆磚頭石塊、鋼筋水泥,解題得分需要以這些基礎元素為原料在已知與所求之間架一座橋,有了磚頭石塊、鋼筋水泥,並不能意味著就一定能架起一座橋!根據GBSY出題原則,試題習題往往側重於考核相關核心信息元素之間關聯性、變換性、實用性、延伸性,已知與所求之間往往設定較大的邏輯跨度,對照認知處在這個層級,表面上好像弄懂了、理解了,但其實大腦並未涉及相關元素之間信息鏈接關係和鏈接鏈條的挖掘積累,缺乏可供對照借鑒的儲備和資源來快速構建足以跨越已知與所求之間邏輯距離的邏輯鏈接鏈條解題得分,所以往往成績低迷;

B,信息鏈接環節認知層級:通過對照調用大腦對相關信息元素之間鏈接環節的儲備,能夠聽懂、看懂、理解目標內容中相關基礎元素之間簡單的邏輯關係和單個鏈接環節,比如哪些信息元素和知識元素相互之間具有某種關聯性、變換性、實用性、延伸性、兼容性、排斥性,就像哪些英文字母可以有序組合成單詞、短語,這些東西能直接考到的概率也相對較小,但與考題的邏輯距離顯然更近一步;

如果把學習比作下棋,這些東西僅僅相當於最基本的組合招式;如果所謂的能看懂、聽懂、理解能夠達到B這個層級,則已經勉強具備了可以通過現場發揮、拼湊整合憋出一些方案解題得分的能力,但效率極低,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出錯概率大,發揮很難穩定,成績忽高忽低;

C,信息鏈接片段認知層級:通過對照調用大腦對多個相關信息元素之間鏈接片段的積累儲備,能夠聽懂、看懂、理解目標內容中涉及和展示的某些邏輯鏈接鏈條局部片段的邏輯轉換和層遞關係,比如講解和詮釋某一道題,從解題步驟的第一步到第二步能弄懂、弄明白;從解題步驟的第二步到第三步也能弄懂、弄明白;從第三步到第四步也能弄懂、弄明白,以此類推。。。但卻未必能夠真正理解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是怎麼回事,未必能夠理清從已知條件推理出所求結果的完整邏輯鏈接,未必能在聽完老師的講解後獨立解答與之類似的題;

再比如下棋,每走一步都能看懂,但卻不見得能夠從頭到尾獨立走贏這局棋;如果自己所謂的能看懂、聽懂、理解已經能夠達到C這個層級,則可能已經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通過大腦的現場整合,應該具備部分破解中等偏上難度考題的能力,成績也能夠徘徊在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還是有點捉襟見肘、事倍功半;

D,信息鏈接鏈條完整認知層級:通過對照調用大腦對完整邏輯鏈接鏈條模板的積累儲備,能夠聽懂、看懂、理解目標內容中完整邏輯鏈接鏈條的鏈接層遞和邏輯轉換關係,就像解一道題,能夠完整洞悉已知與所求之間的邏輯距離,並能精準調用相關元素迅速搭建足以跨越這一距離的信息鏈,每一步應該這麼走,分幾步實現最終跨越,腦子裡清清楚楚,虛擬演繹(在腦海里虛擬構思、演算、演示)、可視化演繹(備份複製、草稿演示、書寫答題)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就像下一盤盲棋,能夠在腦海里提前謀劃若干步,對每一步有哪些可能、適用哪些應對套路都有完整的預估,相關信息的邏輯鏈條在腦子裡能夠延伸得足夠長、足夠細,能輕鬆設計和靈活演繹通達當前與結局之間的邏輯鏈接明細;

老師解題的過程中,在對多個相關信息之間的鏈接鏈條進行逐環節拆解的時候,可能對於每個環節都能聽明白;就如觀摩拆解一台機器,一層一層打開的過程,可能每一步都能看得懂,可並不代表拆完看完後你能自己再組裝起來;老師講題的時候,一步一步給你拆解開來,每一步到下一步的邏輯跨度是相對較小的,不難看懂;觀摩聆聽老師講完後能不能把每一步的邏輯關係在腦子裡整個地貫穿起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這個題的基礎上再延伸一下,變換出一道相似而又不同的新題,能否靈活調用邏輯關係最近的相關信息元素、迅速找出通達已知與所求之間的邏輯鏈條更能考驗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

學習和聽講的過程就像觀摩拆解一台機器的過程,而試題、習題的內容則有可能要求獨立完成一個類似的拆解或重裝的過程,需要全新的自主設計和可視化演繹,所以要想成功答題、贏得考試,單靠對局部環節的理解認知和一些支離破碎的積累儲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立足於完整信息鏈的採集儲備和開創性對照調用;

要想讓自己的對照認知理解能力能夠達到D這個層級,一是需要大腦持久保持極高的用腦量施加水平;二是腦海中要有足夠多、足夠廣、足夠參照調用的信息鏈採集儲備;能達到這個層級的水平,基本就是響噹噹的尖子生;因為每一道試題、習題都是對多個相關重點信息之間關聯性、變換性、實用性、延伸性的綜合考評,每一道題的解析思路和解題經驗都是一條完整的信息鏈。

腦存儲體系中的信息鏈佔比越高,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和用腦量就越高,學習能力和解題得分能力就越強。每一個解題經驗就是一個完美的信息鏈,提高腦存儲體系中的信息鏈含量,可以從收集積累解題經驗開始。

獲取完整信息鏈的最佳渠道是總結積累解題經驗,聽懂、看懂、理解的D級境界就是能夠不斷對照調用已儲備的解題經驗去提煉積累新的、完整的解題經驗,而不是僅僅滿足於聽懂、看懂基礎性的公式定理、概念常識和支離破碎的鏈接環節、邏輯片段。

聽老師講題的過程,大腦是在重走別人踩出來的現成的路,對歧途與支岔已完成了規避和優選;自己解題的過程,大腦必須要自己探索、開闢一條新路,每一步都有可能面對許多的岔路和選擇,如何保證每一步元素調用和鏈接搭建的正確、便捷,需要有足夠多的經驗和參照;

每一個核心信息都有呈放射狀分布的鏈接分支,如何快捷地從這些分支中篩選出最佳的鏈接方向和鏈接路徑、並一步步通達邏輯跨度的彼岸,腦海里需要有豐富的信息元素儲備和可供借鑒調用的鏈接方案儲備,這些東西就像隨時可供調用參與排列組合的元素,解題的過程其實就像大腦隨時藉助這些元素靈活排列組合出足以跨接已知與所求之間邏輯距離的邏輯鏈接鏈條,這樣的元素越多,解題的思路也會越豐富,鏈接組合也會越得心應手、精準快捷。

所以要想提高成績,必須學會用腦子學習、用腦子理解、用腦子思考、用腦子解題和解決處理現實問題,努力提高用腦量,努力提高理解的層級,努力提高信息與信息鏈的採集積累量和對照調用能力。

推薦閱讀:

《十倍速學習法》第一期:學會遷移你的學習方法!
第3篇:平時學的好,大考總失利,是修鍊不夠,還是心理問題?
系統化的學習方法包括什麼
比「反覆學習」記憶效果更好!「交互交錯學習」法,讓人瞠目的實效!
七個問題助你瞬間了解一個行業

TAG:成績差 | 高效學習方法 | 素質教育 |